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 背景下茂名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路径研究*
2020-06-17黄盛良
梁 涛 黄盛良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近年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青少年的肥胖、近视等问题不容乐观,特别是大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青少年体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行动刻不容缓。在这种背景下,2016 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国家长期战略应运而生。纲要提出: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1]。既然要做到“早”,就应该从预防开始,从低学龄段开始层层往上真抓实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免疫力,落实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体育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层面,构建由场地、组织、活动、指导、教育、产业等为核心内容的全民健身体系,尤为重要的是将体育作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制定了到2030 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具体指标。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大力支持体育促进健康。以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效应持续增强,旨在促使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茂名市城区的学校、家长、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国”“体质提升路径”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并整理汇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
走访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学校、体育培训机构等有关单位,与主管体育的领导、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听取并总结意见。
1.2.3 问卷调查法
对茂名市9 所学校的高中、初中、小学这三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调查社会、家长、学校及学生本人对体育运动及健康意识的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300 份,回收300 份,有效问卷29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
迄今为止,我国颁布有关体育的法律法规有二十来个。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是否遵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难以定夺,缺乏监督;司法部门对学校违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行为难以追究,这表明我国有关体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且执行力度和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1 近几年有关青少年体育的政策文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家政策层面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健康意识、健康教育、健康强国列入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中,体现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规划的基础性、综合性及跨域性。从表1 可知,我国近几年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的政府文件。我国从顶层设计着手,制定相关法规,并要求各省市区按国家政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体现了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信心与决心。
2.2 学校层面
2.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队伍应付了事
从表2 可知,80%的学生经历过体育课程被其他科目课程占用,6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受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唯文凭的就业环境,家长要成绩,学校要升学率。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无法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重文轻体”教育氛围。学校制定小考、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奖励制度,使得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的文化成绩上,体育课基本不被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时常被其他科目占用。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布置大量的文化课作业,造成学生课余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保证,而长时间的久坐看书学习,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受当前“唯分数论”的大环境影响,体育教师地位低,也影响了体育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为保证学生安全,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大部分的体育课程都是简单的跑跑跳跳,无其他内容,课程设置枯燥无味。体质健康不仅仅指体育,还包括卫生、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调查中还发现,学校没有开设健康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
表2 学校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及态度(n=291)
2.2.2 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不足
走访发现,部分学校场地设施比较陈旧,没有标准的田径场,或是田径场改造后一半做篮球场,一半做五人足球场,外圈为3-6 道的跑道;运动设施陈旧缺乏,有的仅有篮球、足球等普通运动器材。场地紧张,经费有限或投入不足,导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陈旧匮乏,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无法调动学生上体育课以及课余锻炼的积极性,这也是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3 家庭层面
从表3 可见,家长喜欢并参与体育运动的较少,占34%;家长带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更少,只有1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缺少家庭体育氛围,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使得青少年营养过剩,尤其是独生子女,各种膳食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满足。科技的进步,让学习方式也有了改变,从传统的纸质学习到如今的电子书、网络在线学习等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融入,孩子的屏幕时间大大增加,锻炼时间缩短,使得孩子过度使用眼睛,过度疲劳,导致青少年肥胖率和近视率的提高,影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相比体育运动,更倾向文化成绩的家长占到78%。“唯分数论”观念使家长之间形成一股攀比风气。有的家长过分注重文化课成绩,给小孩报了多种作业班、补习班等,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造成孩子的体育健身意识缺乏、体育成绩差。
表3 家长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及态度(n=291)
2.4 社会层面
从表4 可见,35%的学生都带有手机;73%的学生玩过手机游戏,远远超过带有手机的学生,可能是借用同学或者家人的手机玩游戏。在科技发达的21 世纪,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电子游戏蜂拥流向学生市场。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吧或使用ipad、手机设备玩游戏,久坐、用眼过度、饮食不按时等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造成脊椎变形、近视、肥胖及胃病等疾病。一般学校周边或者小区附近都有网吧、游戏游乐场,14%的青少年都去玩过,这说明部分青少年没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另外,有部分青少年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参加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但所占的比例较少,仅占30%。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表4 学生日常生活习惯情况(n=29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越来越发达,很多青少年学生上下学出行都靠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等,很少有自行车或者步行的。青少年学生每天摄入量多于消耗量,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更可怕的是,部分青少年不愿意运动,养成懒动的不良生活习惯。
2.5 青少年自身层面
从表5 可见,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占67%;但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相对就少了,占45%。通过与部分学生访谈了解到,体育课程的内容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学校的场地器材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之茂名市的夏天气温高,学生对室外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参加课余体育运动的学生比较多,占61%;但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较少,占23%,原因是场地紧张、作业练习较多,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了解“健康是什么”的学生不多,只有16%,说明青少年对健康的定义比较模糊,健康意识淡薄。
表5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及态度(n=291)
3 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国家政策落实力度不足
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地方落实力度不够,追究责任的尺度难以把握。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学校在执行过程中有所保留,导致健康意识及健康政策无法深入人心。
3.1.2 学校、家庭健康意识淡薄
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自身,健康意识均较为淡薄,对健康的定义比较模糊。受我国当前教育制度的约束,“重文轻体”现象司空见惯。学校要升学率,家长要成绩,学生的时间更多地花在学习文化课上,占用了课余体育运动时间。另外,青少年自身健康意识淡薄,养成了少走路、少运动的不良习惯,从而产生体质健康问题。
3.1.3 体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队伍不健全
从学校到家长,对体育课的认识都存在不足,大多认为体育只是跑跑跳跳,体育教师只要看好学生不出事故即可,并没有意识到体育促进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部分。学校没有单独开设健康课程,体育教师缺少健康方面的知识,比如卫生医疗、营养膳食等知识。
3.1.4 体质健康标准认识不清晰
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清楚,部分体育教师也不清楚测试项目、测试标准,缺少针对性的训练与练习,学生没能掌握项目测试的技能和技巧。为达到测试标准,学生常没有明确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或没有目标性的进行项目练习。
3.2 提升路径
3.2.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国家健康战略
应以政府主导,学校为中心,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部门联合,大力宣传健康中国、健康思想、健康生活。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经济上支持,成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大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宣传力度,让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
3.2.2 全面提高健康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从国家、社会、学校到家长、学生,多方联合参与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层层提高健康意识。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树立“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发展观,合理使用体育经费。学校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让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养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家长要增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引导和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3.2.3 体育成为主科,制定教师责任制
进行教育改革,将体育作为主科,同样是升学考试科目的组成部分。提高体育教师地位,鼓励体育教师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给予进修的机会。制定体育教师责任制,规定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学生要达到一定的测试标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进行科学锻炼。同时,该指标可作为体育教师评优评先必备条件。
3.2.4 建立体质健康档案,督促体育锻炼
建立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学生的测试成绩录入学校数据库,学校及家长都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并跟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数公布在教室内,同学之间相互关注、相互提醒、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体质健康意识,营造体育促进健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