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表达为主线 情感气势为依托
——老年大学舞蹈教学中情感教学尝试

2020-06-17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情舞蹈笔者

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包括情感、节奏和人体动作三大要素。舞蹈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正如中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先生指出的“舞情是舞蹈中重要的属性,人物的性格及其喜怒哀乐等情感活动是舞蹈艺术中第一要素,没有这个要素可以说就没有舞蹈”。老年大学舞蹈教学同样也应追求以情感气势为依托的高层次舞蹈境界。

在老年大学五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坚持以情感表达为主线,带动舞蹈技能训练,注意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以激发学员的情感。我的教学尝试主要表现在教材的组织和教材教法的创新两个方面:

组织教材

普通高校使用的舞蹈教材按形体动作的训练程序进行编排,没有完整体现情感训练的内容。为此笔者根据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教材基训部分的内容重新整编组合成以情感训练为主导的五种舞蹈组合,即《手位组合》《手眼身法组合》《步伐组合》《身段组合》《身韵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学员的身心难以一入舞蹈教室就进入舞蹈状态,故每一堂课的正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我会花五到十分钟,尽量使用最能焕发学员舞蹈情绪的艺术手段,使学员心理先兴奋起来,以心理兴奋带动机体兴奋。具体做法是选用节奏感强,有现代感气息的舞蹈小段。如秧歌舞小段、恰恰舞小段以及健美操、迪斯科舞段。这样学员就能以饱满的激情进入舞蹈状态,为情感教学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教材教法的创新

1.以控制动作的轻重缓急进行情感表现的启蒙

在学员学习舞蹈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是最简单的《手位组合》,此时便要及时对学员进行情感表现的启蒙教育。告诉他们舞蹈的第一要素是情感,情动于中,才能形发于外,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以情感人,以形感人。教学时,我通过选用学员熟悉的抒情性歌曲,用艺术化的语言启发学员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并用朗读传情达意,靠语感的抑扬顿挫作类比,使学员明白舞蹈情感处理的轻重缓急可通过动作的控制来实现。呆板的动作与平淡的朗读一样,没有表现力,只有融情于形,才能传达情感,感染别人。笔者编排的《手位组合》选择了《大海啊故乡》这一乐曲,将各种基本手位、手臂动作自然地揉合在乐曲之中。学员学习时就不会是单纯的手位模仿,而是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了。

2.以目的性动作训练带动情感体验

舞蹈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因而,笔者在《手眼身法组合》训练时将情感训练与观察、体验生活结合起来。这套组合是以生活中可直接观察得到、能看清动作目的意义的目的性动作作为元素组合。教学中我选用有情节有形象的民歌来调动学员的情感体验,如《回娘家》《茉莉花》等。尤其是《茉莉花》,非常适合用形体动作来塑造。教学讲授时将生活中人们传情达意的眼神、手势与舞蹈教学中的手形配合起来,表演出想摘花的“我”,芬芳素雅的“花”和护花的“他”。这段组合的最后一个动作,为了让学员更好地表现出小姑娘采花戴在头上又怕别人笑话的害羞,我有意识地调动学员自己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先进行创作,然后再课内交流。这样既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又为今后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表达的基础。

3.以情绪性动作训练学员情感想象

笔者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步法教学内容编成《步法组合》,与《手眼身法组合》相比,这个组合属于情绪性组合,以揭示人与物的情绪为主,生活中难以直接找到原型动作,情感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这一组合时,笔者采用了类似于抒情诗的《荷花颂》乐曲,并注意通过多种艺术手法激发学员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并通过配乐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有关月下荷塘的描写,让学员感受荷花雅洁、恬静的气质,尤其是从袅娜、羞涩的拟人状态中看出荷花的神采,再让学员将面前场景加以荷塘式幻化,想象自己化成荷花,再翩翩起舞。此时“花”即是我,我即是“花”。在想象中各种舞蹈基本步法便纯任传神的需要而通过这一完整的组合得到训练。因此,舞蹈情感训练时想象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4.以“亮相”技巧训练强化学员表现力

要使学员的舞蹈做到以情感表达为主线,还应在训练情感想象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会“亮相”。“亮相”的目的是为了引人注意,加深印象,把情绪进一步推向高潮,强化情感表现力,使舞蹈动作既传情又传神。在表现高雅纯洁秀丽的气质时纯而不弱,有顿挫,有内劲,既有明快的重点又不拖泥带水;在表现英雄气质时要快而稳,干净利落。在《身段组合》教学时,我通过各种亮相动作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笔者选用了歌曲《英雄赞歌》,通过一系列的合于音乐节拍的形体亮相动作,表现英雄战士在风烟滚滚的战场上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使舞蹈的视觉形象形神兼备,光彩照人。

5.以“气息”训练培养学员的情感再创造

东营市东营区老年大学 谭业芬

人的情感变化必然外化为人物的形体动作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必然要通过呼吸状态反映出来。所以舞蹈气息控制与运用的训练是一个重要却难度较大的内容,这一内容又兼具较多的创作因素,笔者将其编合成《神韵组合》,教学中特别注意气息训练,使学员懂得表演各种不同的情绪时气息提沉、蓄气、发气、运气带动动作表演的要领。

训练身段与神韵动作时,笔者认为《黛玉葬花词》这类乐曲较为适合。我会先朗诵并讲解歌词,让学员体验想象人物此情此景中可能具有的传情表意的形体动作,使黛玉完全化为了然于心的活的形象。紧接着播放如怨如诉的乐曲,震撼学员心灵,强化黛玉形象,让学员把握住黛玉悲中有愤,无奈中有激昂的舞蹈形象,从而情不自禁地起舞。

实践表明,贯穿于五年舞蹈教学全程中的情感训练,确实使学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情感气势为依托的高层次舞蹈境界,获得广泛好评!

猜你喜欢

传情舞蹈笔者
鸡蛋益人又传情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我和舞蹈
涵养身性 珠子传情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