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
2020-06-15田野
田野
摘 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成长,让师生在轻松、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自我解放,成为教育界共议的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魏书生的教育理想、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把握其在当今的时代价值,为更多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魏书生;语文;思想特质;价值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启蒙来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并且融合魏书生老师多年自身教育实践的经验融合总结出一套新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并且人的自我内部世界的发展应与外部世界相统一。在此条件下,又生发了自我教育理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一教育主旨贯穿其教育发展始终,并且产生民主与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一.魏书生的教育目标及理念
1.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这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习是一个人发展的根本。现代社会早已不是野蛮社会,而是新的文明时代[1]。现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了。可见物质生活早也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更是人民现阶段广为追求的目标,总体来说学习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2.因材施教是古今学者一直追求的,应用到当今社会那就是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一定要权衡人的发展状态来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不能单单追求课业成绩,更要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其次教育培育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教与学的目的,永远都是为了个人与社会的两个发展。成功的教育与学习都是两者和谐统一的结果。”所以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宏观发展的教育角度来引导学生,以达到通过教育来促进国家宏观发展的目的。
3.既要高瞻远瞩也要脚踏实地,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理想和现实尺度把握的关系。“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给我们后代的重要启示。那么何为不可为我认为这个指的是孔子提到的理想境界,因为当时现实条件无法达到,所以称为不可为。就算暂时无法企及,但这个伟大的目标的树立也会激起当代青年才俊内心深处崇高的理想种子, 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为一代又一代进步的知识分子激励自己为理想奋斗的精神旗帜[3]。魏书生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清晰认识到教育理想和现实环境差距,中西方文化的差距。这样才能将教育步入国际化平台。
二.魏书生教育教学特点及方法
1.推进民主教育与科学教育
教学相长指的是,学生和老师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传授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帮助老师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引导方向,并且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也由此提升,学生和老师互为助力共同进步。
做学生的倾听者和好朋友
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标杆,会在日常教学和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从心里爱学生接纳学生,在心灵上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4]。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通过交谈会或者匿名书信的形式交流内心想法,以某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这是拉近双方感情交流的重要渠道。
注重沟通和交流
魏书生面对学生问题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和学生谈心。在开学初制定班规时,魏书生老师并不是采用传统制定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制定班规细则,只有学生参与了班规的研究和制定那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也就可以得心应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依靠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那么这个班级才可以平稳运行。魏书生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凡属重大的事情,我一概提请全体同学民主表决。把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作为目标,凡是经过集体通过做出决议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纪律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
2.把科学教育放在主导位置
要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发展模式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创立监督和保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
制定学习计划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班级管理中亦应如此,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并且注重辅助学生建立学习计划系统,这样一来学生自主的推进学习任务进度,自主预习和复习课文,并且主动做到课后复习。教学效果就会形成质的飞跃。
(2)调整对待错误方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般来说老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大多数都会让其写检讨书反省,学生并不服气,反而像完成任务一样,这样没有达到教育学生改过自新的目的,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这个问题魏书生老師巧妙的将检讨书改成了说明书帮助学生看清自身毛病,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张天宝教授说:“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扩展中,每个人都以其独立的个性存在着,都是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性存在着。”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写说明书,学生内心深处自我检讨,反思自己犯错前、犯错中、犯错后三个阶段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思考自己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做法,以达到在错误中成长,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魏书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史记选[M].司马迁注,王伯祥选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现代教学论[M].裴娣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张天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