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改进研究

2020-06-15应云飞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

应云飞

摘 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精品课程已建成为体验式课堂教学、情景化专业训练、岗位性人才培养为指导, 创新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的精品课程。但是,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局限性和模拟驾驶台软件设备更新跟不上企业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非常有必要对本精品课程建设的完善和改进进行研究,以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促进本专业做大做强,形成行业一流,专业独具特色。

关键词 车辆制动系统 精品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0)04-0058-01

1 课程缺陷分析

1.1 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存在局限性

借助智慧职教云课堂进行信息化教学,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微课等多种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兴趣;在信息化网络的帮助下,学生互相协同、互相竞争,深化问题的理解,但教师对课程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不全面,驾驭各种信息化技术能力不够,或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能力稍差时,就可能无法很好的控制课堂局面,这也给信息化教学模式成功实施带来了局限;此外,信息化教学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学院目前无法实现全院网络覆盖,教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上课只能使用自己的热点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

1.2 模拟驾驶台软件设备更新跟不上企业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本课程部分故障与诊断操作是在早期庞巴迪的模拟驾驶台上完成,与大多数企业使用的西门子或阿尔斯通的司机操纵台存在较大的差异,还不能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教学设备的再配置与软件更新迫在眉睫。

2 课程改进与展望

2.1 课题建设是对教师团队建设最直接的方式

课题建设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最好方式,再好的教师培训班,再先进的教学经验只能开阔教师的视野,改变教学理念,而学科领域千差万别,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在自身去探索、体验,才能找到最适合本课题教学方法、最合适的教学形式、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及专业建设适合的途径。在此次课题建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一体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PPT制作、微课制作、视频拍摄等都有更多的认知。

2.2 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知识覆盖电、气及机械,同时也是电客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的一个环节,知识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单本课程只是电客车司机岗位单一任务,只有让本课程及所有课程齐头并进,才能体现出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应对其他课程标准要心中有数,應有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教学资源相互共享,相互借鉴,提高教学效率,带动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2.3 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促进更多精品课程建设

本课题从成立团队、制定方案、方案实施、接受评估、验收检查是繁琐繁重的管理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付出大量心血和努力,要有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如何激发青年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真正融入到课题建设中来,需要把激励和评价制度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本课题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精品课程的建设没有结束。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挑战,教师团队会不断积累经验,继续深入学习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理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水平,把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其他课程的建设,将专业做大做强,形成行业一流,专业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3 改进目标与结论

通过对本精品课程的改进,将实现下列目标:(1)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课内课外互动交流;(2)软件硬件学生参与,多种模式提高效率;(3)探究学习多元评价,以生为本注重过程;(4)企业文化实操演练,素养技能逐步养成。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职《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究
普通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述评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