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构建研究
2020-06-13徐爱萍柴光文
徐爱萍,张 芬,柴光文
(1.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该倡议中互联互通的先导,离不开机械、建筑、能源、材料、电气、电力等大批国际化工程人才的支撑。相较而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工程人才除具备一般工程人才的胜任力特征外,还要求能从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实现国际化精准对接。而我国培养的工科毕业生中能达到跨国公司用人标准的只占10%。因此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工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跨文化沟通中工程人才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但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仍不足。这使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和培养规律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1 构建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支撑理论
1.1 胜任力及其特征模型
图1 胜任力冰山模型
国外对胜任力及其特征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1973年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1]强调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能够实质性地提高组织效率,将这些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并提出了著名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BOYATZIS[2]指出胜任力是个人具有与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潜在特征,这种相关性可由素质和绩效的导向作用体现,也能通过自变量、因变量的关系加以测量,并提出胜任力洋葱模型,如图2所示。胜任力洋葱模型分为3层:外层包括较容易通过培训和教育得以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中间层包括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个性、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里层包括难以后天习得和评价的动机。SPENCER等[3]通过研究指出胜任力是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能区分绩效卓越者与绩效普通者的个人深层次特征。进入21世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胜任力既与知识和技能相关,又与是否拥有充分发挥特定环境中各种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实现目标的能力相关[4]。
图2 胜任力洋葱模型
综上可知,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中创造卓越绩效且能以一定方式测量的包含知识、技能、特性、动机、自我概念等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胜任力特征模型则是为了使任职者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若干素质要素的组合。
1.2 国际化工程人才及其胜任力特征模型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国际化工程人才是运用科学原理从事国际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与运行决策或使之变成物质形态的人。依据胜任力理论,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是指工程人才在从事国际工程项目建设时,能将工作中绩效卓越者与绩效普通者区分开来所应具备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是指为了完成国际工程项目,达成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绩效目标,要求工程人才具备的一系列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的组合。
1.2.2 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的作用
学术界和实业界均认为胜任力能够实质性地提高组织绩效。目前关于绩效的含义主要包括完成所分派的任务、工作产出或工作结果、行为、行为和结果的统一、做了什么+能做什么5种观点[5]。与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相关的组织绩效更贴近行为观、行为与结果的统一观、“绩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的观点。行为观的代表CAMPBELL[6]认为,绩效应该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为与行动,而且是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贡献的大小)评估(衡量)的行动或行为。行为和结果统一观指出,行为能够并且应当是任何绩效定义中的一部分,正如结果或成果能够在理论上与行为相联系一样[7]。“绩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的观点则将个人潜力、个人素质纳入了绩效考评的范畴。
上述观点进一步表明,组织绩效与胜任力密不可分。构建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要检索出诸多胜任力要素中驱动组织绩效的关键要素,进而揭示个人行为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因此,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既是判断导致绩效好坏的关键驱动因素的标准,又是工程人才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的基点。
2 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识别
2.1 基于文献统计的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遴选
2.1.1 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初选
客观的备选要素库是设计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的重要依据。以“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显示只有4篇关于国际化工程项目管理人才胜任力的文献。为更准确地提取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对照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即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美国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发布的2019—2020年工程认证标准,对相关文献进一步筛查,最后选取14篇文献(文献[8]~文献[21]),这些文献聚焦“工程”和“胜任力”两个关键词,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各行业工程领域中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胜任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统计,共41个通用胜任力要素,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国际语言能力等要素频数较低。
2.1.2 初选出的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特性核验
依据上述文献统计得出的胜任力要素,结合McBer公司编制的胜任力词典,编制42项胜任力特性核验表,包括: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勤奋踏实的品质;学术成就达到相关专业领域学术认证的要求;掌握相关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从容面对压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反应灵活,乐于高效地接触新信息;创新意识;客户意识;追求卓越的成就导向;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系统考虑问题的能力;饱含工作热情;对工程师职业有独特的理解;有自信心;具有责任感;定期主动搜集本工程领域前沿技术理论和知识;熟悉国际规则;较强的组织能力;处理突发事故或危机的能力;善于倾听并乐于接纳他人的意见;系统准备和合理制定策划方案的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懂得清晰有效地表达观点;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体谅他人;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的能力;归纳总结和前瞻性思考能力;诚实守信;关切工程秩序与品质;适应工程环境的能力;国际意识及对国际环境的敏感和了解程度;国际工程经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掌握程度;与不同国别员工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准确的表达能力;化解冲突的能力;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履行义务、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系统分析并制定最优实施方案的能力。
表1 基于文献统计的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及频数(总频数14)
2.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筛选
2.2.1 访谈设计
根据初选出的工程人才胜任力要素特性核验表拟定行为事件访谈提纲,选取4家单位中参与过“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7位专家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单位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访谈单位一览表
2.2.2 访谈结果编码
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剔除不符合编码条件的文本,将有效文本导入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以上述42项胜任特征作为依据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H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高层项目管理人员部分采访结果的胜任力编码如下:①参考点1-信息收集能力5.24%覆盖率(访谈内容:碰到以前没有见过和实际做过的新工艺与新船型,通过与船东沟通以及去之前去过的韩国船厂、新加坡船厂调研搜集一些业务信息);②参考点2-专业理论知识5.63%覆盖率(访谈内容:积累一定的造船理论知识后,系统研究了钻井船、钻井塔相关知识;召开了由专门设备商、船舶设计公司参加的研讨会,请船级社培训);③参考点3-应变能力、全球化视野8.93%覆盖率(访谈内容:准备什么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当时做出快速反应后马上在脑海中搜索可以满足船东需求的策略。这次工作经历明显感受到知识的储备、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是一整套组合拳)。
2.2.3 提取备选胜任力要素
以在本编码文件中的覆盖率作为判断标准,覆盖率越高表明在本编码文件中越重要。结合表1中的41个要素,根据编码汇总,优先选择覆盖率高的要素,最后提取出25个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备选要素: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学术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时间观念、清晰有效的口头表达能力、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信息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分析式思考能力、责任意识、谦虚友善、工程伦理、工程监控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评估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沟通理解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2.2.4 备选胜任力要素特性核验
通过对比访谈编码结果与胜任力特性核验表,总结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专家在访谈中对不同要素胜任特征含义的表述情况,结合统计分析频次,筛掉重复的特征项,增加新出现的特征项,对上述42项工程人才胜任力特性核验表进行补充,最终形成50项胜任力特性核验表。新增的8项胜任力特性为富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文化创新能力;分析和预测的思维能力;指导或协助他人发展的能力;追求工作效率的品质;发展规划能力;监控工程质量的自觉性;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政策把控能力。
3 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构建
3.1 调查问卷设计、实施及检验
3.1.1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
结合国际化工程人才的特点,以上述25个胜任力备选要素库为基础,鉴于问卷篇幅限制,将50项胜任力特征备选核验表中相近的胜任力特征项进行合并归类,拟定包含30个题项的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多家企业管理者、研发及设计部门的工程人员和现场工程师展开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0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9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92%。
3.1.2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此次调查问卷属于自陈式主观态度量表,故选取Cronbach′sα信度系数来验证问卷测量结果的信度。若α>0.6,则表明量表的信度有效,α信度系数越大表明量表的信度越好。运用SPSSAU统计软件分析出本问卷的初次α值为0.944;剔除“校正项总计相关性(CITC)值”小于0.3的第18项、第26项、第27项及第20项(因为与第26项为一对矛盾测谎题),得到26个题项的调查问卷的二次检验α信度系数为0.957,说明删除4个题项后,此次问卷量表总体信度以及各分析项之间的相关性良好,问卷总体信度较高。
3.1.3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该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基于文献统计和专家访谈形成的备选要素库;进一步进行逻辑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题项与国际化工程人才的胜任力要素测量指标有强相关性;测量该量表题项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可知大多数题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7之间,相关紧密,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因子分析法中累积方差解释率、共同度和因子负荷等是测量问卷结构效度的有效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样本26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经检验,KMO值为0.958(大于0.7),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76%,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均高于0.4,3个公因子的载荷系数在0.5以上,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3.2 胜任力特征维度的因子分析
3.2.1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
运用SPSS软件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问卷样本的KMO值为0.958;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本数据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3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
3.2.2 提取公因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从26个题项中提取公因子,将变量分类汇总成新的基本要素结构,即根据检验后的调查问卷所包含的26个题项反映出的胜任力特性,进一步提炼概括为学习能力等26个胜任力要素,并将这些要素作为变量进行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依据公因子来确定胜任力要素维度。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F1,F2,F3,旋转后3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累积方差解释率如表4所示。
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方法进行旋转后,得出公因子和研究项的对应关系系数,即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发现,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均高于0.4,表明这些样本变量均可以被这3个公共因子所解释。
3.2.3 公因子命名
公因子命名即为胜任力特征维度的确立。由表5可知,客户意识、理解他人、主动积极、学习能力、成就导向、表达能力、关注秩序与品质、良好的身心素质、自信心、尊重他人、工程伦理、职业精神这12个要素指标在公因子F1上具有高载荷,反映了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内在特质,故将公因子F1命名为特质性胜任力维度;国际规则熟悉程度、国际视野、信息收集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6项要素指标在F2上具有高载荷,反映了国际化工程人才面对国际工程环境应具备的独特特性,故将公因子F2命名为国际性胜任力维度;工程专业知识、风险管理能力、工程领导力、全局意识、分析式思考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冲击与影响力这8项胜任力要素指标在F3上具有高载荷,主要反映了国际化工程人才应具备的工程专业知识和素质,故将公因子F3命名为专业技能性胜任力维度。
表4 因子分析方差解释率
表5 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
3.3 胜任力洋葱模型的建立
3.3.1 胜任力特征模型构建
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应该依次体现出“国际化”“工程”“人才”的特点。通过因子分析确定这3个维度,依次呈现出从显性到隐性特征的层次性变化规律。为形象地说明各个维度的关系,借鉴BOYATZIS提出的胜任力洋葱模型构建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特征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洋葱模型
3.3.2 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洋葱模型维度及其指标释义
(1)特质性胜任力。胜任力模型里层和中层的动机、个性、自我形象和价值观凝练而成,是国际化工程人才工作动机、自我个性、自我影响力及对职业方向和目标的选择等“人才”内在性特质。12个三级要素指标中,客户意识是为客户提供主动周到服务的意识;理解他人是对他人的准确认识与理解;主动积极考察辨别问题、障碍或机会并采取行动的态度;学习能力体现智力水平;成就导向即卓越工作的心理导向;表达能力是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能力;关注秩序与品质是指对秩序性与精准度的要求;身心素质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自信心是指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信任程度;尊重他人主要考察在跨文化项目中对本国员工和东道国员工的尊重;工程伦理是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应承担的责任;职业精神是具有工程职业特质的操守。
(2)专业技能性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的知识与技能模块,指国际化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本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8个三级要素指标中,工程专业知识考察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风险管理能力是指及时全面预测、分析并积极应对多变的国际工程风险的能力;工程领导力是指以最小的成本和高效率完成项目建设的能力;全局意识是指从整体看问题的意识;分析式思考能力主要考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和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是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规划能力是指制定全面的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并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冲击与影响力是运用有根据的资料等来显现自己的专业信誉及他人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评估。
(3)国际性胜任力。胜任力模型表层“国际化”知识和技能模块的组成部分,是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最显著性特征。6个三级要素指标中,国际规则熟悉程度是指对国际惯例、技术标准、行业规定的了解程度;国际视野是指对国际工程环境包括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敏感度;信息收集能力是对前沿国际工程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系统调查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与不同国别员工和业主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是考察在新业务和项目中表现出的思想开放程度及迅速反应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考察自觉参与和支持团队决定、改善团队关系、建立团队精神的能力导向。
3.3.3 模型的特色
(1)从图3可以看出,国际化工程人才3个维度的胜任力从表层向里层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一是沿着“国际化”-“工程”-“人才”的表述顺序,依次呈现出相应的胜任力特征;二是沿着表层到里层的顺序,从显性到隐性的程度依次递增。说明该模型形象地体现了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分层变化的特点,充分展现了胜任力洋葱模型的分层结构优势。
(2)表1显示国际规则熟悉程度、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国际性胜任力要素的研究频率并不高。而笔者所构建的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洋葱模型新增了国际性胜任力维度,正好弥补了当前工程人才胜任力研究的不足。
4 结论
(1)国际化工程人才具有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等特点,其胜任力特征模型由若干维度和素质要素组成,这些素质要素体现了国际化工程人才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
(2)在胜任力要素遴选和胜任力特性核验表的编制过程中,先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进行初选,再将初选结果作为拟定访谈提纲的依据,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程专家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实现了对初选结果的实证分析。以此作为设计调查问卷的依据,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胜任力维度,这种把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的方法,既简化了工作流程,又大大增强了所建胜任力特征模型的科学性。
(3)构建的国际化工程人才胜任力洋葱模型使传统模型的分层结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同时将国际性胜任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来研究,丰富了工程人才胜任力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