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中期逻辑 调整带来机会

2020-06-15沐恩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袁月通顺估值

沐恩

调整才会带来机会

主持人本周指数如你所料,继续变得更弱。

袁月这没办法,因为一直强调看量和盘面氛围,沪指不仅不能恢复到3000亿左右的“正常”量,反而还向2500亿靠拢,这种级别就别幻想太多了。而市场氛围也是逐步减弱,连板和涨停家数都是逐步减少,前期强势股也是连续调整,市场缺少契机,还需要等待。但不要忘了,机会都是调整带来的。

主持人本周新能源车继续成为热点,比如特斯拉市值、国产特斯拉的销量,不过我觉得关于长寿命电池的表态也值得分析分析!

袁月:对于电池衰减是目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阻碍因素之一,绝大多数电动车电池寿命在10年之内,8年居多。至于行驶公里,也要因人而异,大多数私家车每年的行驶里程在2-3万公里,出租车大概会超过10万公里。

这么看來,这款电池是可以满足目前的使用场景,并且解决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痛点”。其实,对于长寿命电池是整个行业都在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国内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在5月份展示了其研发的寿命达百万公里的电池,而通用汽车也宣布了将推出寿命超过160万公里的动力电池。

主持人新老基建近期连续调整,是逻辑发生变化了吗?

袁月:没有变化,更多还是市场情绪的影响。对于投资来说,我一直强调的就是要重视逻辑,尤其是行业发展的中期逻辑,不要被短线的走势所“蒙蔽”,更不要用走势去倒推逻辑,不要因为跌了就不看好,等涨了再去追买,不断重复错误的过程。

对于基建股的投资逻辑依旧是通顺的,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不等于没有目标,刺激政策还会加码,基建投资有望加速,建材板块仍具中线投资机会。在中期逻辑通顺的情况下,不应被短期的波动所干扰,更应按照估值策略,寻找安全边际更高的机会。新基建也是如此,未来还会有政策出台。

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主持人确实,很多中期逻辑通顺的板块都是这个特点,踏准节奏,明确估值很重要。对于估值很多投资者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今天你再说说吧!

袁月:估值是近两年市场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术语”之一,也是以外资为首的中线资金最为看重的选股依据,看懂估值、计算估值,是中线投资的必备技能。估值的意义在于明白企业目前的股价状态,为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其实,估值方法本身并不难,很多人学不会用不好的原因在于不了解各种估值方法的适用范围,盘面一旦有风吹草动,震荡加剧,就会心态失衡,不知所措,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比如最常用的市盈率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用错了可能会陷入低估值陷阱,也可能因为“所谓的高估”而错过投资机会。

再比如,消费股的估值是最好计算的,通常都在15-40倍这个范围波动,但具体到细分领域还会有不同。主流白酒企业的估值在20-30倍波动,调味品的估值可以给到40倍,而部分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的成长性较高,可以给到50-60倍以上,这些都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属性”进行区分。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行业发展和竞争格局的不同,龙头公司还会享有估值溢价,这些都是可变量,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调整,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学习,但大的框架和方向要明确,再享有估值溢价,白酒龙头出现45倍以上的估值也是高估的,不懂估值只看k线形态去追买,肯定是安全边际不高的,不符合估值策略的逻辑。

在之后“滚雪球策略”中,我也会继续强化这些思路,持续跟踪中期发展逻辑通顺的行业,再利用估值判断板块个股所处的状态,这样才有针对性,有些投资者可能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持续跟踪,一旦不了解某些行业的最新动态,再叠加短期股价走势偏弱,可能又会产生怀疑,这些都是要逐步解决的,力争最后可以拥有一套适合自己并且相对完善的投资体系。

猜你喜欢

袁月通顺估值
“赎罪列车”在行驶:诈骗32万后亲情回归
读写大闯关
指数震荡加剧关注补涨股的机会
短期炒作未变 中线白马可投
短期游资谨慎博弈 静待高镍炒作契机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新思考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互联网公司几百亿的估值是怎么来的?
句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