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车辆轴箱轴承压装轴颈划伤异常分析
2020-06-13范德万
范德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目前国内B型地铁城轨车辆轴箱轴承多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轴承与轮对的组装多采用冷压装技术。冷压装技术简单、可靠,但如压装前轴颈防护不当还会造成轴颈部分的划伤。
国内某B型地铁城轨车辆轮对轴箱装用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结构轴箱轴承,该轴承由两套相同的轴承单元组成,轴承结构靠近车轴轴端面处有挡边环,挡边环与车轴间隙配合。在轴承压装过程中,会有轴承挡边环与车轴轴颈干涉且划伤轴颈的现象发生。本文在现有组装工艺基础上,分析导致划伤异常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减少轴颈划伤率[1]。
1 轴承压装工艺及问题
1.1 压装工艺
轴箱轴承压装在恒温、恒湿组装间内进行,而且在压装之前,轮对及轴箱轴承必须同温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组装,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具体压装步骤如下:
(1)尺寸检测。在压装前,分别对轴颈表面及轴承内圈等接触面做清洁处理,同时检测轴承内圈及轴颈尺寸是否符合压装要求。
(2)润滑剂涂抹。为保证轴承压入过程顺畅,在轴颈压入端起始部位均匀涂抹一层润滑剂。
(3)轴承压装。在轴颈端部安装辅助引导套,引导套组装到位后,将轴承预先套装在引导套上;将轮对推入压力机压装设定位置,启动设备,按预定程序自动压装。轴箱轴承压装示意如图1所示。
1.2 存在问题
轴承压装过程中,存在轴承挡边环与轴颈干涉现象,压装结束后,发现车轴轴颈上行进距离部分存在划伤现象,见图2、图3所示,且划伤深度超限,导致车轴报废。同时,该条轮对组成的前工序完成的作业内容需要返工、拆卸,更换新品车轴重新组装,重新退卸存在部件报废风险且大大影响作业进度及作业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经济损失[2]。
2 问题分析
轴承自动压装时,压装机的压装套顶在轴承端面上推进整个轴承行进。分析轴颈划伤的原因:
引导套尺寸偏小导致引导套与轴颈端面形成的“台阶”过大,且挡边环内圈与引导套为间隙配合,轴承预组装至引导套上待压装时,挡边环因重力作用整体耷拉在引导套上,其内圈与引导套上圆柱面接触,与下圆柱面存在间隙;同时,轴承压装过程中,挡边环在压力机推进下行进,但却未能立即归位与轴颈同心,造成与轴颈上表面存在干涉,导致轴颈划伤。
3 改进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在保证轴承能够流畅套入引导套前提下,控制引导套尺寸,减小引导套与轴颈断面连接处的“台阶”大小,能够有效避免轴颈划伤现象的发生。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及现场实际,改进引导套结构尺寸是可行的,同时考虑借助工装改进压装工艺,避免压装过程挡边环与轴颈的直接接触。
3.1 结构尺寸改进
现有引导套直径尺寸实测值为Φ118.9mm,轴颈直径尺寸为Φ120mm以上,引导套直径与轴颈直径差值大于1mm。增大引导套直径以减少引导套与轴颈的“台阶”效应,同时,引导套直径也不宜过大,否则影响轴箱轴承比较方便流畅的预装到引导套上。引导套结构尺寸改进后为(119.5±0.05)mm,可保证轴箱轴承方便顺畅的预装到引导套上的同时减小“台阶”。
3.2 压装工艺改进
考虑轴承、挡边环分步组装。首先,轴承组装前将轴承挡边环取下妥善放置,避免粘附异物等;同时,制作压装过渡工装,代替挡边环受力推进轴承压装行进,压装过渡工装内孔尺寸适当增加,完全规避压装过程可能与轴颈的接触,并能实现轴承的压装作业。然后,轴承压装到位后,取下过渡工装,检查接触面无异常后,将挡边环组装到轴承轴端对应位置。最后,可使用铜棒轻轻敲击,确保组装到位[3]。
4 结语
本文基于实际生产中发现的轴颈划伤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套尺寸优化改进后,引导套与轴颈端面“台阶”大大减小,降低了该结构轴承压装轴颈划伤现象。同时,使用改进后的压装工艺方法,产品压装质量稳定,可从根本上规避挡边环划伤轴颈的风险,提高了轴承压装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