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媒染剂对茶叶上染真丝的影响分析

2020-06-16黄小萃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染液丹宁真丝

黄小萃,刘 臣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04)

茶叶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比较悠久。除了普通的饮用、食用价值外,茶叶还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比如,作为一种天然的染料来使用,可体现出其环保的特性。关于茶叶在纺织品染色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有直接利用茶叶提取物染色的[1-2],也有用茶多酚染色的[3-4];研究也发现,茶叶上染真丝时,使用媒染剂可以适当提高织物色牢度[5]。媒染剂的种类有很多,例如Al3+、Fe3+、Gu2+等金属离子类,但染色中对于金属离子的大量使用势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丹宁酸可用作媒染剂使用,姜黄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黄色系染料,国内对于姜黄用作媒染方面的研究很少[6]。本试验选择丹宁酸和姜黄作为媒染剂,采用自制茶叶提取物作为染液,探索天然媒染剂在茶叶上染真丝的应用,为实现染色过程的天然环保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1)试验材料:素绉缎(16.5姆米),红茶(市售),姜黄(市售)。

2)化学试剂:丹宁酸(分析纯),无水乙醇(化学纯)。

3)试验仪器:BHS-4数显恒温水浴锅,R-201旋转蒸发器,PHS-3CpH计,SW-12J耐洗色牢度试验机,Y571B耐摩擦色牢度仪,Datacolor-check3色差分析仪,Q-SUN B02色牢度试验箱,FA1C04电子天平。

1.2 试验方法

1.2.1 茶叶染液提取

茶叶——无水乙醇提取——浓缩回收——定量——待用。根据需要将染液按原始提取液的体积稀释5倍、10倍、30倍、50倍备用。

1.2.2 媒染方法

媒染一般采取前媒染、同浴媒染、后媒染。分别采用丹宁酸和姜黄为媒染剂进行试验。试验前,对真丝试样纯水浸泡5 min。

1) 前媒染工艺:分别用一定量的丹宁酸和姜黄配置媒染染液,浴比为1:50,将织物浸入,50 ℃下媒染30 min。然后再将织物投入浴比为1:50,稀释5倍的茶叶染液中,于80 ℃上染30 min,水洗、皂洗、晾干。

2) 同浴媒染工艺:将润湿后的织物,浸入到浴比为1:50,稀释5倍的茶叶染液中,分别将一定量的丹宁酸和姜黄加入到稀释5倍的茶叶染液中,于80 ℃上染30 min,水洗、皂洗、晾干。

3) 后媒染工艺:将润湿后的织物,浸入到浴比为1:50,稀释5倍的茶叶染液中,于80 ℃上染30 min;再将织物取出,浸入到浴比为1:50,分别用一定量的丹宁酸和姜黄配置的媒染染液中,于50 ℃媒染30 min,水洗、皂洗、晾干。

1.2.3 媒染剂的用量

丹宁酸质量浓度分别为2 g/L,5 g/L,10 g/L,20 g/L,姜黄质量浓度分别为0.012 5 g/L,0.025 g/L,0.05 g/L,0.1 g/L。

1.2.4 染色的pH值

研究染液pH值对于织物的上染情况,选定媒染工艺后,将染液的pH值调整为3,4,5,6,7.5。

1.3 性能测试

1.3.1 K/S测试

采用色差分析仪进行测试。在D65光源,10°标准下,将测试织物折叠4层,测试400~700 nm内最大吸收波长,每块样布测试4次,求平均值,即为该染色织物的K/S值、L值、a值、b值。

1.3.2 色牢度的测试

1)耐皂洗色牢度:依照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中条件A的方法,测试染色织物的原样变色和贴衬沾色,贴衬采用丝和棉。

2)耐摩擦色牢度:依照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中测试方法,对染色织物进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测试。

3)耐日晒色牢度:依照GB/T8427-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进行测试。

4)色牢度的评级:评定原样变色采用GB250-2008,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贴衬沾色采用GB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2 结果与分析

2.1 媒染方法的影响

在茶叶染液上染真丝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丹宁酸和姜黄两种媒染剂,比较前媒染、同浴染和后媒染三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染得织物的K/S值,其中染液采用稀释5倍的茶叶染液,丹宁酸的质量浓度为10 g/L,姜黄的质量浓度为0.05 g/L。不同媒染工艺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媒染工艺测色结果

由表1可知:①对比未媒染的真丝,基于丹宁酸和姜黄的媒染工艺得到的染色织物K/S都比未媒染要高,而前媒染的工艺基本都比同浴染和后媒染的上染织物表观颜色要深,说明丹宁酸和姜黄的使用改善了茶叶上染真丝的染色效果,起到了媒染的作用,且前媒染的工艺最优。②采用姜黄媒染真丝时,前媒染得到的染色织物K/S最高,同浴媒染次之,后媒染得到的染色织物K/S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在媒染之初,纤维表面存在的空位较多,姜黄容易吸附和渗透。同浴媒染时,对比茶叶,姜黄本身更容易与纤维结合;而在后媒染时,茶叶染液已经吸附于纤维表面,使得后媒染得到的织物表观深度降低。

2.2 媒染剂用量的影响

染液采用稀释5倍后的茶叶提取物,姜黄的质量浓度分别是0.012 5 g/L,0.025 g/L,0.05 g/L,0.1 g/L;丹宁酸的质量浓度分别是2 g/L,5 g/L,10 g/L,20 g/L。采用前媒染的工艺,对染得织物的测色结果进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媒染剂的测色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质量浓度媒染剂的测色结果

由表2可知:①当姜黄质量浓度为0.1 g/L时,织物的K/S最大,织物呈现黄绿色趋势,主要是因为姜黄用量相对比较大,织物上吸附了过多的姜黄,织物已经趋近饱和状态,影响到茶叶上染真丝;②姜黄质量浓度在0.025 g/L时,染色织物的K/S值相对较高,a值和b值相对稳定,且织物主要呈现的还是茶叶上染的基本色调,凸显媒染剂的效果。丹宁酸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染色织物的K/S值最大,上染效果较好。

2.3 染液pH值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媒染剂对pH值的变化很敏感,而姜黄在不同pH值下更是表现出不同的颜色[7],通过改变染液的pH值,研究不同pH值下媒染剂对真丝织物上染效果的影响。染液采用稀释5倍后的茶叶提取物,姜黄质量浓度为0.025 g/L,丹宁酸质量浓度为5 g/L。采用前媒染的工艺,对染得织物的测色结果进行分析,不同pH值下测色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pH值下染色织物的测色结果

由表3可知:①丹宁酸、姜黄两种媒染剂,在不同pH值环境下得到的染色织物的K/S不同。pH值越大,得到的染色织物的K/S越小,染液pH值对茶叶上染真丝的影响很大。总的趋势是碱性条件下,不利于媒染剂发挥作用,不利于上染;酸性条件下,丹宁酸和姜黄媒染后的织物具有更好的上染效果。②不同媒染剂染得织物的色相和色光变化也很明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姜黄媒染时,随着pH值增加,织物颜色由黄棕色向浅黄色偏移;丹宁酸媒染时,随着pH增加,织物颜色由黄棕色向浅褐色方向偏移。当染液pH=5时,可以兼顾染色后织物的表观深度和色光稳定性。

2.4 优化媒染工艺下染液质量浓度

采用姜黄质量浓度为0.025 g/L,丹宁酸质量浓度为5 g/L,前媒染的工艺,调节染液的pH=5,将原样茶叶提取物稀释不同倍数,研究染色织物所呈现出的颜色变化。不同质量浓度茶叶染液下染色织物的测色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浓度染液染得织物颜色变化如图2所示。

表4 不同质量浓度茶叶染液下染色织物的测色结果

由图2可知,不同质量浓度的茶叶提取物下,织物呈现的颜色差别也很明显,这也给实际需要的颜色提供参考。在稀释5倍茶叶染液时,染得的织物色泽更为饱满。由表4可知:不同质量浓度的茶叶提取物下,得到的染色织物的K/S变化非常明显,质量浓度越小,染得的织物K/S值越小,这主要是茶叶中有效的染色成分减少所造成的。

2.5 色牢度测试

测试染得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据此衡量媒染剂的使用对茶叶上染真丝后的色牢度影响。最优媒染工艺下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测试结果见表5。

表5 最优媒染工艺下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测试结果

由表5可知,经过丹宁酸和姜黄媒染后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良好,耐皂洗的原样变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耐日晒色牢度良好,均能满足日常服装对色牢度

的要求。可以推测,媒染剂的使用,使茶叶染液中的有效染色成分与纤维结合更加牢固,从而使耐皂洗色牢度中原样变色的情况有所改善。

3 结论

1) 媒染剂媒染真丝的最优工艺:丹宁酸采用前媒染,质量浓度为5 g/L,pH=5;姜黄采用前媒染,质量浓度为0.025 g/L,pH=5;当染液稀释5倍时,得到的染色织物色泽较为饱满。

2) 丹宁酸和姜黄媒染后,用茶叶染液上染真丝的色牢度为: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耐皂洗色牢度中原样变色达到3级及以上,耐日晒牢度良好,基本符合真丝织物的色牢度要求。

3) 丹宁酸和姜黄本身对环境没有污染,改善了茶叶染液对真丝的上染效果,是一种环保型的媒染工艺,为天然染料在织物中的染色提供了帮助。

猜你喜欢

染液丹宁真丝
兼收并蓄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一种皮革染色后染液回收干燥设备
丹宁环保织造新概念——ISKO推出R-TWOTM
三个行业共同研发真丝机洗标准
宁可丹宁
真丝小衫
巧熨真丝衣服
多变丹宁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