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
2020-06-15
1980—2020。
经济特区政策在中国的实践已经进行了40年。这套发展模式自1980年被引入中国后,迅速拔节生长,演化成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区范式,成就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40年的高歌猛进足以证明:在中国,经济特区早已不是区域概念,它是中国改革发展征程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
丘吉尔曾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需要回顾、总结、思考经济特区40年的伟大历程,追问什么是开放的原动力,什么是改革的元逻辑,什么又是发展的新生机?
本期策划,我们想致敬特区的风雨40年,在时间上回溯,在空间上延展,重访4个如今已日新月异的城市,给时代提供的画面添注加解,借以锚定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洞悉未来的方向。
特区之“特”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昨天”和“今天”的分水岭。这条绵延40年的道路,烙印着中国最真实、最动人的变革图景,凝聚了一代探索者最深厚、最伟大的力量。
1979年4月,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赋予广东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权利,利用东南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澳门地区的特殊有利条件,在深圳、珠海、汕头兴办贸易合作区。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设想,并表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中央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地设立经济特区,这些在版图上无甚出奇甚至暗淡的地名被一一点亮。至此,这个极富远见的尝试拨动了大国高速发展的齿轮,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经济特区找到了合适的落脚点。
从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经济特区的40年,展现出令人目眩的变化。而探讨经济特区带给中国的意义,不能局限于几个特区自己“富起来”本身,而是要放大时空坐标,将其置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进步这个大背景下,解码中国社会制度突破的重要内涵,研判特区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探寻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命。
特区之特,在于打开的想象
经历了10年动荡和冲击之后,实现经济腾飞和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民族愿望。而改革与开放,被列为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在40年前,经济特区接下了这个任务。特区建设者在版图上圈出了4个试验田性质的“沙盒”,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征程,“改革”与“开放”两种力量在这片微缩天地汇聚,无数改变呼之欲出。
先行先试,正是经济特区精神最高的概括和最精准的表达。这4个字意味着断然摆脱教条主义禁锢的勇气,拒绝计划经济预设的魄力,同积贫积弱的记忆彻底决裂的信心。40年里,这些在探索路上凝聚的宝贵精神已被被刻写进大国的血脉筋骨。
经济特区并非中国首创,为何在中国运用最为成功?这是因为中国的特区没有简单套用经济学家设想的模板,而是真正闯出了契合中国国情和需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出于减小改革阻力和试错成本的考量,我国的经济特区最先划定在深圳、汕头、珠海、厦门这4个相对落后、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点,减小了制度改革的风险,也避免了结构扭曲的问题。而海外却大多把特区放在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经济中心地带。
另外,在特区建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表示,中央没有钱。因此,特区建设的投入并非有形资产,而是能够吸引这些技术与资金涌入的政策倾斜。
所谓特区,就是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在这一点上,特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顶住一系列的质疑和诘难,重新估定发展模式,摸索出一系列适合国情的开放型制度体系,比如土地产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劳动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的变革让发展的思路豁然开朗,打开了制度的想象力。
特区之特,在于不变的使命
经济特区进化是从“三来一补”开始的。以深圳为例,经济特区设立之前,它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但决策层看到了深圳所擁有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一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来将其激活。
在此阶段,特区的方向和目标十分清晰:对外开放,就是要吸引外资、带回技术;对内改革,就是要让资源配置去行政化,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以特区为前沿,中国打开了与世界交互的接口,闯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
从特区40年的成绩单上来看,经济特区在以上几个维度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仅7大特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屡创新高,改革开放的效应也沿着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的空间路径蔓延。在经济特区之后,大到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沿海开放城市,小到城市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数特区的“翻版”在中国大陆渐次推开,点燃了整个中国的“区”动力。
这就是“先行先试”的意义: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可效仿的制度变迁路径。2019年8月,深圳被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传递出了这样的信号:今日中国,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历史新起点,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的使命却历久弥新,特区依然处于制度创新的桥头堡,需要为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特区之特,在于灌注的激情
以敢闯、创新为核心特征的特区精神,对于这个国家市场经济制度与理念的养成,有着异乎寻常的引导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特区是对整个国家新的启蒙,是影响亿万人观念更新的革命。
作为破冰者,特区的精神贵在担当与实干。通过特区实践的典范作用,价值规律、市场竞争、劳动力商品、股票交易等基本的市场经济概念开始向全国推开,同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石破天惊的口号也响彻神州大地。
从经济特区的建设开始,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信仰,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潮流。今天,谈变革、话转型、求颠覆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存在方式,这一切的逻辑起点应该都是40年前的那场伟大尝试。从风起云涌的“下海潮”到热火朝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彰显出最夺目的色彩;包括个体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奋斗精神奔涌,經济特区也为奋进路上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精神支撑,促进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及改革创新文化的形成。
40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特区速度”。珠海的格力、厦门的美图、深圳的腾讯、万科、华为,它们不仅在深耕的领域傲视群雄,也成为中国企业的名片。他们在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突破创新,是特区之“特”的最佳注脚。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站在新的起点,这场关乎大国崛起的渐进式改革,需要一些新的时代定位,延续40年来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阶段的发展还有不少体制性障碍,还存在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的问题。
深化改革,是唯一的破解之法。向特区要经验,向改革要效能,成了全民族的共识。当下,以经济特区为排头兵,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的改革开放已然铺开,为大国的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深圳:从“小渔村”到“中国硅谷”的跨越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让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正式开启了从0到100的奇迹篇章。
在火车站长椅上辗转难眠;在人才大市场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前行;我可以请你吃饭,但不能借给你钱,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看到你……这是深圳,充满激情和失落的城市。
41年前的春天,邓小平在中国地图上轻轻一点,深圳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正式开启了从0到100的奇迹篇章,正在向“中国硅谷”前进。
成功并不是偶然
1983年,32岁的王石从广州踏上开往深圳列车的那一刻起,他的心情是兴奋、狂喜、恐惧,手心都汗津津的。
在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就职时,王石很快就找到了第一笔业务,给饲料厂运来的玉米为他赚了3.9万元。王石骑着自行车奔向码头,还特意在自行车后面装了两个结实的塑料袋,为了卸货后直接装钱。
但出乎王石的意料,对方给了他一张银行转账支票。他将信将疑地推着自行车往回赶,手里紧紧攥住支票,心里忐忑:是不是被骗了?这张支票成就了王石的第一桶金,也让他知道了财务对生意的重要性。
一年后,王石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开始在深圳做老板。1988年,王石将企业更名为“万科”,并在三年后带着其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彻底拉开万科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
我国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年已有30余年,万科的发展也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过程中,源源不断有企业试图撼动其行业龙头的位置,从合生创展到顺驰,再从富力到绿城,这些房企的风光似乎都只是昙花一现。
10多年,万科的王座位置未动摇,并不仅仅是偶然,偶然的是外部环境的利好,而更重要的是抓住市场机遇自身思变图强的所带来必然。至今,公司的核心业务覆盖了住宅开发、物业服务、长租公寓等领域,称其为行业的领跑者也不为过。
“没有深圳,就没有万科,当然,也就没有今天的王石。尽管30多年过去了,深圳仍然是创业的热土。在我看来,在整个中国,深圳仍然是最有希望的城市。”
深圳的活力不仅体现在这一个故事里。华为的股权激励和研发的投入在中国公司中独树一帜;平安开创中国保险公司先河后,孵化了平安银行、平安好医生等新项目;招商银行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法人持股制商业银行。
过去很多年“某企业要离开深圳”的传闻屡屡见诸舆论,但没有一家企业真的离得开深圳,深圳也一直屹立在企业的潮头浪尖。
“无人之城”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一线城市,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取得的地位不容小觑。可如今为何会有深圳将成为一座“无人之城”的说法呢?
截至2015年底,深圳推出了首款“激光导航+梳齿交换式汽车搬运AG机器人”,凭借着精度高、速度快,最灵活等优点,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2017年深圳正式启动无人公交车试点,一年后又进一步展开自动驾驶测试。腾讯经由深圳交通发布管理部门许可,具有独家深圳智能网络车道路测试权利,成为首个拥有智能网联测试车拍照的公司。不仅如此,深圳还将在2022年实现无人地铁,该线路地铁贯串福田中心区、龙岗、坪山中心,自此龙岗和坪山地区将会和市中心紧密结合。届时,人们日常交通往来只需要30~40分钟。
深圳政府还大力支持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在该领域,实现全国90%的产值。大疆无人机源于深圳;京东推出智能配送机器人,让无人快递正式上路;顺丰提出更加大胆的想法,未来将推出大型无人机送货,以此实现降低成本。未来将继续推出“无人警察局”“无人银行”“无人高速收费站”“无人超市”“无人加油站”“无人商场”等等。
有人担心以后城市真成了“一座空城”,智能机器取代了人类,人类是否能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答案是必然的。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需要再如此奔波,届时我们也可以享受下午茶,有个愉快放松的周末,无需在拼命加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40年前,国家将经济特区的第一棒交给深圳,现在的深圳将握着这第一棒继续探索未来中国城市全新的发展模式。5G和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和创意文化企业、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海洋产业等,都将享受特区带来的红利。
深圳还有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4个90%”,即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可见,深圳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虽然深圳还不具备美国硅谷那般雄厚的实力,没有密集分布着谷歌、苹果、英特网等这样的全球顶尖科技公司。但经过数年的打拼,深圳定会成为“中国硅谷”。
珠海:小城巨富
小城雖小,却富足了一方水土。
南宋时期,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700多年的风雨在这片海面上飘摇,伶仃洋海岸早已不是家国破碎的面貌。2018年底,伶仃洋上,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隔水相望的三地,因为这座大桥更加紧密。
珠海,东与香港相对,南与澳门相连,在连接香港、澳门特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其他3个经济特区相比,珠海在人口数量、面积大小上,都显得渺小,单从这两大因素考虑,珠海充其量只能算作一座小城。但这座人口不到厦门的一半、城区面积更是只有厦门的三分之一的小城,在人均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数上,居然均领跑厦门。
这座小城的爆发力太过惊人,与其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经济特区不同,珠海很早就开始限制低技术含量和高污染公司的进入,环境、经济两手抓。从最初的破败渔村,到现在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这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孕育了格力,格力也造就了这座城市,两者相辅相成,闪耀在珠江口岸。
提到格力,就不得不说起朱洪江。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珠海人,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他没有赶上经济和政策的红利,却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外闯荡多年后,朱洪江回到了珠海,此时的家乡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距离珠海被划入首批经济特区已经过了8年,那个最初仅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的小城早已今非昔比。一家叫做“金山”的科技公司也在那年于珠海成立,并吸引了求伯君这样的牛人为其添砖加瓦。
凭着华南工学院的学历和十数载的工作经验,朱洪江很快就成为了冠雄塑胶厂总经理。在那个低价为王的时代,做配件的冠雄稳扎稳打做业务没有多大问题,但想要出彩,必须另辟蹊径。于是,朱洪江瞄准了塑料电风扇,并亲自设计全新品牌一“格力”。
珠海的变化仍在继续,1991年,板樟山隧道刚刚开通,拱北夜晚的灯光开始璀璨,生活发生了质变的千家万户开始安装空调。朱洪江看到了这个趋势,格力开始投身空调领域,至此,格力正式诞生。只不过,那时的格力,仅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
1992年,珠海斥资百万重奖科技人才,开启了在全国大规模引进人才的先河。这批佼佼者被称为“92黄金一代”,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珠海一史玉柱将巨人高科技集团迁到珠海;雷军到珠海金山公司总部实习;迟斌元从市长手中接过一辆奥迪牌轿车、一套公寓和一张287184元的支票,成为“科技百万富翁”。
按照珠海市政府那时的计划,家电电气将成为珠海市支柱产业之一。格力没有让政府失望,1995年,朱洪江在意大利调研,被当地用户当面痛斥格力空调质量不过关。一回到珠海,朱洪江就气势汹汹地签发了“总经理12条禁令”,在质量上“大开杀戒”。
正是“总经理12条禁令”成就了如今的格力,而1995年,格力空调销量比1994年翻一番,销售额跃升至30亿元。与此同时,珠海三灶机场正式建成通航,次年,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三灶机场举办,三灶机场逐渐享誉世界。2018年,已改名为“金湾”的三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进入国内千万级机场行列。
在格力销售额翻番的第二年,这家国企迈入上市大军。经过数年沉淀,董明珠也在格力崭露头角,一贯雷厉风行的她得到了朱洪江的赏识,并在公司有了一席之地。
2012年,董明珠从朱洪江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掌舵格力。朱洪江留给了董明珠一个好底子:2011年格力电器营收835.95亿元,同比增长37.48%。董明珠只需带领团队在营收额上增长20%,格力就可以跻身家电企业“千亿俱乐部”,成为其中唯一的单一品类成员。
果不其然,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顺风顺水,完美实现这一目标。与朱洪江踏实稳健的性格不同,董小姐张扬的人物个性也烙印在了格力身上。她事无巨细要求严苛,与此同时不断地为格力制造话题,让这家制造商隔三差五地出现在聚光灯下,与其他传统制造厂截然不同。
在这个科技为王的时代,企业一旦研发出革命性技术,就可以拥有行业的话语权。尽管格力已然成为空调领域的绝对王者,但却被后来者穷追猛打。格力的江山在不经意间,已然动摇。去年年底,董明珠宣布格力将在珠海横琴建立总部大厦,重点钻研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格力从过去到现在,都在用力成为珠海名片。格力奋力向前,珠海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横琴新区便是这座城市巨变的缩影。
从前从横琴前往市区,要坐几十分钟的船,现在,几座大桥将珠海与横琴紧密相连。这座曾经人烟稀少的边陲海岛,不再是一水相隔的繁华澳门的旁观者,两岸灯火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横琴在数十年间被历史的机遇一再“垂青”。不管是国家级新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是自贸试验区,在政策的加持下,曾经完全依赖于渔业的小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外资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花园”。今年年初,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旅检区域正式移交给澳门特区政府,进一步书写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珠海拼尽全力成为“第二个澳门”。和澳门相比,珠海是落后的,没有数百年的经济建设积累,这座城市还没有骄傲自满的资格;和澳门相比,珠海又是领先的,不似澳门单一的产业结构,珠海电子、制造、旅游和生物医药企业林立。
即便无法与深圳媲美,珠海也用自己的速度刷新着历史。“人少钱多”是整座城市的代名词,2019年,珠海人均GDP超越了北、上、广,达到25400美元,悠然跨过国际公认的发达经济体门槛(人均GDP达2万美元),紧随深圳、无锡、苏州之后,位列全国第4。
珠海虽比不上深圳速度,但其改变同样称得上“沧海桑田”——1980年,刚被划入首批经济特区的珠海全市GDP仅2.61亿元。到2019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5.89亿元,是39年前的1316倍。
而今,珠海的改变仍未完待续。
汕头:被遗忘的经济特区
商业是汕头的基因。在一半光环一半暗角的发展史中,它不断摸索前进,相信这座城市会从被遗忘变成被铭记。
华灯初上,汕头街边,夜粥店开始人头攒动。长达10多米的点菜台上,各类海陆空食材整齐上阵,铺陈开来,高达400多种,没有菜单,只需手一指,老板便会记下所要的菜品。
无论海边鱼蟹,还是地头瓜蔬,所有的波澜壮阔,最后辅佐的却是一碗简单质朴的白粥,这样的主与次延续百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40年,质朴的文化底蕴,如今还要“后浪”让它掀起高潮。
1980年,我国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广东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名称响亮;而同在广东省,汕头却成了垫底的一个经济特区,甚至被人们遗忘。
曾经,潮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辛盛这样评价汕头:“汕头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商业。居民基本上都是商人。”不难看出,商业是汕头的基因。对于汕头这座城市而言,商业是发展的基石,是汕头起步的关键。
2019年,汕头GDP总量为2694.0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3元、人均GDP是47 669元。由此看出,汕头的发展像一个2、3线城市。汕头,怎么了?
一半光环一半暗角
汕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内海的城市。
1860年,汕头开埠,设立潮海关,以其优越的港口条件与商业氛围,开始成为华南地区的对外贸易黄金海岸,被赋予“百载商埠”的美誉。
汕头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排头兵和试验田的角色。
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汕头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包含因侨而设的初衷。这座人多地少、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城市,开始了艰辛摸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990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在汕头挥毫写下王安石的名句,这可以说是对汕头经济特区奋斗历程最好的写照。
“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潮汕侨胞,在特区成立之初贡献良多。
汕头籍华人谢国民创办汕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汕头地毯厂;港商李嘉诚首期投入3000万港元支持建设汕头大学……
虽然有爱国侨胞的拳拳之心鼎力相助,但人多地少、交通基础差、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短板仍是特区在初创期必须面对的现实。
众所周知,珠江三角洲占广东GDP 8成以上,而汕头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背靠大山,面临南海,处于“国角省尾”的尴尬位置。其不仅缺乏经济腹地,更因交通不便,提高了汕头和广大内陆地区交流联系的成本,难以与其他地区进行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城市聚集效应。
与此同时,由于汕头经济不景气,很难吸引人才前来工作,本土劳动力以及人才大量流向珠三角等地区。因此陷入恶性循环,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尽管潮汕出商人,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国美集团创始人黄光裕,以及知名度最高的李嘉诚等都是来自这片土地,但最终他们都是离开潮汕而发展起来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座城市的兴衰也是如此。2000年汕头经济被爆造假案,不法分子虚开金额,隐瞒收入,甚至伪造经济数据。东窗事发之后,一大批投资商便离开汕头,这无疑对汕头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
不得不说,汕头在一半光环一半暗角的发展史中努力前进着,并开始发光发热。
乘风破浪 扬帆起航
汕头又称鮀城,中国最大内衣产业基地,中国三大工艺玩具、文具用品生产基地。在汕头,以纺织服装、工艺玩具为代表的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70%。
汕头市澄海区,被称为“中国玩具之都”,这一切源于火热的改革创业。外资不断进入,激发起本土企业家创业热情。
“1986年,我17岁,用借来的800元钱,买了一台老式注塑机建起家庭作坊,开始制作塑料小喇叭。”奧飞娱乐董事长蔡东青回忆创业之初。
如今的澄海区,依然以厂房为主生产制作玩具。李玉是汕头人,40多岁,没什么文化,来澄海1年左右,4个小时可以挣到55元,抛开每月240元的房租,每月还能补贴家用,像李玉这样的人在汕头有很多,他们对生活满足。
不仅如此,内衣产业也是汕头地区传统产业。粗略估算,该地区所生产的女性内衣占到国内产量的40%,家居服占国内产量的80%,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诞生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因故被称作“中国内衣之都”。
可以说,潮汕人把内衣做透了。因为潮汕人深度且密集地参与了内衣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同时改变了内衣生产行业的格局。在以上游供应链、中游制造、下游销售为框架的产业分工中,潮汕人几乎占据着主导地位。
城市由西向东,城市依海而生。
内海湾畔,海湾大桥与磐石大桥如两道长虹飞架两岸,南滨秀丽的磐石风景区,与海滨长廊高楼林立遥相守望,海床之下,是国内最大直径盾构越海隧道——汕头海湾隧道。
今年是汕头海湾隧道项目海底盾构挖掘的收关之年。建成通车后,该项目将成为联通汕头湾南北两岸、畅通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交通便捷显然会为汕头发展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15个港口之一,提升内生动力,广澳港区首个粤东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成功试运营,将继续引领粤东港口群,进一步融入大湾区港口竞争合作格局。
事实上,经济特区并不等于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打破对经济特区异化的认识,反思经济特区发展和总结成败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找到合适自身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让一个不断发展的汕头,一个和谐美好的汕头呈现在人们面前。
汕头,2021年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地。一批批青年人拥入,让这座城市再燃活力与激情。
汕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它创造过瞩目的成绩,但还需再次扬帆,乘风破浪驶向澎湃海洋。相信未来的汕头,将会焕发更多精彩。
厦门:开放之门
它开创一个个“先河”,打破常規。正是因为有改革先驱敢闯、敢做的精神,才有今天的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在厦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区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
“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是当时用来形容湖里的词汇,在当地老人的回忆里,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湖里还是一大块荒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第二年,随着“湖里第一炮”打响,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弹指一挥间,风云变幻,那片荒芜的土地,如今高楼林立,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和摩肩接踵的行人,大厦之门已经打开四十年了。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排头兵,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窗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厦门也正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排除万难,开创先河
实际上,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比,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进程缓慢,当时厦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央在全国的基本建设投资,福建省只占到3%,厦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
要想在经济上有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从地理位置来看,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如果想要吸引台港澳资金以及侨资、外资,机场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蓝图已经绘就,但是实践却遇到难题,修建机场的资金从哪里来?
在百废待兴的艰苦环境下,“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1981年,厦门首开先河,决定开展特区公关宣传,邀请几十位港澳记者到福建参观访问。访问中,记者第一次听说福建要利用外资,在厦门特区建设一个国际机场。
当时,科威特基金会每年都会有一笔钱放贷给发展中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一筹莫展的福建省委领导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决定向外举债。厦门也由此在全国首开举外债搞建设的先例,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环境下显得十分“另类”,受到许多人的非议。
但福建省委领导不为所动,最终福建争取到折合22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为了提高机场修建速度,厦门机场项目采取“承包制”,当时,福建省和闽江工程局签订承包协议:定好时间,定好质量,定好总投资。此外,如果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剩下的钱可以由工程局自由支配。
厦门机场的建设开创了多个“先河”,在当时都饱受争议,正是前有改革先驱排除万难,才有厦门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年1月10日机场动工兴建,年底建成机场主跑道;1983年10月22日机场正式通航。厦门机场从动工兴建至正式通航,前后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创造了“厦门机场速度”。
接下来,在厦门整个经济特区建设期间,大家都把“机场速度”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标杆。
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初创阶段,向多方筹措的资金近13亿元。鹰厦铁路、厦门国际机场、程控电话……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厦门经济特区基本上具备了投资创业的环境,招商也随之而来。
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闽籍华侨李引桐极为兴奋。
但是,实地考察后,他却摇摇头说到:“难道这就是特区?还不够人家一间大工厂大。”由于厦门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之间材料、设备的运输及协调,都难统一管理。客商来了以后吃、住、行等也都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改革先驱们迫切希望扩大特区的范围。
不止是李引桐,当时不少华侨、外商来厦门考察后都被眼前的景象吓跑。
李引桐在海外经商多年,见闻和经验丰富,认为厦门经济特区“门槛太高”“开而不放”,提出厦门经济特区应该建设成为覆盖面积包括全岛的“自由港”,在与海峡对岸和国际的货物交流上发挥作用的建议。
改革先驱们非常重视李引桐的经验,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便是其中之一,他对“自由港”的建议尤其重视。
1984年的春天,一位老人坐上南下的火车,辗转来到厦门。
厦门也终于迎来了扩大发展的机遇,项南抓住机会,将一张厦门市区图展现在老人面前,向他讲述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的好处。
首先,厦门岛有131平方公里,是香港本岛的近2倍,四面环海,办经济特区,海就是天然屏障;其次,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同、习俗相连,与金门隔海相望,最近处只有1000多米,厦门全岛建成特区,有利于与台湾通邮、通商与通航,其余任何一个经济特区都没有这样的优势。
“最好把厦门经济特区建成‘自由港,实行货物自由进出、人员自由来往、货币自由兑换。”最后,项南目光坚定地说道。
老人对项南的想法表示肯定,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老人在湖里工业区挥毫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位老人就是当时已经快80岁的邓小平同志。
1984年3月,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5年后,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发展的短板
之后,厦门经济特区形成了以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这种过度依赖外资的经济模式也存在潜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对厦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厦门GDP增速下降至11.1%,2009年GDP增速下降至8%,在福建省各地市排名居末位。
也是在这个时候,厦门孕育出美图公司,2008年10月,美图大师上线。为了贴近用户,美图大师更名为美图秀秀,并通过“域名置换+少量现金”的方式拿下了meitu.com的域名。
当时,腾讯也进入了图片编辑领域,推出了QQ影像,美图同一时期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美图秀秀则聚焦于女性用户,逐步在产品中加入人像美容、磨皮美白、瘦脸、瘦身等功能,依靠发掘女性用户的需求,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
2016年12月15日,蔡文胜、吴欣鸿带着杨颖在港交所敲响了美图上市的钟声,美图成为继腾讯之后,在香港上市的最大互联网企业。
美图同样也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与深圳经济特区拥有腾讯这类互联网头部企业相比,厦门的互联网基因较弱。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中,厦门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只有5家,而且排名大多在榜单后半段。
在民营企业的孵化上,厦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區”动力: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
以经济特区为起点,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特区的内涵和形式逐渐丰富,渐进式改革的路径愈发清晰,全方位开放的特区范式也更加全面立体。
持续发力,“特”立前行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富有制度绩效和卓越成就的窗口,不仅在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率先引领的作用,而且还以不断创造的中国奇迹把特区的窗口擦得更亮。
特区设立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辉煌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面对新的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经济特区把握好定位、发挥好作用,在新起点上推动了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努力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榜样的力量
纵观在特区不断成长的华为、格力、戴尔等企业,不难看出,在特区的有利条件下,成长迅速,发展迅猛。
经济特区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特风景、独特模式,其主要特点显而易见:
利用国际市场走外向型道路。厦门经济特区初创阶段,经过向多方筹措资金。鹰厦铁路、厦门国际机场、程控电话……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厦门经济特区飞速发展。厦门机场的建设开创了多个“先河”,在当时都饱受争议,正是前有改革先驱排除万难,后才有厦门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是改革开放的先锋、闯将,打通了一条外向型道路。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0年前,国家将经济特区的第一棒交给深圳,现在的深圳已经祖辈足够强大的实力。5G和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和创意文化企业、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海洋产业等,以技术作为驱动,走在了前列。
按经济规律循序渐进培育市场经济。和其他三个经济特区相比,珠海无论在人口、面积上,都显得微不足道。但这座人口不到厦门的一半、城区面积更是只有厦门的三分之一的小城,在人均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等指数上,珠海都领跑厦门。
这座小城的爆发力太过惊人,与其他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经济特区不同,珠海很早就开始限制低技术含量低和高污染公司的进入,环境、经济两手抓。从破败渔村,到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这颗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循序渐进,一步步走向了更大的发展。
用经济体制改革促产业发展。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汕头作为一座人多地少、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城市,开始了艰辛摸索。尽管来路不易,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港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15个港口之一,提升内生动力,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首个粤东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成功试运营,将继续引领粤东港口群,进一步融入大湾区港口竞争合作格局。
把创新作为城市的“根”和“魂”
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意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注意掌握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研究它们的动向和趋势。
经济特区持续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同时也是坚持开放型经济模式、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的结果。
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创新投入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利用外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长期以来,经济特区依托对外开放优势和良好营商环境成为跨国公司青睐的投资目的地,每年利用外资都保持在全国1成以上的规模。外资在地区经济中的融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017年,5个经济特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相对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6%,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经济特区在吸收国际资本要素、提升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放宽投资准入、积极利用外资,有利于倒逼国内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高端人才,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效率,有利于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经济特区在高技术产业投资、人才集聚、研发机构集中布局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对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促进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的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产品都是首先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萌发,然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并引领市场的。5个经济特区的研发投入规模增长和相对水平长期保持全国领先。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3%;珠海、厦门的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2.5%、3.11%,均明显高于全国2.12%的平均水平。
正视经济特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当前,经济特区普遍处于再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对照国际先进经贸规则和成功经验,经济特区必须清醒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获取经济资源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制度、体制和政策优势,是经济特区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
再者,经济特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城市环境品质还未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满足群众需要之间存在差距,政府治理能力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之间还有不相适应之处。
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仍显不足,企业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国内市场调整的能力亟待提升。
在传统劳动力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背景下,以技术、品牌、质量、营销渠道等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工业产品和出口商品附加值率偏低问题仍然突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这些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基础研究投入还不足,远低于国际上一些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创新型人才总量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受疫情影响,特区诸多企业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边承受着无法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压力,一边也面对着停工期间各种费用支出,资金的压力和资金的风险骤增,如何摆脱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迅速回到正轨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点。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经过长期努力,经济特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發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做强做优金融、电信、物流、信息咨询等支柱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经济特区既然要继续发挥作用,毫无疑问特区还要“特”下去。但是未来不仅是政策之“特”,更重要的是创新之“特”,即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特别能创新”作为经济特区之“特”的基本内涵。所以,经济特区未来发展应由主要依靠外在政策优势的“政策之特”,转向依靠自身内力尤其是创新驱动,使特区再“特”起来,当然这个“特”是在原来发展基础上的“特”,是赋予了全新意义的“特”。
首先,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特别能创新”。中国经济增长也将进一步走上内需增长与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经济增长真正立足于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并逐步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圳经济特区目前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比重还比较大,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还很重,要发扬“特别能创新”的精神,以“特别能创新”的姿态为全国做出表率。
因此,也需要以“特别能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建设和谐劳资关系,尤其是保障好农民工的利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进一步协调社会矛盾,注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使经济特区之“特”为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