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防控要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
——对话国家卫生健康委感染防控专家组成员李六亿

2020-06-15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医疗队医务人员传染病

我本人倒没有觉得紧张害怕,可能因为我是专业人员,也可能因为我经历过SARS,我是一个老兵,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

一个多月以来,在许多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的抗疫笔记中,高频率提到一个名字——李六亿,在医务人员的口中,她是此次新冠肺炎发生后对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的老师,也是一线医务人员和感控人员的主心骨。其实,李六亿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控处处长,也是疫情爆发后最早到达武汉的专家之一。

一个多月来,她先后到过湖北武汉、孝感、黄冈、随州、咸宁5个地市的3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导,为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培训超过80场,培训人数超过了一万人。

她说,她是一名老兵。2003年,北京SARS期间,时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的李六亿被派到收治SARS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北京胸科医院,与来自北京其他几家医院的多支医疗队共抗疫情。李六亿任该医院感染防控组组长,负责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所有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从开辟SARS病房到最后一位SARS患者康复出院,李六亿所在医院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受到感染。

抵达武汉后,除了白天培训和督导,李六亿同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控中心教授吴安华等撰写的《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常见困惑解答》《新冠肺炎医疗队驻地感染防控》等文章成为驻地感控人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教科书。

李六亿说,没有医务人员感染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没有任何消息比这个消息更让我们开心。

以下是《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对李六亿的专访。

防护不足和防护过度同时存在

李六亿:我在1月21日到达武汉,当时通知比较紧急,上午8 点多接到通知,定的航班是10 点10 分。我家住回龙观,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拎了平时上班的小包,从北大医院直奔机场,刚好赶上航班,洗漱用品什么的都没带。后来,我们医院的医疗队就来了,他们帮我带了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过来。

李六亿国家卫生健康委院感防控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控处处长

李六亿:我之前也是从媒体报道中了解的这次疫情,但是到现场的感觉还是有所不同,总体情况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到达武汉后,我们跟随中央指导组的医疗救治组到现场了解情况,到发热门诊和急诊查看患者救治,了解定点收治医院的整体状况等,当时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比如患者人数比较多,医院原有的发热门诊空间比较小,患者增量一多,就诊患者的密度就比较大……而这次是一个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与就诊密度就有很大的关系,要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在一米以上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另外,我们在现场看到一些患者戴了口罩,但是戴得并不规范,比如说有些鼻子露在外面,这样口罩就起不到防护的作用。医务人员当时也是十分疲累,得不到休息。我们询问了一些医生,有的医生一天最多的时候接诊了一百多位患者,少则也要接诊几十位患者。

我们到了之后提出一些建议,要求做好预检分诊,对患者加强管理,比如说可以在室外搭建遮阳伞、遮雨棚,因为房子不可能一下变大,外面则比较空旷,通风也比较好,可以安排患者在发热门诊室外进行有序候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医患之间以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此外,我们还建议对一些门诊进行改造,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当时已经知道了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比较强,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防护用品不足,防护不到位,另一方面防护过度的现象也同时存在,像有些人员在预检分诊的时候也穿着防护服,而真正需要穿防护服的地方又没有防护服。此外,医务人员穿着防护用品的流程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流程不够规范。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因为大多数医院都是综合性医院,平时接诊呼吸道传染病的情况不是太多。平时最常见的,比如肺结核是经空气传播的,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还有禽流感等,这些一般都是在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对于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防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大多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综合医院也不具备接诊的条件,医务人员接触比较少,这方面的演练和经验也少。

这次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比较强,病例数在短期内上升得很快,限于客观的空间条件,接诊能力不足,也就是原来的发热门诊应对不了突增的患者数量,医务人员的人手又调配不足,也加速了疾病传播。

1月24日,李六亿到武汉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深入病区现场全程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

李六亿:我这次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培训,主要负责对到达武汉及周边城市的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的培训。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要“打胜仗,零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要求援鄂医疗队所有医务人员必须都要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感染防控专家的培训,才能进入到临床救治一线去。因为一旦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相对于患者感染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仅造成战斗力减员,而且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影响较大。你想想,医务人员是救治患者的,自己反倒感染了,如果连医务人员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公众会更加恐慌。

另一方面的工作是负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现场医院感染防控的督导和指导,我去过大约3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医院的改建、新建的建筑布局、人员和物品流程是否合理,发烧门诊的流程是否科学,医务人员的防护是否到位,手卫生设施是否便捷、患者感染防控是否做好。包括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我们也常去检查与指导。

李六亿:是的,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都是重点防控的地方,比如黄冈,我去了两次,一次是大年初一随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去进行督导,一次是大年初五跟随中央督导组再去,你们在电视上看到我,那是第二次去黄冈,因为当时黄冈新冠肺炎的患者感染数量较多,排在湖北第三位,受到高度关注。还有患者感染数量排在第二的是孝感,所以我们对汉川和孝感也进行了重点关注和现场督导。

医疗队不动,我们动

李六亿:我昨天粗略算了一下,已经做了大约80场培训了,我本人培训了大约一万多人了,和我同时一起进行培训的专家还有吴安华教授,他培训的比我还多,因为我得经常去到现场进行督导检查。

每场培训的人数不等,有时候有一二百人,有时候有二三十人,因为各个医疗队的人数不一,培训时间也不等,一般一个小时,有时候1个半小时或者两小时,但最少也需要半个小时。培训时间长短主要是根据医疗队能够安排的时间而定。武汉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比如某个医疗队就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我就挑重点、讲精华。如果当天安排培训的场次不多,就可以讲得详细一点;如果当天安排场次很多,那就要加快速度,因为后面还有排队等着培训的医疗队。医疗队来的最多的那几天,一天要讲5-6场,现在少一些了,大约在4场。因我们是到各医疗队的驻地进行培训,医疗队队员不动,我们运动,基本上是上车联系下一个培训的医疗队、处理各种咨询等,下车就开始培训。

李六亿:这次来的援鄂医疗队员比较年轻,大多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SARS。当年的SARS 不像这次新冠肺炎波及了全国,SARS 当时主要是在广东和北京,还有北京周边几个省市,像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等有较多病例,在这些省市以外的,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SARS,加之武汉医务人员在疫情初期感染数量较多,所以他们有点心理紧张,甚至有一部分医务人员有些恐惧。

我们的培训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帮助他们放松心情;第二是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这次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如何采取正确、科学、规范的措施,预防自身发生感染和预防患者发生其他的感染;第三是告诉他们在集中的生活区休息时的注意事项。

2 1月29日,作为专家,李六亿随中央督导组第二次到湖北黄冈进行新冠肺炎防治的现场督导时接受央视采访。

我在培训时强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告诉医务人员这个病原体有什么特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病原体,可以把病毒杀死。

第二,新冠肺炎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播,它的传染源是什么,易感人群是什么?对于传染病来说,一般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所有措施也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的。对于医务人员防护,我们又特别强调呼吸道的防护,要告诉他们:重点保护好呼吸道,正确佩戴口罩。因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同时切断密切接触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做好手卫生、物体表面包括环境的清洁消毒和穿好隔离衣。从事高风险操作时戴好护目镜,防喷溅,这些都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3 2月13日,李六亿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现场指导和优化医务人员防护流程和相关的感染防控工作。

第三,科学防护,防护不足和防护过度同样增加感染风险。防护不足增加感染的风险,大家是理解的,但是防护过度不太好理解,大家普遍觉得穿戴得越多越好,比如佩戴口罩,戴一个就能起到防护作用,但如果佩戴两个,其透气性就不好,这样时间一长人会缺氧,长时间缺氧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被感染,也易引发其他疾病。另外,防护服也不是穿得越多越好,防护服往往透气性不好,使人不舒服容易疲劳。许多医务人员不了解这些特点,是因为平时大家接触少,更多关注的是临床诊疗,怎么把病治好。

我们还教他们科学地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摘的过程要防污染,因为脱摘不正确,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再就是告诉他们如何做好标准预防,其实这次的呼吸道传染病就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额外预防的措施,标准预防是最基本的,比如说手卫生,咳嗽礼仪、基本防护用品的穿戴、清洁消毒和隔离等,这些都是标准预防的基本措施。

对于手卫生,平时为预防患者发生感染,通常说遵守二前三后(二前:接触患者前、行无菌操作前;三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还增加了一些手卫生的指征,比如穿戴防护用品之前,脱摘防护用品前中后都需要注意什么,等等。

我们不仅强调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同时也强调患者感染的防控。比如疑似患者一定要单间安置,临床诊断的患者也一定要单间安置,不能有陪护,不能有探视,因为一旦有一个人陪护,就可能是1+1,两个人陪护就可能是1+2,陪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是非常高的。疑似患者为什么一定要单间安置?因为如果有人没有感染,有人感染了,就会造成交叉感染,在第五版诊疗方案中,其中提到的临床诊断的患者,也是要单间隔离,如果不是单人间,而是多人间,造成的结果和疑似患者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还特别强调医务人员要做到“三规”,即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开展规定的工作。不能像综合医院普通病房一样可以随意走动,因为普通病房可以根据诊疗的活动需要,进行随意活动。而在这次呼吸道传染病中,在污染区工作的人员就只能在污染区工作,在潜在污染区工作的只能在潜在污染区工作,如果从污染区到潜在污染区来,或从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去,可不可以?可以,但是防护着装、手卫生等措施必须都要发生改变。

李六亿: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防护,经过培训,他们很快就能明白,他们问的比较多的是在生活驻地的防护,比如医疗队员回到宾馆驻地,眼镜、手机怎么消毒?我们必须告诉他们正确的消毒的方法。离开病区时要不要往身上喷消毒剂?这也是很多队员问的问题。这个不需要。此外,还有洗澡要洗多长时间?回到房间还要不要戴口罩?门窗能不能开?空调能不能开?

最先到来的医务人员的顾虑还是挺多的,但我特别能够理解他们。因为当时形势比较严峻,新增确诊病例数一直在快速上升,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增加,疾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也是挺大的。各省区市的医疗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往武汉、湖北驰援,而当时防护用品真的是非常紧缺,这种感觉只有在武汉前线的人才能体会到。包括我所在的医疗救治组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都不一定能够保障,我出去培训也要经常跟他们讨要口罩。

关于回到医疗队员驻地的防护,也是困扰他们的一些问题。我们告诉他们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放松的,让他们在紧张的长时间工作后得到放松和休息,只有心情放松了,才能得到身心的休息,才能吃好睡好,有好的精神状态和比较高的抵抗力,更好地投入战疫工作。如果长时间心情紧张,就会影响睡眠和食欲,身体抵抗力就会降低,增加感染风险。要知道直到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别好的药物,个人的抵抗力非常重要。

培训之后,许多人告诉我“听了培训,就不那么害怕和紧张了,原来我们是有手段、有方法预防的”。最早来的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工作一个多月了,我看到新闻联播报道目前有340余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抗击新冠。截至今日,援鄂医疗队还没有一位医务人员被感染。我们希望这个“零感染”能保持下去,直到这场战役结束。

在湖北武汉和武汉周边城市的援鄂医疗队基本上都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的院感防控专家的培训。援鄂医疗队在驻地不动,我们培训老师运动,每天是车子带着我们到各个医疗队进行培训。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哪个宾馆,真是记不住,每天上车在手机上处理事务,回复各方面的咨询,下车就开始讲课培训,去了哪我其实也搞不清楚。

另外,培训现场有什么条件,我们就因地制宜开辟课堂。大家都习惯在正规会议室讲课,但这次我是经历颇多,在宾馆的大堂中、饭厅中、宾馆旁边的广场上、工地旁边的草坪上、楼宇之间的空地上……各种环境下,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为援鄂医疗队员进行培训,一开始我们扯着嗓子喊,没几天下来,嗓子就哑了,后来我们申请到了一个“武器”,就是那种手持的扩音大喇叭,很有用,效果很好……真的,我这一辈子也没有经历过这些,我也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不想再发生这样的疫情,再这样来应对了。

李六亿:我们培训时要求每个援鄂医疗队都要做好每一位队员的监测,每天监测两次体温,有无新冠肺炎的症状,做好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健康档案。还要做好职业暴露的监测和处理,比如锐器伤、口罩滑脱、防护服的破损等,对于严重暴露的,要交由感控专家、临床医疗专家、临床护理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需要隔离,同时追踪观察14 天。

全民都需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

李六亿:根据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的时间来推算,他们大多感染的时间是疫情发生的早期,也就是在1月份,2月份感染的人数就较少了,有几位殉职的医务人员,他们感染的时间大约也是在1月20日前后。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大家对它的认识不足,不太了解,也不知道怎么防控,再加上前期没有明确的判断,而对新发传染病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这次湖北医务人员早期感染较多,我觉得这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和对它的认识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4 2月24日,李六亿在雷神山医院病区的尚未完工的清洁走廊现场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5 2月24日,李六亿在雷神山医院临建办公室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另外,在这些早期感染的病例中,有些是在医疗救治过程中被感染的,有些可能是在社区中被感染的。这要深入调查分析才能搞明白这些医务人员感染的原因、时间、地点等。此外,还有可能他们是被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所致。

这次虽然医务人员的感染数量不少,但是患者感染的基数也比较大,按比例来说,与当年SARS相比,本次医务人员感染的比例较2003年的SARS要低得多。而这次新冠肺炎传染性远较SARS强,说明通过2003年的SARS,我们总结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无论从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到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的重视都有明显的提升。医院对于感控的重视程度也比以前要高了,至少每家医院都有感染管理组织,配备了专业的感控人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知识肯定要比以前增强。而且在这次4万余名援鄂医疗队参与湖北新冠肺炎抗疫的队员中,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至少有200名是感控专业人员,守护在各医疗队,与临床医务人员并肩战斗,为预防医务人员感染,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保持战斗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六亿:这个是有的,平时医院感染特别强调一个理念,要做好标准预防,但是在这一次事件中,能看得出一些医院标准预防得不到位,平时说标准预防比较多,但是有些却没有真正落实好。这次通过这样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了许多薄弱环节。另外,对于综合医院的预检分诊疏漏的确是一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知识水平的提升,我国的传染病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也不断下降,所以平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存在手卫生、标准预防得不到位的现象,等等。这次我比较大的一个感触是,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如手卫生、咳嗽礼仪等需要进行全民培训,不是说到了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的时候,也不单单是医务人员需要培训,而是在幼儿园就应该开始培养。不仅是医务人员需要手卫生,老百姓也需要手卫生,咳嗽礼仪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在这次疫情中应该总结的经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口一定要前移。

感染防控要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

李六亿:现在最急迫的是要在医学院校开设医院感染防控这门课,而且是当做必修课来修。现在很多医学院校根本就没有这门课,不要说必修,选修都没有,所以要将医院感染防控当成一门学科来建设,不能遇到这样的疫情大考,才想起来医院感染防控很重要。各行各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培养院感防控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没有专业的人,专业的队伍,怎么去干呢?再者现在医学院校中没有这门学科,就没法系统地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全国能招院感防控专业研究生的没几个专家,吴安华教授、胡必杰教授,我算一个,都屈指可数。那么这些高素质人才从哪里来呢?

6 1月31日,李六亿与广东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在驻地宾馆的培训交流。

7 2月22日,李六亿在云南医疗队驻地-光谷长江青年城的楼宇间进行队员的医院感染防控 培训。

这次虽然不像2003年SARS时,当时很多医院不知道怎么防控,这次在援鄂医疗队中能有一支大约200人的感控队伍,各医疗队都自带感控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再比如说,现在医院申报科研课题,想往纵深的方向去发展,感控方面的课题就不是很好申报,因为在课题评审时,不是这个专业的专家难以判定其重要性。这些年来,院感防控在学术方面虽然有很大进步,比如我们有了专门的学会、期刊、专著等,但是跟其他学科相比,我们还是新生儿,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和提升。

对于感控方面的知识,不是说医护人员做了医生,做了护士,到了科室,进了临床,才通过继续教育来学习感控知识,而是在医学院校就应该学习和掌握。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在医学院校就开始学,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您觉得近年来各级医院对于感控重视程度足够吗?

李六亿: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我们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平时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专业队伍素质过硬的医院,感染发生少,医务人员感染人数少,就明显受益。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一次大考,各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人数就是答卷,平时是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目了然。

近年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文件,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督导,但是各医院到底落实得如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9年发生的2起全国通报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就是很好的案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各医院对于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差距是很大的,不同省区市、同一省区市的不同医院重视程度和工作质量差别都很大。比如我们北大医院重视感控是有传统的,历任医院领导都非常重视院感工作,就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感控来说,在1月21日我来武汉之前,我们医院就已经储备了防护用品,消毒剂,后勤处、医学装备处就将物资全部储备到位,而且感控人员也有相当的话语权,当然这也源于医院领导的充分授权,而且有医疗院长作为我们的后盾。

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一次大考,各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人数就是答卷,平时是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目了然。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月1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大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配备力度”。而早在一月份,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到湖北武汉一线后,北大医院就及时从护理部借调了8名感控护士充实到感控处进行补位,这是源于平时北大医院就有一支感控队伍,叫感染管理护士,她们由后备护士长担任,平时常规的感染防控工作都是她们完成的,因此她们比较熟悉感控工作,上手也快。院领导还跟我说你要多少人,我给多少人,要谁给谁。再说院感防控意识与知识,从疫情发生后,北大医院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一直没有穿过防护服,都是穿的隔离衣,对于发热门诊,隔离衣是足够的,但这需要专业的感控知识来做判断,但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之所以北大医院感控工作做得好,是医务人员、感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

8 2月25日,李六亿在浙江医疗队驻地宾馆室外广场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的培训。

新冠肺炎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是突如其来的,发热患者数量急速增加,医生救治工作量几倍地急增,这种情况下的感控工作的强度要远远高于综合医院日常院感防控工作强度,更不要说还有许多病房的改建,医务人员的培训、督导等工作,这个时候,医院领导要有一个预判,适时增加感控人手,及时向感控增派力量。

在这次督导任务中,我走访了30多家医疗机构,每一家医院都是不一样的,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因地制宜”,经历各种挑战,真的是得临机决断,提出最佳改造、改建方案。没有一模一样的医院,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套用所有医院。比如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妇产科、血透……有很多部门的诊疗流程需要优化,而不同的部门预检分诊都不一样,像妇产科等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再比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又伴有心脏病,这都需要新的应急预案。所以工作量成倍地增加,这时候就会显现出之前的感控力量的薄弱了,要及时增加院感防控力量。

李六亿:不同的医院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于非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我们重点关注医院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如何做到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以及不同感染风险级别的医务人员防护情况。而对于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则主要关注建筑布局是不是符合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条件,病房的布局流程是否正确,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是否合理,通风设施如何,手卫生设施是否方便可及,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标识,有无穿衣镜,是否开展了医务人员的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是否正确、规范、适度,医院感染防控人员的配备是否到位等。

疫情开始阶段比较忙乱,现在逐步走向有序状态。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就会逐渐变好。尤其是方舱医院的建设,把传染源控制起来,重症患者得到定点医院收治,外省援鄂医疗队不断支援,医务人员的紧缺得到了缓解,本地医务人员也得到休整。现在是整体向好的态势。

感染防控要始终如一,不能前紧后松

李六亿:我希望他们能够始终如一,一方面是感控的意识,不能刚开始紧张,小心翼翼,步步留心,过一阵就逐渐放松了防控,这个时候麻痹大意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始终如一地坚持防控标准。另一方面是希望他们始终如一地健康,就像我常说的,一定要健康来,平安归。没有医务人员感染,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没有什么消息比这个更让我们感到开心。

李六亿:刚开始我是有些焦虑,这种焦虑不是对于自己的担心,而是源于当时大量的发热患者拥挤在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工作严重超负荷。我本人倒没有觉得紧张害怕,可能因为我是专业人员,也可能因为我经历过SARS,我是一个老兵,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

猜你喜欢

医疗队医务人员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援非医疗队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