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2020-06-15向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向红

摘 要 新时代国家、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困扰任课教师的难点之一。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和引领作用,重新定位课程地位和性质,明确教学目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完善教学内容,编排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流专业师资队伍,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教学改革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课程定位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尽管很多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仅仅设置为公共选修课,也未同时开设心理健康相关的其他课程,而这门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对于公共课程缺乏重视,有的高校通过引进网上资源让学生获得此类课程学分,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未认真学习网上知识,采取非正常手段获取学分,心理健康知识严重匮乏,学习、生活中遇到小问题极易走极端,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真正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政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等同对待,对其特异性未追根溯源,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心理有问题或障碍的学生,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目标。

1.2教材缺乏统一,教学内容不系统

由于很多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归入选修课程,因而并未选定或自编教材,教材缺乏统一入口,没有统一的大纲,上课内容全凭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有些高校在上此门课的时候未真正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没有与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导致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甚了解。

1.3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形式不灵活

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单单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环顾大学校园,此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积极性不够。另外课程多采用大班教学,学生情况参差不齐,课堂纪律难以保证,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一一进行教学和指导,也无法实施多样教学方法,只能单纯沿用“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照本宣科,满堂灌,师生讨论互动缺少,无法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听课缺乏积极性。

1.4专业教师缺乏,队伍资源不充足

师资队伍专业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队伍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当前部分高校教师资源不足,专任教师少,无法承担全校所有学生的教学任务,学校只能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等承担教学任务,或者只能引进网上资源来完成此门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种种原因受限,教师没有很多机会参加与课程有关的培训、研讨、外出进修学习,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难以满足上课的需求,制约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效果。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突破和探索

2.1重新定位课程地位,明确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大意义。课程开设,绝不能视为应对学生复杂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一时之举和功利之举,而是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重新定位课程地位,把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贯穿大学四个年级,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明确教学目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2.2完善教学内容,编排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高校应加快课程内容在内的学科建设,以让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出从总体和局部综合建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训练等方面的不同需要。高校还应该深化课程的本土化研究,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学生来源、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发展需求,加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

2.3丰富教学手段,积极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策略方法,并自觉将其转化为个体的心理能力,最好能够迁移到生活、学习和工作全面素质之中。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讲述、课堂讨论、实践体验、情景模拟、小品戏剧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注意力,确保课堂活力。二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成长小组等课外拓展性实践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探索和自我教育。三是充分运用智慧校园资源,建立课程网站,开通微信和微博,开辟网上课堂,开辟网上心理测评和辅导,定时、定期以互动方式开展网上案例分享和讨论,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服务的工作体系。

2.4打造师资队伍,确保课程专业化发展

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强,教学和咨询辅导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一要充分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确立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长的引导激励机制的方案;二要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和研讨,鼓励教师定期参加课程培训;三是通过智慧校园线上学习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研究,培养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四是加强团队建设,以团队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多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了解学生,积累经验,增强教学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陆建兰.微课程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12):207-20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