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训练法在儿童足球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探析
2020-06-14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2.青岛文正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41)
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为我们的足球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契机,据最新资料显示,参与校园足球的人数已达将近3000万,在如此高的参与度下,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足球训练是足球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挑战。小学一年级是进入学校教育的萌芽期,此年龄段是发展身体素质、熟悉球感,进行足球训练的关键时期。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决定了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长时间反复枯燥的训练很容易使其失去练习的兴趣,因此将足球训练游戏化,在游戏情境中进行学习可能会取得更佳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青岛市文正小学四个一年级行政班为实验对象每班30 人,共计 120 人。 随机抽取(1)、(4)班为实验班、(2)、(3)班为对照班。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足球”、“游戏训练”为主题在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搜索,检索到相关文献120篇,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后,对本文具有借鉴意义的有82篇,为本文提供研究参考。
(2)专家访谈法。
与资深体育教师和有关专家探讨本文的测试指标与授课时注意的问题,就实验的各方面控制因素向专家进行咨询,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对实验设计和论文框架进行相应的修改。
(3)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文献并进行专家访谈后设计了 《实验前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和《实验后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在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4.2%,信度检验运用再测法,《实验前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信度系数为0.94,《实验后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信度系数为0.93。
(4)实验法。
通过专家评审,选取了6m运球绕杆,30s绕“8”字,12m快速运球三项技术指标和5m摸球折返与一课时跑动步数两项体能指标进行试验。实验时长为12周,每周两课时,共计24课时,每节课40分钟。
①实验设计
将4个班随机分组,1、4班为实验组,2、3班为对照组,先对实验组(1、4班)和对照班(2、3班)进行数据前测,并将所测数据进行SPSS分析,根据结果显示,三项技术指标6m运球绕杆、30s绕“8”字、12m快速运球,与两项体能指标5m摸球折返、跑动步数所计算得出的P值均>0.05,根据将 《实验前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显示,对照组有56%以前未接受过足球训练,实验组有52%未接受过足球训练,证明抽取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笔者统一授课,可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②实验内容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教学设计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均为球感和运球两方面,但组织形式不同。实验组在整个课堂组织的过程中主要围绕着游戏这个核心来进行,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训练方法,即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错、叫停、再练习。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技术指标差异分析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技术能力的比较 (X±S)
实验组以游戏为核心来组织训练,在随机的情境下进行运控球训练,对照组采用单个技术练习,教学场景固定,经过12周的教学后(见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三项技术测试内容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游戏练习法与传统训练法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运控球能力提升的效果差异不大。
2.2、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能指标差异分析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能状况的比较 (X±S)
值得一提的是,每堂课步数数据的采集是每堂课随机抽取2名学生佩戴步数记录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采集96人次,实验前后结果显示(表3),实验组与对照的体能指标差异十分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这也说明游戏练习法的随机性和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的活动量明显提高,也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灵敏和协调及身体控制能力,学生体能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得到改善。
2.3、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差异分析
在未进行教学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足球的认知及兴趣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进行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班有92%的学生选择了训练兴趣提高了,而对照组只有80%的学生选择对足球的兴趣提高,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大部分学生觉得经过训练后水平提高了,但作者认为,实验组的学生在玩中学,学生为参与主体,因此其水平的提高属于主动地提高,对照组的学生是固定模式下教师为主体,学生按照要求亦步亦趋的练习,失去了主动性,属于被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将学生的被动进步转化为主动进步至关重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游戏练习法与传统训练法对技术训练的教学效果差异不大。
实验班的学生以游戏为主,开放的进行游戏居多,没有要求具体的技术动作,让学生过多参与、多触球,多思考,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传统训练法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多次重复某一动作,力求达到动作的自动化,在经过12周后,三项技术指标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短时间的游戏训练与传统训练法对技术练习的训练效果差异不大。
(2)游戏练习更好的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进行12周教学后,实验组的5m摸球折返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在进行对抗性游戏时需要不停的变向、躲闪、加速、急停等,是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提高,根据步数统计显示,实验组在课堂中的平均步数也线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乐意积极地去参与游戏、竞争性的游戏也迫使学生要不断加减速,这也说明游戏练习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游戏练习更好的促进兴趣的发展。
通过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和《实验前学生足球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两份调查问卷进行差异性检验可知,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对足球的认识与兴趣相差无几,而在经过12周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学生对足球的参与兴趣更高,更多的学生愿意在课后业余时间主动进行足球活动,这也证明游戏练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2、建议
(1)在足球训练中,应将纯技术练习与游戏有机结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练习动机;
(2)足球训练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情景,让学生自主的解决在练习中随机出现的问题;
(3)教师设计的足球游戏应符合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要求,要充分考虑安全、可操作性、有趣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的设计组织游戏,同时,在组织游戏过程中应强化规则意识,即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
(4)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多运用鼓励、赞扬的话语,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参与的动机,从而提高孩子的运动表现。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冰冻场景,引导孩子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促使孩子主动积极思考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