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项目化改革探索

2020-06-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高职游戏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302)

高职教育呈现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点,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应紧密贴合高职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但据研究显示,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教学形式古板、教学方法固化、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为了突破上述问题,将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相融合,开展“以体育游戏为载体,以身体素质提升为切入点,解构原有教学内容,将其重构为4大项目9项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并通过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有助于打造一支“身体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出众、综合素质超群的幼师后备队”,进而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但研究显示,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呈现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与重复、与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缺乏时代性等问题,其中胡靖平等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中提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中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为主体,未能考虑到高职专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岗位的特殊要求”;周杏芬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受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学生总体上所深入接触和细致学习的体育内容并不多,且同一项目的一年级课程与二年级课程在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性,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此外,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经费支持等影响教学内容难以做到多样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1.2、高职体育教学形式呆板

在教学形式上,以采用传统的自然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居多,未考虑学生的性别及兴趣爱好等差异,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自然班级人数较多,严重的师生比失衡、场地器材供应不足导致了“放羊式”教学现象的出现,这将制约着高职体育的发展,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相背离,众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在探索“俱乐部”式、“必修+选修”等教学形式。

1.3、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落伍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单一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近年来随着教学手段的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也逐渐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尝试与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模式。

1.4、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缺失

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和老师互评的基础上,但据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一般指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且这类评价为成绩考核的终结性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缺失,即使有此环节也仅为期末的评教且未能及时全面地反馈到任课教师,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方面尚存在诸多可优化改革之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到:“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这也成为众多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奋进方向,本文就所面对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结合其岗位能力要求,在体育课堂中采用项目化教学,以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岗位技能,打造一支“身体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出众、综合素质超群的幼师后备队”。

2、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据“职友集”网站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培训、院校,就业方向主要为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具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沟通与合作”的专业能力,这恰与体育游戏的功能相吻合,因此本课程以体育游戏为载体,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2、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化”教学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约翰·杜威提出,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备受推崇,并逐渐受到了世人广泛的关注。2005年来,项目化教学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展开了探索实践,以姜大源的“工作过程导向”和戴士弘的“能力本位、项目导向”最具有代表性。“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项目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整个项目的教学活动。在整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

2.3、必要性分析

高职教育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任务,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课程目标应紧密贴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而现有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评价手段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与岗位紧密相关的身体素质,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从而实现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4、可行性分析

实施项目化教学可将原有的教学内容以“体育游戏”为载体、以具体项目任务为内容进行重构,将偏于竞技的教学内容鲜活化;选取体育游戏为载体,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幼儿游戏紧密相连,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吻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项目化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以任务为导向,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激发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丰富体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每次课都有与任务相对应的成果,如体育游戏方案、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游戏组织过程中所反应出的学生能动性等均为过程性、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套以能力测试为主线的综合性全程考核模式;通过课前—课上—课后的指导与交流,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便于教师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势在必行,且从务实的角度可以真正地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现状,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3、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

3.1、教学设计思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由此辐射到课堂教学应充满活力。基于此作者对体育课程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此课程的改革是建立在分析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高职学生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内容及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为对象进行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即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这正与体育游戏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故而改革选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解构原有的田径、体质测试、球类入门的知识结构,以身体素质提升为切入点,将课程内容重构为4个项目9项任务,以游戏为载体,激发课堂活力,以项目化教学“六步曲”开展任务、以游戏方案、体质测试结果、学生参与度等为核心评价指标,以“打造一支身体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出众、综合素质超群的幼师后备队”为目标,从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3.2、教学目标

在课程目标上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层面进行阶梯式设置(见图1),使学生了解身体素质锻炼方法、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懂得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及运动损伤应急处理、掌握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使学生具备科学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能力、设计自我健身方案的能力、策划组织体育游戏的能力和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德优技高”的总体目标。

图1 教学目标设计

3.3、教学内容

表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

将大一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田径、体质测试、球类入门解构后,按照项目化教学的思想精髓进行糅合重构,以身体素质提升为切入点,以趣味游戏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将课程内容按照并列逻辑重构为速度灵敏类游戏、力量协调类游戏、耐力柔韧类游戏、球类游戏共4大项目,每个项目由2-3个任务组成,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4、教学方法

项目化教学法是本课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演示式教学法及微课慕课等形式巧妙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课前自学,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料,对技术动作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与示范,督促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3.5、教学步骤

在首次课上按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后每次课按照项目化教学“六步曲”组织开展:一是在课前或前次课结束时布置项目任务;二是指导督促学生在课后组织自学讨论,初步拟定游戏方案;三是在课上汇报自学情况,确定游戏方案;四是组织实施游戏;五是游戏结束后进行评估与体测;最后进行组间、组内交流总结及师生评价。下面以项目一中的任务一:速度素质提升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表2 速度素质提升的手段与方法教学组织过程

3.6、教学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游戏方案、体质测试结果、学生参与度等为核心评价指标,形成了一套以能力测试为主线的综合性全程考核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项目化教学评价模式

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前—课上—课后的指导与交流,及时了解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自学中的困惑与难点,针对性地开展课上指导,通过课后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便于教师反思与总结。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并以游戏为载体,紧密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岗位技能;

二是,重构原有的偏于竞技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素质提升的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富于活力;

三是,项目化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优化了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与方法,更加贴合学生需要,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

四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与反馈,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的通畅性,有助于教师深度反思与总结,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4.2、建议

在实践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项目任务的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的紧密融合是难点,经过课前的自学、游戏方案的设计,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实施效果是否达到或超越预期效果是重点;项目化教学的思路如何辐射到其它高职专业体育课教学,找准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的契合点是需要长期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高职游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