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西蒙185的选育及应用

2020-06-14王树星党润海任红丽安绿宇

作物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春播自交系西蒙

王 楠,王树星,党润海,任红丽,安绿宇

(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渭南 714000)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3544.5万公顷,总产量2.1589亿吨,种植面积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1],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玉米的单产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单产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市场对饲用玉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发展玉米产业提高玉米单产对饲料产业及畜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助推作用。有研究表明,玉米新品种的推广与利用在玉米增产总额中发挥40%的作用。因此,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是推动玉米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玉米生产的第一要素[3,4]。

西蒙185是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西蒙种业有限公司2004年按杂优模式[4]用自交系“XM215”作母本,自交系“XM185”作父本经4年筛选、杂交而成的单交种。2013年参加陕西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13~2014年参加陕西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1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8042。适宜在陕北、渭北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该品种的主要优点:植株健壮,长势旺,抗病、抗倒、抗早衰,活秆成熟,喜肥水,出籽率高,为密植型中穗品种。主要缺点:感茎腐病和大斑病。因此在茎腐病及大斑病流行地区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1 选育经过

1.1 母本XM215的选育

母本自交系 XM215是2004年以瑞德血缘小群体为基础材料混合授粉杂交,在高密度、低氮胁迫环境下,按系谱法选系,经6代自交稳定。在渭南蒲城春玉米区全生育期为129 d。幼苗长势较强,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为半紧凑型。

1.2 父本XM185的选育

父本自交系XM185是以XM561和M017杂交的F1代与XM651回交的BC1代,经6代自交稳定,然后选择优良株系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在高密度、低氮胁迫环境下,按系谱法选系,经6代自交稳定。在渭南蒲城春玉米区春季播种全生育期为120 d。幼苗长势较强,叶鞘绿色,叶片绿色[5]。

1.3 西蒙185的选育

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西蒙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2007年度在海南南繁基地对自选自交系进行大量组合测配,并于2006~2008年进行了各系组配及品比试验,其中组合XM215×XM185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9~2017年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参与多点试验,XM215×XM185组合的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综合性状均比其它参试组合表现突出,经试验综合评价,最终选择出表现最优的组合XM215×XM185,即西蒙185。西蒙185选育系谱如图1所示:

图1 西蒙185号选育系谱图

2 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状

西蒙185的植物学特征:第一叶尖端匙型,幼苗叶鞘红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0 cm,穗位140 cm;成株叶片数20片,叶片绿色;雄穗分枝7个左右,花药黄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2 cm,穗粗5.2 cm,穗行数17.4行,行粒数42.0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470 g,出籽率87%。植株叶片持绿性好,活秆成熟,抗倒伏。

2.2 生育期

西蒙185适宜陕西省陕北、渭北地区及相似生态区春播种植。春播生育期129.5 d,与郑单958(对照)同期成熟。

2.3 品质

西蒙185的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4 g/L,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8.61%,粗脂肪含量(干基)4.19%,粗淀粉含量(干基)76.03%,赖氨酸含量0.25%,品质达到国家普通玉米标准。

2.4 抗逆性

由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对西蒙185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西蒙185抗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感茎腐病和大斑病[6]。

3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陕西省春播区域试验,西蒙185平均产量12 476.1 kg/hm2,10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4%。该品种在2014年参加陕西省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 117.5 kg/hm2,10个试点全部增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67%。生产试验单产为12 413.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7%。

4 制种技术要点

保证制种田全苗、壮苗是高产制种的关键所在。而整地是决定播种质量、给种子创造适宜发芽条件的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整地质量[7]。制种田要求隔离300 m以上。西蒙185采用正交制种,4月20日前后播母本,5 d后播一期父本(60%),7 d后播二期父本,母本密度75 000株/hm2,母本父本行比6∶1。保证水肥充足,父本散完粉后立即砍除,以增加母本产量。严格去杂去劣,良种繁育时在苗期和喇叭口期严格去除杂苗和劣苗,保留符合自交系标准的植株,收获时再严格穗选,切实做到父母本分开单收、单晒、单藏,确保种子纯度[8]。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期

西蒙185适宜在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0 ℃)为2500 ℃以上的地区种植。春玉米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视墒情适时播种。

5.2 培育壮苗

精细整地,保证土地平整,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合适,可提高群体整齐度。直播一次成苗,确保苗齐、苗匀,是西蒙185高产栽培的关键。播前采取精细选种、播前晒种和种子包衣等措施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5]。

5.3 合理密植

西蒙185为半紧凑型玉米,一般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但要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因地制宜,合理留苗。在一般肥力、水利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大些,反之宜小些[9]。

5.4 田间管理

机播或者人工播种,基施农家肥加磷酸二铵150 kg/hm2。定苗后、拔节期、喇叭口期根据墒情及时浇水。苗期、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和粘虫[10]。5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中旬分别追施氮67.5、135.0、67.5 kg/hm2。单种结合中耕可一次或多次施肥,全生育期需施用磷酸二铵630 kg/hm2,尿素675 kg/hm2。生长前期追施钾、锌肥。追肥后遇旱要及时浇水,尤其要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田间管理上要以促为主,拔节前适当蹲苗,可降低茎腐病发病率。成熟后适当晚收,有利于玉米籽粒的充分成熟,可增产15%~20%[11]。

5.5 病害防治

西蒙185感茎腐病和大斑病,在流行区要做好防治工作。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形式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翌年成为发病的初侵染源,轮作倒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病原菌的浸染时期一般是在玉米拔节至抽穗期,此时是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在病区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喷雾,连续喷施药2次(间隔7~10 d)。一旦玉米进入灌浆期以后病菌浸染完成,危害形成,用药防治效果不明显。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以侵染主根部为主的系统性土传真菌性病害。侵染源为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的病原菌。病原菌在植株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从根、茎基部、近地茎节处通过伤口或者直接侵入,并在以上各处形成病斑。病原菌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到达茎基部,堵塞维管束,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和营养而干枯死亡[12,13]。因此,玉米收获后应当彻底清除田间的有病植株和病株残体,将其集中高温沤肥,是减少田间侵染源的有效途径。此外,合理安排播种密度,管理过程中要平衡施肥,注意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大雨后及时排水,为品种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也可有效降低发病率[14]。

猜你喜欢

春播自交系西蒙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晋城科协:开展“春耕春播专家行”活动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充分检查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