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家姚叶红 山河揽胸生妙境
——读姚叶红的系列山水画

2020-06-15李熙斌成都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峡国画笔墨

◆李熙斌(成都)

去年8月上旬,盛夏的北京艳阳高照,莅临世纪来美术馆的数百位观者热情似火,惊喜地观看“蜀山情韵——姚叶红国画展”。走进姚叶红的山水画世界,仿佛进入诗意的空山幽谷,都江堰河水的湍急浪花、三峡幽谷的浪遏飞舟、川西平原林盘的春花烂漫、巴蜀山林的红枫落叶满金秋……姚叶红将山河揽于胸,在画中呈现诗意妙境,在朴质与平静中,在简洁与单纯中,蕴含着画兴和诗兴。其画作游离于古今的对话中,浮飘于诗性与现实的意境里,让观者心驰神往、神怡心清,如同享受着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锦江春色来天地 国画 姚叶红

对于山水画而言,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源泉、创作的母题,所以画家的亲身体验和写生必不可少。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追求的目标不仅在于视觉感官的愉悦,而要追求精神内在的理性概括与充实,包括心灵对自然的感悟、理性的意象追求,以及建立在多年美感培养上的书写性和笔墨意趣。一幅上乘的山水画作,画家由山水之美而写生,由游览山水之乐而生创作灵感,或由灵感引起一种激情创作状态。观者由山水画之美,产生审美想象,观者的情感与画家的情感契合,并通过想象画面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姚叶红师从“三峡画派”岑学恭研习山水。岑学恭在国内画坛被誉为“岑三峡”“三峡画派创始人”。他曾受授业于徐悲鸿、黄君璧诸先生门下,和徐悲鸿、黄君璧、傅抱石亦师亦友。岑学恭的画,于法度之中见豪迈,于雄伟之中见秀丽,于气势之中见磅礴,这正是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结果。他强调传统,讲究功力,但不排除创新。岑学恭毕其一生,钟情三峡,笔墨豪放挥洒,写景妙笔生花,穷尽三峡美景,立意出神入化,孜孜不倦为三峡立传,竭尽全力为三峡扬名。姚叶红多次随恩师到三峡写生。从姚叶红的三峡写生作品中,看到他在写生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开合气象、天地氤氲生生不息的运行种种的所见所感。画中的流水、云气、沟壑、山石、树木、竹丛、灌木、苔藓、田园、堤岸,在他的笔下鲜活流动、激荡腾跃。姚叶红创作的《三峡云开》《三峡云雾开锦绣》《神女应无恙》等山水画,秉承了“三峡画派”大山水、大笔墨、垂直构图、笔笔见骨的画风。从表现三峡朝晖、雾中神韵、雨中峡谷、急流扬帆等精品之作中,窥见了他对名家先贤的山水巨幅中笔摹心追,纸、墨、色、水在他的笔下,浸溶了血与肉、灵与躯,他也因此成为“三峡画派”的得力干将。因而,画作《神女应无恙》荣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中国画大赛”的铜奖;画作《三峡云开》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西部大地情油画风景·国画山水画大展”的优秀奖。

品读姚叶红的系列山水画,画中呈现的是一种气势磅礴、率意奔放、古意盎然、绵长久远之感。他在书法、哲学、古典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使他的画不仅从气息和意境上充盈着浓浓的高古典雅之气,亦在线条的驾驭和笔墨的构建上具备了深厚的功力,在形式美感上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很自然地“链接”在一起,完成了传统笔墨符号系统向现代视觉图式的自然转换。其表现在善于将古人的笔意转化成现代的表现语言。一方面固然是他在创作时将老庄为代表的“道”哲学熔铸了现代人的精神于其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对古法的深入了解才能心领神会,他的水墨山水画《天府胜景》《早市》《万年古寺》等,便将这两方面集中体现了出来。《天府胜景》以己意运古法,在借鉴古人之法基础上,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把川蜀的山河竞秀的大自然无穷变化挥洒于笔墨,全图构思精巧宏大,设色苍润取法元人,树木苍翠葱郁,山溪湍奔射石,喷珠溅玉,气魄雄伟,石崖斧劈峭峻,颇有唐人遗风。左侧实景的前景树丛中突兀挺立出千仞石岩,山石、房舍、亭榭穿插揖让井然有序,层峦叠嶂,层层推远,每重山都有烟云萦绕,以浓、淡焦墨并用描绘的山体苍厚老辣,塑造的山石丘壑,造型磊落,质以骨胜。右侧虚景中淡墨勾勒的田园阡陌,河汊纵横,房前屋后被树林所盘绕成的西蜀奇观——林盘,将成都平原独有的农村居住方式表现出来,营造出天府之国山势连绵、山水环绕、空间深远的美妙胜景。川蜀是道家的发祥地,例如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乐山市的峨眉山,新津县的老君山、修觉山,成都市区的青羊宫等风景名胜。姚叶红的《万年古寺》,就是以这些名胜景观来诠释自己深受传统道家思想的影响,观照自然,抒发性灵,笔墨幻化,阴阳开合,强调创作时经营位置,使其画作“可观、可游、可居”。《锦江春色来天地》山水画,是幅宽1680cm、高560cm的横幅大画。画中春潮在巴蜀锦江水中涌动,冰川在远处雪山消融,山下潺潺的雪水汇成了河流,河面上蒸腾起一团团云气簇拥着苍穹,亲吻着水面;云层时而似海的波涛,时而像堆堆的棉花,时而又被拉拽成长长的云朵,飘浮在陡峭的万仞崖壁,萦绕在虬劲枝条上,而这些瞬间变化是高空气流所至、春风所塑造的杰作吧?姚叶红其构思之独到、气势之磅礴、笔墨之大气、意韵之丰厚,正是他把巴蜀的雄伟大山、秀丽的锦江,揽于胸中而生发的妙境气象。《春洒都江堰》是竖式构图。都江堰景区境内的柏条河属岷江内江水系。画中的柏条河穿越突兀而起的山峰,河两边是陡峭的山石,后面是挺拔的山峰,柏条河从三面的崖壁穿越而流过。姚叶红对山石的刻划采用传统的技法,但在结构和组合上尽量灵活多变,右上角留一处空白表现天空,云雾在树尖和石岩上升腾飘曳。前景的工地上的吊车悬挂上扬的木材,铲车在载重货车铲卸石料,河堤沙包旁插上了红旗,川式符号建筑物贴有标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点出了此画作的主旨:春季来临,人们在工地上忙碌整修都江堰河堤,热闹非凡。作品情景真实生动,笔墨的概括表现力强,而且流露出清秀、雅逸的情韵,让人感受到姚叶红在描绘大千世界的总体把握能力方面技法技巧娴熟。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观者看到了巴蜀山水画家们一脉相承的灵秀清雅之风骨。

姚叶红的山水注重布白,或为溪流飞瀑,或为烟云雾霭,考究山和水、山和树、山和石等墨与白的关系,使得山石树木之墨色与气韵之留白既形成对比又相得益彰,在虚实相间、若断若连、聚散一体、苍茫之中彰显一种浓烈的灵气。姚叶红的画作讲究墨韵,用墨洒脱,善于表达墨色的层次、肌理,亦浓亦淡,浓淡相宜,韵味深长,突出了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例如,《早市》以朦胧迷离的笔墨,纵情表现川蜀的山水之美。在用笔用墨用水的变化和韵味把握上,用浸润晕染之法,把山体的肌理表现得灵动多姿、层次分明、刚柔相济、舒缓自如。前景中的小桥流水、村落小景、川蜀人家,呈现出蓬勃生机。姚叶红的画作,尽管有各自不同的风景,但是,巴蜀的山河竞秀、春夏秋冬的美景,都在他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以及作者对巴蜀山水的热爱和无限赞美。《美术》杂志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在《新的艺术气质——姚叶红新近画议》文中说:“姚叶红的确在他的绘画艺术上表现了一些新的倾向。从他得到著名画家岑学恭的耳提面命、在山水画艺术上获得长足进步以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在原有对绘画的磅礴气势上的一种更加层次的追求、一种人生阅历的厚重感受,在不经意的笔墨晕染中轻松地得以实现,这就是姚叶红新近作品的气质所在,一种更值得玩味的境界。”

我深信,姚叶红的山水画艺术将会有一个灿烂而美好的明天。

情涌高原 国画 姚叶红

圣洁的祈祷 国画 姚叶红

春洒都江堰 国画 姚叶红

早市 国画 姚叶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国画 姚叶红

猜你喜欢

三峡国画笔墨
国画《鲦鱼》
国画《鲿》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国画欣赏
春到三峡
国画等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