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带货:能否“带”起眼镜验配?

2020-06-15原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验配眼镜店眼镜

文 原勇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日渐兴起,不仅以淘宝、快手、抖音为主的带货平台大行其道,就连京东、拼多多、有赞等电商平台也开始试水直播带货。在一些地方,各级政府不仅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直播产业的发展,一些党政领导还亲自上阵做直播,为当地的产品销售站台助威。2月15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通知》,鼓励电商企业通过扶贫频道、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提供流量支持。前不久,广州市商务局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创新商业新模式,推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疫情期间,由于各地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使得包括眼镜行业在内的大多数传统行业处于完全停摆的状态,迫于业绩的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所造成的损失,一些眼镜零售企业也涉足直播带货,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以及经营者的关注和思考。

眼镜店直播带货能否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四川浙文眼镜总经理胡立国认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成为商业实践不可缺少的环节和纽带,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其他一些社会大众行业的实践,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销售形式,显示出较强的生机和活力,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眼镜行业应当积极顺应并充分利用这一销售方式,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另据湖南湘潭精益眼镜董事长郑世雷介绍,疫情期间,为了实现企业自救,该公司曾经授权下属各店尝试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直播带货迎合了互联网时代多数消费人群直观、快捷的消费需求,应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广大眼镜零售业同行积极尝试并努力探索。

与上述观点不同,广东中山明远视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远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网络销售模式,直播带货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能够包打天下和囊括一切商业领域的“灵丹妙药”,而是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明确的选择性。具体说,只有诸如农产品以及服装等具备标准化和统一范式的产品和服务,才适合进行直播带货。反观眼镜终端零售环节,除了太阳镜等少数标准化品类的产品,作为主体的眼镜验配业务,属于典型的个性化服务,并不适合采取直播带货的方式。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乃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直播带货不可能成为眼镜零售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此外,从实际效果来看,即使在得直播带货风气之先的广东地区,在疫情倒逼之下,眼镜店涉足直播带货也只能起到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作用,说到底,无非是告诉消费者:我的店还没有死。从实际销售业绩而言,效果微乎其微。

眼镜店直播带货还需解决哪些难题?

采访中,有行业人士指出,在当下,要在眼镜零售终端成功引入(或嫁接)直播带货方式,还需要解决几大难题。

首先,是专业验配环节。众所周知,不同于服装以及其他标准化工业产品,上游厂家生产的镜架和镜片进入终端零售店后,对于消费者而言,只能算半成品,并不能直接使用,还需经过验光后,进行加工配制,才能作为成品供消费者佩戴。显而易见,这一关键的核心环节,是现阶段直播带货所无法完成的。

其次,是眼镜验配所附加的重要的售后服务环节。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大众行业,眼视光产品属于半医半商的特殊商品,除了验配环节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眼镜售出后的诸多售后服务同样必不可少,而现阶段,直播带货方式尚不能解决此类售后服务问题。

第三,直播带货的“专业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销售方法和常规的电商交易形式,直播带货尽管具有更为方便快捷的优势,但同样需要相应的专业性。按照目前直播带货的实践,从直播者的选择到产品的包装以及话术的选用和直播间的设计,都需要专业的指导,而处于尝试阶段的眼镜行业,尚不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才储备。若借助于其他直播平台,一味照搬其他行业的产品直播模式,则又面临缺乏行业特色和针对性的弊端。

第四,直播带货的质量保障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消费者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受访消费者对于“主播是否就是经营者”的问题认知较为模糊,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两个问题反馈较多,换言之,在直播带货中,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产品本身。从当下其他社会大众行业直播带货销售中反应的问题来看,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有行业人士指出,相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行业的标准化商品,眼镜验配的质量监控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如此一来,眼镜店直播带货的质量保障也成为一道不容忽视的“坎”。

如何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

疫情让包括传统眼镜店在内的实体店铺客流锐减,迫使各类线下实体店寻求多途径布局线上,从而促成“线上直播”走红的局面。然而,作为有别于普通社会大众行业的眼镜零售领域,如何才能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换言之,如何使直播带货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销售方式呢?对此,有关行业人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变“直播带货”为“店铺(商场)直播”。据了解,2月5日至2月15日,龙湖北京四个天街联合83个店铺开展了近100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近40万元。其中大兴天街的乐友精选疫情期间的刚需商品,如洗护用品、玩具、服装、奶粉、纸尿裤进行推荐,并提前通过线上社群邀约会员,在单场直播中销售额达4.6万元。同时,银泰百货在淘宝直播上的数据显示,直播近20天,全国银泰百货已经开展了超过1000场直播,超1500个导购完成了注册。此外,2月18日晚,重点疫区湖北的3个城市——武汉、荆州、孝感10位导播“云复工”,大约有75000人在线观看,相当于一家购物中心的周末客流,且多款产品被抢光。上述成功的销售实践表明,“店铺(商场)直播”或许不如原汁原味的“直播带货”那么便捷,但是由于依旧保留了网络直播特有的优势,同时又兼具线下体验交易的特点,因而更适合眼镜零售领域。为此,有行业人士建议,具备相应条件的眼镜店,可以结合眼镜验配环节的特点,适当引入“店铺(商场)直播”的方式,综合运用导购试戴和导购直播(在店铺内实时播放,扮演实体店销售员的角色)的方式开展市场营销,以有效增加人流,进而提升业绩,如此,即可将作为一时权宜之计的“直播带货”转化为常态化的“店铺(商场)直播”,甚至有可能成为眼镜店新的增长点。

直播带货也要“带”上责任。针对当下直播带货中存在的虚假宣传和伪劣产品突出的问题,有行业人士指出,直播电商的本质属于商业广告,带货主播往往身兼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等多重角色。《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相应罚款;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眼镜产品的质量优劣事关消费者的视力健康,更是马虎不得。有鉴于此,对于眼镜店的直播带货,有关监管部门应该施以更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作为经营方的眼镜店,也应该本着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自律,严格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真正将产品做到消费者的心智中去。❏

猜你喜欢

验配眼镜店眼镜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眼镜知识知多少
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助听器自主验配系统
眼镜店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眼镜店加工收费,你怎么看?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浅谈青少年渐进的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