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临床疗效评价
2020-06-13陈能芳蔡雪柔
陈能芳,蔡雪柔
(河北燕达医院,河北 廊坊 065201)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8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采取抽签法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纳入36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0.51±4.29)岁;试验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0.95±4.35)岁,经患者及家属确认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上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得到批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数据无统计学分析意义,可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护理,具体措施:(1)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了脊髓电刺激术(SCS),护理人员需针对SCS装置早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①远离可产生电磁的物体;②告知患者SCS装置不会对日常生活物品造成干扰,如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电,电话、手机、遥控器等手持物品,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③在进行其他检查时要告知医护人员患者体内有SCS装置。④控制磁铁会损坏信用卡、手表和电视机等,需妥善保存此类物品。⑤生活中SCS装置遭干扰不会影响SCS装置的设备。(2)早期情绪护理:患者患病期间因临床症状和恢复较慢的偏瘫等后遗症,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很自卑,医护人员需耐心鼓励患者,慢慢平复患者焦躁情绪,通过成功案例提升其治疗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3)肢体运动护理: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制定运动方案,从主动和被动两反面进行,卧床期间四肢关节可通过屈伸、内外翻等康复运动,每日训练2次,每次15 min左右,睡前对关节进行热敷;待患者可下床后指导其肢体平衡、体位转换、慢走等训练,每日3次,每次20min左右,注意控制运动量,不宜劳累,运动强度根据恢复程度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通过LOTCA(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通过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评估患者精神状态,30分满分,27分以上为正常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进行研究的72例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两组患者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MMSE评分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护理后,试验组患者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对比(±s)
组别 LOTCA评分(分) Fugl-Meyer评分(分) MMSE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n=36) 62.42±4.72 93.28±6.93 43.25±9.51 70.58±10.62 21.72±3.46 28.45±2.59参照组(n=36) 62.38±4.95 84.61±6.76 43.88±9.64 61.25±9.85 21.59±3.29 21.72±2.26 t 0.0350 5.3733 0.2791 3.8647 0.1633 11.7472 P 0.9721 0.0000 0.7810 0.0002 0.8707 0.0000
3 讨 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在患者预后恢复初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SCS装置的作用原理及注意事项[1],通过情绪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不良情绪,以专业的运动指导提高肢体活动度,建立脑侧支循环系统,将破坏严重的运动反射系统重新建立,进而激发代偿损伤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2-3]。同时,制定科学的恢复计划和针对性指导也体现了当代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
计算数据表明,试验组患者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