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小学流动儿童课堂失语现象研究

2020-06-16黄朝霞张莹湘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

黄朝霞,张莹湘,赵 华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张家界市后坪中学,湖南 张家界 427000;3.长沙市高新区金桥小学,湖南 长沙 410205)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2.35%,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1]。根据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人口变动趋势预测,到2020年,我国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步增长到2.91亿,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2]。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流入到城市的少年儿童逐年增长。大量流动儿童的涌入所带来的城乡教育融合、教育均衡等问题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绕不过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下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失语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即因大脑局部病变导致的语言障碍。近年来,“失语”一词也被引入学科教学领域。所谓课堂失语是指在课堂上由于受主客观等条件限制,学生不敢、不愿、不会表达的现象。城市小学流动儿童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胆怯、害羞、不敢开口说话,尤其在课堂语言表达上表现弱势,课堂失语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由此,我们组织了10余人的调研团队,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于2019年4月18日至28日,深入学校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流动儿童课堂失语现象、根源及危害程度,寻找此弱势群体“赋予、抗逆力、整合”的内在优势和潜能,改变其课堂上“不敢”“不会”“不能”说的现状。一方面,为当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纵深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均衡城乡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启迪城市小学改革课堂教学,加强流动儿童与城市小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

二、调研样本选取与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我们选取了长沙市五所代表性学校,含城市中心小学两所——A校和B校,流动儿童比例8%;城市周边小学三所——C校、D校和E校,流动儿童比例55%。因城市中心学校班级人数多于城市周边学校,两个类别的总人数相当,所以只在城市中心选择了两所学校(见表1)。

表1 城市小学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有效问卷人数比

我们运用观察量表、摄像机、录音笔等工具,对五所学校按课堂观察、教师座谈、问卷等方法展开调研。因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偏小,难以理解题意,学生问卷只在五所小学的三至六年级进行,每校各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并由班主任协助发放完成。三年级只对不理解的题意进行解释,其他年级学生自主作答,共发放学生问卷905份,收回有效问卷892份。教师问卷与家长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完成。随机抽取三至六年级语文课共11节进行现场课堂观察,各校教师座谈对象为全校语文教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小学流动儿童课堂失语的整体现状

从调查问卷来看,80.1%的流动儿童对于课堂参与意愿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大部分流动儿童表示不愿成为“失语”群体。然而,我们调研到的实际情况是流动儿童“失语”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等方面。

在问及流动儿童不参与课堂发言的原因时,“害怕出错而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害怕自己口音被嘲笑”三项共占被选总人次的52.2%。教师和同伴的态度以及流动儿童害怕发言、排斥心理直接导致他们不敢表达的后果。其次,流动儿童因自身文化储备不足而导致课堂失语,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无话可说、语序混乱、答非所问。在本次问卷中,“不知说什么”“知道意思但表达不出”共占比74%。显然,因“不会说”导致的课堂失语比率远远高于“不敢说”所导致的课堂失语比率。“不能说”主要表现在老师和少数城市本地学优生掌控课堂,流动儿童被边缘化现状。从问卷来看,流动儿童被老师提问次数最多的选项是“一般”,占比51.8%,其次为较少,占比22.5%(见表2)。由此可知,流动儿童被老师提问的次数偏少,处于被忽略状态。

表2 课堂上老师对流动儿童的提问情况

总之,流动儿童对于课堂参与有着积极的心态,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学业基础、教师和同伴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和生理上对课堂表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

(二)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课堂失语的差异

与课堂失语相对应的是课堂参与,课堂参与主要指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在课堂上的行为、认知、情感的全面参与。这里所讲的课堂失语是指流动儿童的参与率不高,即流动儿童人数与城市本地儿童人数参与课堂学习行为的比率。课堂观察表明:城市中心小学5堂课中,城市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率分别为50%和28.5%;城市周边学校的6堂课中,城市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率分别是为51.7%、51%。由此来看,城市中心学校流动儿童由于数量少,缺乏同伴带来的安全感,处于弱势地位。而流动儿童在人数较多的城市边缘学校中,因同类人数较多等因素,参与率明显高于城市中心流动儿童。

但另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城市中心学校所观察的5堂课中,仅有一堂课偶有流动儿童答问,其余4堂课均无发言,流动儿童课堂平均答问时长远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处于绝对劣势。在城市周边学校所听的6堂课中,流动儿童发言的平均时间为5.6秒,城市儿童的平均发言时间为7.5秒。流动儿童的课堂发言平均时长同样少于城市本地儿童。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无论是城市中心,还是城市周边学校,流动儿童的课堂参与率、发言时长均低于城市本地儿童。

(三)各年级流动儿童课堂失语的差异

由调查问卷来看流动儿童是否喜欢答问的意愿中,“很喜欢”和“不喜欢”这两个选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选择“很喜欢答问”的中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比率分别为29.5%、20%;选择“不喜欢答问”的比率分别是1.9%、7.7%。两组数据表明,中年级的流动儿童课堂发言的意愿比高年级流动儿童强烈,呈现出更愿意表达的愿望;高年级的流动儿童对答问的排斥心理则明显高于中年级的流动儿童,甚至出现拒绝答问的情况。

(四)流动儿童中个体间课堂失语差异

从课堂观察来看,流动儿童中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的答问比率分别为72%和30.8%。其中一堂课的一名学优生答问次数高达13次,而此班学困生的答问次数为0,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从流动儿童男女生课堂失语的差异来看,男生与女生对“很喜欢”回答问题选项的比率分别为21.81%、13.51%;“不喜欢”回答问题的比率则为5.76%和8.11%。两组数据表明,学困生流动儿童课堂答问比率明显低于学优生;男性流动儿童更愿意主动进行课堂参与,而女生则倾向被动进行课堂参与。流动儿童中个体间课堂失语存在差异。

(五)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课堂失语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父母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率分别为2.87%、28.23%。显然,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比城市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要低。另外,流动儿童的学业水平与父母文化程度成正相关,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成绩优秀的流动儿童比率越高(见表3)。

表3 流动儿童学业水平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座谈中,被调研的城市周边E学校一名语文教师反映:我班流动儿童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家里做生意当老板的,放寒暑假就会带孩子们出去玩;另一类是卖菜的,这类流动儿童家长占多数;第三类更差一点,就是收废品的,这一类家长与孩子见面时间都很少,此类孩子发言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在家里基本没有人与他说话。

在与其他学校教师的座谈中,我们得到了同样的印证:部分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较低,维持日常生活已是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连托管都难以满足;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孩子放学以后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状态。显然,经济状况与流动儿童课堂失语现状成正相关。

综上,流动儿童来到陌生城市,从自身来说,他们本质上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心理与表达欲望。但现实中,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是“不敢说”“不会说”和“不能说”等方面的失语。他们在教师、同伴面前缺乏自信;课堂表达参与率、参与时长、担任班干部机会都要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在城市中心学校的流动儿童因同类群体大大少于城市本地儿童而显得孤立、弱势;再者,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等对其失语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我们可从流动儿童的主体层面入手,尊重个性、树立信心,多方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语言表达指导与训练;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培育其健康成长。

四、矫正策略

(一)基于主体层面的平等尊重策略

卢梭认为,受教育者不能仅仅在他人的推动下被动的学习,而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自由,教育者在进行教育过程时,要解放他们的个性,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利用自身解决各类问题,充分发挥自由性和主动性[3]。只有当人成为真正的主体,呈现主——主模式(交互主体)时,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1.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为了不再让流动儿童对课堂表达感到“害怕”,老师可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回答问题的紧张感,仔细聆听每一个流动儿童的回答,珍视他们回答的价值,用激励性语言真诚激发他们的课堂语言表达欲望[4]。坚持民主管理,拉近流动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要过于关注“好的发言”,尤其避免通过串联学生“好的发言”来组织教学而忽略弱势流动儿童的存在。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低语或是沉默,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低语或沉默同样受到老师的尊重,而不是被排斥,会增强自信心。另外,在流动儿童较为被动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做热情倾听与指导的表率,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城市本地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方言等弱项进行包容与帮助,主动促进二者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促进班级的融合,让流动儿童愿意表达、敢于表达。

2.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将影响着孩子在人格方面的独立、稳定、成熟度。流动儿童的父母应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尽可能创造条件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和孩子老师的沟通。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会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并及时对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空余时间多陪孩子去公共场所散步、玩耍,教会流动儿童在公共场所中多与陌生人交流,特别是与陌生同龄人的交流,加强与城市儿童的交往。这些对改变其课堂失语现象都是十分有利的。

3.社会促成孩子异质群体形成

有研究指出,“流动”并不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测因素。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并不一定低于本地儿童。在同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下流动儿童也可以取得与本地儿童同样好的学业成绩。流动儿童应该享受与城市本地儿童同等的学习权。“两为主”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落实告诉我们,一方面城市中心小学要尽可能为流动儿童入学敞开大门,无条件吸收这一新群体,加大他们与城市本地儿童的融入度。另一方面,改善城市周边学校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缩短两类学校差距,让流动儿童多的学校与城市中心学校保持质量的平衡[5]。

社区要创造孩子们活动的场所,成立流动儿童关爱小组,开展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沟通交流活动,如“互助帮帮”“一对红”等,在改变流动儿童“同质”群体活动为主局面的同时,增加两类儿童的接触机会,由同质走向异质,让流动儿童的日常生活有安全感和归属感,降低心理防御,缩小差异感。

(二)基于语效层面的指导训练策略

1.内容选择适当

对于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应关照到流动儿童的特殊性。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把握学情,精选出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让其有话可说。其次,教师可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检测带动学生阅读量,扩大流动儿童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运用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发表个性化见解,获得成就感。最后,教师可依据流动儿童的兴趣特点,适当将内容进行转换,如将图片、音频、视频等转化为流动儿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拥有说的内容的同时产生表达欲望。

2.方式灵活多样

大多流动儿童在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教学资源、方法上存在一定差距。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一是对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方言、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等问题,有针对性指导,加大汉语拼音教学力度、纠正方言;课堂上可通过创设情景,进行句式、构段的系统语言训练。二是加强对流动儿童提问的梯度、密度和深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多方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三是多组织流动儿童开展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加强交流、学习表达。四是提供支架,这种支架可以是教师对弱势流动儿童的特殊关照,也可以是通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平台的形象直观的媒体支架,以此激发流动儿童随时随地表达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此外,高低年级共读一本书的合作学习,家校联手共育、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阅读等都不失为提高流动儿童自信表达的好方式。

3.激励评价有效

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他们的父母因为生计奔波,常无暇顾及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与吃苦耐劳品质。我们可利用优势视角理论,运用激励评价的方式挖掘流动儿童的这些潜能,使其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激励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如对流动儿童切中“要害”课堂发言的点评;对于优点的肯定,不足的引导;一个眼神的关照,一个微笑的亲近以及小奖品、小拥抱的奖励等。促进流动儿童做到在激励中增强自信,在评价中指导、提高。

(三)基于语境层面的关照倾斜策略

1.班级课堂表达氛围营造

美国安德森系统研究了教师行为与班级气氛问题,认为教师在班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领导方式影响班级气氛的形成[6]。教师要定期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开展思想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发现流动儿童的优秀品质,以流动儿童为榜样,帮助他们获得同伴认同;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最后,教师要定期开展班级活动,鼓励流动儿童参与活动,积极进行人际交往,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良好同伴关系。

那么如何营造民主、互动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课堂氛围呢?马丁·布伯认为,对话的参与者是具有真实意义的主体,是两者之间面对面的真诚相遇,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话才有可能有效进行。所以,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流动儿童的课堂发言的产生,如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教师对流动儿童的“特殊关照”等教学组织形式,帮助流动儿童消除紧张心理,加强沟通,提高主动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教师还要关注流动儿童,寻找流动儿童的优势,为流动儿童设置合适的干部职位或“卫生监督员”“图书管理员”岗位。这不仅会让流动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增强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还能让流动儿童在新的班级里迅速为自己“定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班级的一部分,促进流动儿童的班级融入,改善流动儿童的课堂失语现状。增加课堂语言表达时空,尽可能多的给予流动儿童表达机会,在耐心等待、小心呵护中挖掘潜力、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2.学校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针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存在的“不能”表达的课堂失语情况,我们应该从学校整体氛围下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完善、积极的校园口语表达与交流环境。在教学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重视每个孩子,理解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爱护每个孩子,提升和发展每个孩子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整个过程。

首先要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强,越能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心理辅导以及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以增强流动儿童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校适应水平[7]。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举办“诗歌朗诵大赛”“学生语文作品展览板”“我是讲故事大王”“校园读书展示”等活动,为流动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条件。教室内可以设置“每日诗词朗诵大明星”“黑板报语文一角”“写作我最强”等等。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对于口语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增加他们口语表达与交流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减少流动儿童课堂上的害羞、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激发流动儿童的主动参与性。这样,学生才会更敢、更能、更会、更愿意表达与展现自我,进行课堂参与和表达。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课堂失语情况才会得到改善,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第三,鼓励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如基于平台的资源共享,构建良性教育融入生态环境,完善家校合作体制机构建设,促进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建立网络平台,教师可将孩子的近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里遇到的困难告诉老师,或是将孩子遇到的不愿意告诉老师的烦恼反馈给老师,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3.营造良好的家庭亲子交流环境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为流动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流动儿童面临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拓展教育视域,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及引导,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开展家长心理辅导,解除家长的困惑,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帮助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可以由社工人员举办家长学校和学生课外活动室、学业辅导室等,对流动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及时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包容、接纳、关怀、友爱的温馨家园[7]。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学校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