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十年回顾与展望(下)
2020-06-17吴惟粤张丽敏刘青
文∣吴惟粤 张丽敏 刘青
基础教育是国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进行系统的教化培育,是国家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受教育者在适应社会的成长中先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因此,课程改革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十年历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历程同步,大致可以分为四段时期。前三段时期为:1949—1966年移植苏联教育模式时期,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组织严密,强调技能训练,1959年后课程教学以“精英学生”为目标,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办重点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竞争由此开始;1966—1976年 “文革”时期,师生在初期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而后“复课闹革命”,按“五七指示”开设课程,教学要求由地、县自行掌握;1976—1982年 “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过渡期,努力恢复“文革”否定的课程内容及考试制度,课程负担重,教材要求高。第四个时期为有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时期,时间为1982—2018年。
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省中小学教学已全面就绪,各地学校和教师开展的改革实验也渐见成效,在全省中小学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广东省教育厅适时于1984年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教法改革实验的意见》,要求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法,加强研究教学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制订教法改革实验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法改革实验;要求实验经验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行之有效才能推广,不要一哄而起,不搞强迫命令,允许多种形式的教法改革实验;特别明确“对教材改革实验要慎重,经我厅同意后进行”。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由此进入了有序开展时期,这段时期呈现三个渐次递进阶段:百花齐放探索阶段,多样化课程教材建设阶段,21世纪新课程改革阶段。
一、百花齐放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教学工作恢复正常之后,中小学面临的新矛盾是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学生学业负担极其繁重。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广大教师认真总结新时期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广东的课程教学改革进入了百花齐放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由广大中小学教师自下而上发起,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部门顺应时势、因势利导、有序推进。
(一)自发而起、百花齐放、探索改革
广东全省各地学校在学科教学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学术流派,涌现出一批务实创新的教育专家和教学实验项目。如在1983年底全省教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交流的当时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项目,中学有政治“自学练习教学法”“理论联系法”,语文“培养自学能力法”“口头作文法”,数学“强化第一次认知法”“启讨法”,英语“听说领先法”“早期阅读法”,物理“发现法”“单元归纳法”,化学“自学辅导法”“实验讨论法”,生物“直观教学法”“学导法”,地理“八字教学法”;小学有语文“读写结合法”“三类课文教学法”,数学“引导法”“尝试教学法”等。单科教材教法改革已取得一系列经验与成果,开展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的条件已经成熟。1984年,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当时在农村中学中处于中等水平的东莞县厚街中学作为教法改革整体实验点,从初一和高一开始进行连续三年实验,目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要求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改革“满堂灌”,推行启发式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扩展知识领域,改进作业数量和批改方法,减少考试和测验次数,扎扎实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劳动路小学(后改名为“旧部前小学”)和佛山市同济小学等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在低年级试验开设道德、社会常识、自然常识课程。全省掀起了教学整体改革的热潮,各地都规划落实了一批改革项目,此时研究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教”,也开始关注“如何学”,对课程内容及其结构的关注度则相对不足。
(二)因势利导、推进改革、广泛开展
1985年,在经历了百花齐放探索阶段之后,省教育厅在总结各地开展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意见》,此时已由改革之初关注“如何教”进而转变为关注“如何教学”“该教什么”,要求:“在1990年以前,我省中小学要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的实验,积极推广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使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为全面系统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积极地探索以启发式为中心的新的教法体系,总结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法”,“省计划组织编写一套小学教材,经过实验,争取在1990年完成,然后再考虑编写初中和高中教材”,“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可以举办实验学校,进行整体性的教改实验”。面临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广东于1983年在全省规划了200所中学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验,主要以选修课或课外活动课的形式开设,条件成熟的中学则将其设为必修课。英语课程按省发展规划于1987年已在全省全部初中、高中开设;大中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学到1992年基本开设,其他地区小学也创造条件逐步开设。1985—1992年期间,在当时已经实现“普九”的地区,部分初中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障碍大,辍学情况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为实现初中学生“进得来、坐得住”的初步目标,广东省在中山市等地农村的初中试行第二类教学计划,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课程教学过渡衔接,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控制了辍学率,促进了“普九”后学生逐步进入“学得好”阶段。
二、多样化课程教材建设阶段
1986年,广东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开始向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迈进,并且以“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为课程改革工作准绳,努力实现广东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领先于全国的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广东课程教学改革已不囿于前一时期的教学方法改革,开始拓展延伸到课程教材领域,把“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需要”作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规划编写一批足以承载课程教学新理念、新成果的教材。1985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描绘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蓝图,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建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的任务也鲜明地提了出来。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国家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建设,广东在1985年提出的课程教材改革前瞻性构想有了政策保障,教材建设成为广东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突出亮点。
(一)建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
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特点规划了四种区域类型共八套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广东承担了编写适用于沿海地区义务教育各科教材的任务。这套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沿海地区”义务教育教材从1989年开始在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实验,一直使用到21世纪初才逐步过渡到“新课标”教材。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教基〔1992〕24号),提出了“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套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供各地选用。这是我国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这个方案对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做了课程总量的比例安排(见表1),对各学科的周课时数做了规定。同时,国家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
表1 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
项目小学年级初中年级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小学总课时初中总课时九年合计学科课程周课时232424252525323327496430748038活动课程周课时55555544410204001420地方安排课程周课时2233335544160704周课时总量3031323333333637366528363410162
大纲(试用)》等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学大纲(以下统一简称“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已经实验三年的“沿海地区”教材据此进行修订之后,再次通过教育部审查,供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中小学选用。“沿海地区”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沿海地区特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在学科课程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上做了深度改革,充分体现了易教易学的课程功能设计,在实验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也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许多学科在教材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利于调动学生主体性,利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提高综合素质。如生物学科教材,以生命现象为线索,将此前传统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分编教材教学体系统整为《生物》,这种课程教材设计方式也为此后我国各套中学生物课程教材所采用。“沿海地区”教材当时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管理部门希望按照“沿海地区”《语文》教材的教学体系和编写体例为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编写新的中学华文教材。“沿海地区”《语文》教材编写组为其编写初中、高中一整套《华文》教材,这套教材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一直被使用。广东这一阶段的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来自实践、用于实践,成果有用、好用,易于推广,呈现出自下而上、由实践到理论、以教学第一线教师为主力、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的特点。同时,在沿海地区教材建设中,一批高校学者参与其中,与中小学优秀教师一起,组成一支把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教学经验有机结合的课程教材研究与建设队伍,也为21世纪课程教材的深度改革奠定了宽厚基石。同期编写并开展实验的义务教育教材还有丁有宽主编的小学“读写结合”《语文》教材、李寰英主编的初中“情理智能法”《语文》教材等。
(二)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材教学实验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材教学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1982年始于黑龙江省,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于1984年6月考察上海市“注·提”实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未来,‘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就是实现教育面向未来的一项措施,把开发学生智力、推广普通话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集中到一起来了,其意义就更为广泛了。要把这项实验扎扎实实地搞下去。”广东是1983年在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首先开展这项实验的,1984年有20所小学进行实验,这些实验学校涵盖了广东的广府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四大方言区以及黎族苗族地区。1985年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注·提”实验座谈会上,广东代表在会上做了题为《“注·提”实验在广东方言区是行得通的》的汇报,介绍了广东“注·提”实验的初步经验,说明“注·提”实验在广东方言复杂的地区也是可行的,小学低年级经过两年实验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广东的实验成效体现了方言区实验样本的特殊意义。1986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适当扩大“注·提”实验的通知》,要求各地有计划地适当扩大一些实验点。当年实验学校增加到104所。国家教委充分肯定了广东的“注·提”实验工作,并于1986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注·提”实验研讨会。随后,广东省教育厅于1987年2月发出《关于做好“注·提”实验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实验,已经进行实验的小学,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积极扩大实验班”。1987年11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通知》,把广东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师学习提要》作为附件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在1988年2月又发出《关于有步骤地推广“注·提”实验的意见》,提出“1990年以前,主要在城市和县城有条件的小学中推广,打好稳固的基础。同时,在少数有条件的农村小学中进行实验”。1989年,广东的实验学校已发展到237所小学,覆盖了全省21个市的17个市46个县。为配合广东方言区的“注·提”实验,广东从1985年开始编写五年制《广东省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实验课本》和与语文“注·提”实验配套的五年制《广东省小学数学实验课本》,供实验学校试验,并根据试用反馈,在内容编排、分量、难度、练习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到1988年已全部完成语文10册课本的编写。1988年6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注·提”实验教材编委会,广东省“注·提”实验教材主编王东明同志被聘为国家“注·提”实验教材副主编。国家教委初等教育司司长陈德珍讲话中明示,“编委会是经过何东昌、柳斌同志审定的,并做顾问”“这项实验的方向、路子、效果是好的。作为推广,要做几项工作。第一,确定推广的方针,已发了文件;第二,起草实验纲要,印发了广东的《实验教师学习提要》。现在还缺一套教材。东昌同志早已提出要编教材才能更好地发展实验”“这套教材不是实验的统编教材,是选用教材……对方言区、少数民族地区不能完全适应。广东都可以继续编,因为和本地情况有联系”。此项实验成果于1992年获得了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吸收了“注·提”实验成果。广东的“注·提”实验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使用“新课标”教材方为终止。
(三)进行综合高中和高中综合课程教材改革实验
1991年,国家教改委印发了《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这是对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和考试制度进行的两项改革。广东在实施“两项改革”的同时,开始对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及其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和深入实践探索。广东在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开始进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对综合高中的摸索也在不断深入。办综合高中是改革高中教育办学模式、促使高中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化发展的探索。广东从本省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实际出发,设想在中学阶段融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促使“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培养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普职融通人才。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鼓励在“经济和教育均比较发达的地区”办综合高中。早在1983年,广东就在深圳市翠园中学、福田中学、蛇口中学等普通中学试验开设了职业高中班,实行职业高中班与普通高中班同校上课,基础学科课程实行课堂共享,渐显现代综合高中雏形。虽然这项改革后来没能如期推行,但其中的实施经验仍值得思考研究。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困难,如学生管理上涉及的双学籍问题、教学组织问题、课程组织问题、师资培养问题等;也有来自政府自身的,如双学籍学生的财政对应拨款问题、学校管理对口问题等;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当时社会与家长对职业教育带有歧视性眼光,一般普通高中尚且受到重点高中的强力挤压,综合高中的生存空间是更小的。但同时社会对此是有需求的,综合高中倡导在普职融通的课程中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只是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这种泾渭分明的并行模式下,学生管理与评价确实存在相当多困难。普通高中生职业能力几乎空缺,职业学校毕业生文化素养缺乏,这类社会舆论抨击恰恰说明社会对普职融通人才的呼唤,并且高中阶段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广东这段办综合高中的初步探索经验,值得在发展综合高中的研究中借鉴。实际上一些职业学校或招生困难的弱势普通高中,虽然没有在名义上成为综合高中,却自发形成普职教学转型,推动原因往往是为了学校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说明综合高中的推动应与学校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而且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在办学、招生、课程、考试、评估等各方面配套改革,综合高中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实践经验往往先于理论,但有些认识也会理论先于实践。1985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受国家教委委托承办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英中学理科教育新方法研讨会”,了解到不少发达国家的中学理科教育已在向综合理科发展,课程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将来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问题。将来从事学术性工作的学生只是少数,理科课程内容应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且许多学习内容都是跨学科的,学生怎么去学习比学什么更重要。综合课程由此列入广东课程教学改革考量之中。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之后,至2003年期间一直未有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学校只能根据实际自行安排课程教学。因此,广东省在推进普通高中“两项改革”的同时,从1996年开始研究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新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二一分段、高三分流”构想,即高中一年级、二年级普职融通完成基础课程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年级进行普职、文理等分流教育,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以获得充分发展,做到人尽其才;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教材,除必修学科课程外,特别编写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教材,供高三分流之后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使用,普通文科方向学生的理科课程使用《综合理科》教材,普通理科方向学生的文科课程则使用《综合文科》教材。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和小范围试验,广东省于2001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广东新高中课程方案。《综合文科·当代中国社会》第九章课程内容见表2。
表2 《综合文科·当代中国社会》第九章课程内容
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操作技能领域一、急剧变革的社会开创整体发展新纪元1.大致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对知识经济有初步认识;3.了解未来社会在人文环境方面的特征1.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2.感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变化初步掌握浏览和阅读材料、分析素材、归纳观点的能力二、中国社会面临着全球共同的若干问题1.了解未来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国际社会、中国的减灾态度、方法和行动1.充分认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未来社会中人类面临的挑战有足够的认识;2.关心环境,关心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初步掌握调查、考察、研究,形成结论,阐述观点的能力三、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前程的美好憧憬1.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了解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1.认识人类在社会进步发展中的能动作用;2.养成健康、向上的理想情操能够从国际组织、政府文件和社会组织提供的资料中了解社会发展目标、动态四、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及相关因素1.了解认识未来社会的基本思想方法;2.初步懂得把握未来应有的态度1.树立正确的未来观;2.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能初步应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把握未来
三、21世纪新课程改革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广东面临着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正处于一个以产业更新及转型来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期,技术的发展及创新至关重要,而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上来。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质量的提高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有适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做保障。可以说,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广东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迫切需要。为此,广东提出了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适逢2001年教育部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1](以下简称《课程纲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规划纲领,其间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也依此全面推进到新阶段。
(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设置“先综合后分科”的指导思想,其中提供可由各地学校选择开设的国家课程有三类:“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科学”或“生物”“物理”“化学”;“艺术”或“音乐”“美术”。以上课程门类与课时划分详见表3。实验方案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年
表3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
年 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比例)课程门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科 学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语 文数 学外 语体 育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7%~9%3%~4%7%~9%20%~22%13%~15%6%~8%10%~11%9%~11%16%~20%每周总课时数262630303030343434274学年总课时91091010501050105010501190119011229522
课时总数和每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报教育部备案”“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同时教育部对所设国家课程分别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标”)。2011年,教育部修订原“义务教育新课标”后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各学科新课标,其中原一年级至六年级的“体育”课程与七年级至九年级课程统一,改为“体育与健康”;接着将原设为三年级开始学习的“科学”课程调整为从一年级开始,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统整为“道德与法治”。全国开始进入规范实施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新课标”时期。2001年,广东以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为试点,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此后逐年分批推进,于2004年全省所有小学、初中全面实验新课程。广东省教育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便于学校实施的各年级课程每周课时安排指导意见,对突出广东教学特色的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圳市在七年级至九年级试验开设完全没有先期经验的综合课程“科学”,这是当时全国唯一整个区域进行“科学”课程教材实验的地区,为与之相衔接,后来的高中教学也补充了一些过渡性课程。由于课程设计存在缺陷、师资不匹配、初高中难衔接、教学管理不适应等原因,深圳市的“科学”课程教材持续实验10年后终止,恢复开设“生物”“物理”“化学”分科课程。
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配置和开发不足的问题,广东省教育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一是整合文本资源,首先要求用好选定的教科书,同时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合理重组教材内容和配套训练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此外,在教学中还注意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和校内特色活动等课程资源合理整合,丰富课程内容。二是开发课程的网络资源,2002年建立了“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中心”教育专网,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沟通、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和实现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期全省逐步实现“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鼓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建设学科主题课程资源库。三是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初步建立起特色鲜明、品种多样的地方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逐步完善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和开发体系。为加强新课程教学管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行为,广东省教育厅于2007年印发了《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粤教基〔2007〕37号),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学校要根据课程和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使用国家审定或国家授权审定的教材实施教学,实验教材、地方教材必须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审定后方可使用”,“学校必须按常态随机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以‘创新班’‘特色班’‘实验班’‘奥数班’‘快慢班’等名义编设教学行政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开展有个性的教学”。这一时期由广东省编写、通过教育部审查的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物理》《地理》《音乐》《美术》《艺术》《体育》等。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将课程(以下称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又分为“学习领域”和“科目”两个层次,其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均是首次被列为必修课程,课程比重通过学分显示,并应用学分实施课程管理,详见表4。2003年教育部同时印发了所设必修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15个科目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普通高中新课标”);2017年,教育部修订原“普通高中新课标”后印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各学科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04年,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四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之一,在全省所有1012所普通高中一年级同步开展新课程实验。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粤教基〔2004〕83号)要求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应成立由校长、有关教育教学部门负责人、各学科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小组,具体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要报所管辖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生选课必须满足“学校在公布课程方案后,制定课程设置说明及选课指导意见,并对学生提供选课辅导,学生根据意愿和学校课程方案自主选课”;指导“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粤教研〔2005〕7号)要求,“在选用同一种版本必修课教材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实际选用不同版本选修模块教材,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校本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修习”,并对各课程领域、系列的选修课开设也分别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如《语文》系列2“文言鉴赏”:可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论语》选读、《红楼梦》选读”。《英语》选修系列Ⅱ为任意选修课程,“分三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各学校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至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模块供学生选修”。
表4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部分)
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共计116学分)选修学分Ⅰ选修学分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10外语10数学10思想政治8历史6地理6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8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11研究性学习活动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为配套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广东省教育厅于2006年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粤教〔2006〕10号)(以下简称《方案》),从2007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始实施。《方案》评价内容包括模块修习记录、基本素质评价、实验操作考查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等四个方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和各科目模块修习情况,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各方面情况。实验操作考查反映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反映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评价“主要描述学生高中期间学习情况、社会公益活动和日常表现等真实、典型的内容,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生毕业提供依据,为高等学校录取学生提供参考”,“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启动、推广与全面推进,既有其深刻而且广阔的时代背景,也肩负着庄严而重大的实验使命。广东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长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2003年,广东高中毕业生升大学人数比例已达83%,而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人数比例只有34%。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不能满足初中升学需求,另一方面也难以为高校输送足够数量的合格高中毕业生。广东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普通高中必须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正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契机。经过充分论证和审慎决策,广东省决定率先进入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决心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发展新平台,实现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的目标。2004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为了加强对全省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广东省成立了以副省长为组长、教育厅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省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省教育厅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指导组,由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任组长,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等部门的有关人员为指导组成员,负责研究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各类问题,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对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基础教育的科学研究和课程资源开发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又成立了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的问题,对学科的教学实施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省教育厅陆续出台了十多个文件,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教学规范、校本教研、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模块学分认定、样本校建设、高考改革、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等内容,对全省新课程实施进行了规范管理,为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一时期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并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普通高中新课标教材有《语文》《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等。
(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影响深远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明确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提出对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管理层面对地方提出了建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
广东省地方课程建设主要涵盖地方自然与人文、地方特色、专题教育三类课程。
1.地方自然与人文类课程
这类课程一方面作为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历史与社会等课程乡土内容的补充,以反映乡土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社会的教育内容及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地方的自然、人文和社会方面的教育特色。如“广东历史”“广东地理”,这些地方课程的课时已包含在国家课程相应学科规定课时中,占相应学科课程总课时的10%左右。
2.地方特色类课程
这类课程体现本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省编“广东社会”“信息技术”“书法”,以及低年级“英语”等课程。各市县研发本地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各学校根据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乡土特色教育。
3.专题教育类课程
这类课程通常是按照国家要求,在特定阶段加强某方面教育,在地方课程或国家学科课程中安排课时。如“公共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生理发育、卫生保健和预防疾病、预防毒品等)“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以及民族教育、艺术教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教育等专题教育。专题教育有些需要读本,有些需要提供教师讲义,有些则由教师自行组织设计。各类专题教育要求明确: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9号),健康教育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2002〕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教基厅〔2003〕3号),环境教育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教基〔2003〕16号),法制教育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2007〕10号),国防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颁布)、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2006年12月7日公布施行)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通知》(教体艺〔2003〕1号)等法律文件对中小学生有关要求;民族教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民厅〔2008〕9号);艺术教育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2008〕2号)等文件有关要求;科技与知识产权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7号)、《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全科组发〔2006〕1号)等文件有关要求。
省内各市县在这一时期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地方课程。据2005年统计,广州市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549门,中山市开设了“中山历史”“乡土中山”、小学“英语”及中小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湛江市开发了“湛江文化”“海洋科学探究”等课程。校本课程也有不少创新发展方式,如广州市用课题引领学校,通过“培训—总结—开发—研制—推广”程序,开发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总结出不同的开发路径与模式,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中山市探索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思想是:张扬个性,创建特色;延伸国家课程,补充地方课程;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发展。汕头市把课程资源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从自然、社会、家庭、学校生活等方面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出“潮汕茶道——工夫茶”等富有地方特色、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广东地方课程在学校教育实施中注意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时效性、政策性特点:内容彰显地方区域性;实施过程体现综合性,不是像国家学科课程般铺开分科开设,而是通过课程统整融会贯通,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内容尽量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中,人文类内容整合为“地方文化”,自然、科学类的整合入“科学”;并且学、做、用结合整合成“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加强个性化的实践性,根据具体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更直接地融入社会实际,更负责任地关心社会,做到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以致用;满足现实生活需求的时效性,补充国家课程因其经典性、严肃性、稳定性要求所导致的局限,如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社会时事、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等联系紧密,与社区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在地方课程选材和设计时都予以充分考虑;地方课程开设方案及地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教育部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内涵一直没有下发文件予以明确,可以认为“学校课程”应该包含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的课程应当称为“校本课程”。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中也采用了“校本课程”这一表述:“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四)推进新课程的保障措施
1.以样本校为示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教学研究制度
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和样本校制度是广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2004年建立起省级校本教研基地34个、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校54所。鼓励学校在课改的各个方面进行自主探索和实验,鼓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支持开展校本研修、建设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改特色。省级校本教研基地和实验样本校有特区、珠三角的,也有山区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农村也有城市的,在地域分布及学校发展水平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全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提供探索研究、重点攻关、实验示范、交流平台等有力支持。普通高中样本校是实施新课程的联系点和实验基地,围绕新课程实验中的课程开设、选修课制度下的班级管理、选修课选课指导、学分认定、新课程资源配置、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性学习等重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为全省各层次普通高中提供了新课程实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
2.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和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劳动和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指导学生形成适合的课程修习计划,创造条件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指导学校、团体、单位、社区参与研究、开发、实验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新课程各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组织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鼓励和指导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促进教学研究部门、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结合,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建立起一支改革意识强、课程观念新、理解新课标、熟练驾驭新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强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如广州市天河区的“网络教研”、深圳市龙岗区的“教师群体行动研究”等新型的校本教研模式是校本教研基地的典型;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教师每学期完成“五个一”,即读一本专业理论专刊、摘录一本读书笔记、撰写一篇读书随笔、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开展一次读书成果展示,从“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
4.进行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要求,对学生学业评价和考试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质量评估进行改革,体现新课程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按新课程要求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教学管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修习课程通过学年学分和三年总学分进行管理。学校通过学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反映学生成长发展历程。各地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鲜活的研究成果,如广州市的初中历史“开放性考试实验”、小学数学“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探究”、中山大学附中“多元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第123中学“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方式”、华康小学“表现性评价探讨”、南武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等。深圳市南山区的中考将考试结果由分数呈现改为等级呈现,并把综合表现评价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过程及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
5.开发、整合各级各类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发展制度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中学等学校探索选修课教学与“走班制”教学背景下的课程管理,努力完善基于模块课程教学实施,积极探索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全员教育+分层管理”为基本框架的学生管理模式、“分类服务+专业指导”的学生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保障。乳源高级中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山区学校,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地都建立起包括教学管理、学生选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装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的制度,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课改实验中广大教师树立起课程资源意识,开阔了视野,突破了教科书的局限,增强了课程资源利用开发能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网络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据“广州教研”网统计,截至2006年,月均访问量12.7万、点击数100万。深圳市罗湖区教研中心各学科都建有学科网站,中小学几乎都建有专题学习网站,如东湖中学的“新客家文化”、碧波小学的“诗化校园”、滨河小学的版画学习网等,翠园中学建成专题学习网站30多个,罗湖中学“我们的深圳河”专题学习网站成为全国专题学习网站品牌。
广东七十年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与改革,经历了漫漫探索之路,其间跌宕起伏,但前进步伐一直未曾停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发展这棵参天大树中枝繁叶茂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