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 证书制度重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2020-06-13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 402160
一、明确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领域(部门)和职业岗位
通过对会计专业人才行业需求与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调研发现:(1)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小微企业;(2)就业的职业领域包括企业创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核算和税费核算和报表编制与分析等;(3)中职会计专业刚毕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出纳员、财产物资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会计和税务会计等岗位,经过3-5 年的经验积累可以从事会计主管(总账岗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分析表如表1。
表1 职业领域(部门)与职业岗位分析表
二、分析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对应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由课题小组成员和行业专家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每个人写出3-5 个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重复出现最多的工作任务列举出来经大家讨论形成每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在形成每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分析胜任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所需知识一般用“熟悉”或“了解”XXXX描述,所需能力用“能”或“会”XXXX 来描述,素养用“具备”XXXX来描述。每个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职业能力汇总后形成了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具体内容如表2。
表2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三、序化并整合了行动领域为学习领域
基于“行业领域-工作岗位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序化与整合-课程领域”思路把会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的成果转化为课程会计专业的课程。
先把中职业会计专业学生所从事岗位需要的所有知识、能力和素养序化,再把相近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整合到一起,实现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职业领域序化并整合为具体课程,最后,形成的专业课程序化整合表,具体内容如表3 所示。
表3 专业课程序化整合表
四、基于职业能力构建并深化基于云平台的岗位主导课程体系
(一)重构“以会计岗位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序化依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岗位主导的课程体系为引领,全面改革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在行业企业参与下,分析企业会计各工作岗位职责、能力要素和业务处理流程,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为行动领域,序化整合后开发出学习领域并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教学规律重构各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驱动教材的编制。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三对接”,整合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要求,构建起了由专业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拓展能力“三模块”构成的课程新体系,促进了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呈现方式
课程体系依托云平台实现了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融合、个人-集体交互学习空间融合,建立了适应岗位主导的课程体系,开发了适应岗位需求的企业登记管理实务指南、出纳实务、成本核算与分析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和会计综合实训等线下理论教材等教学资源,出纳实训、电算化分岗实训、税费核算与申报和ERP 实训等课程通过云平台展示出来。以线下《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课程为例:学生学习了资产要素中的货币资金知识点后,基于云平台,通过线上电算化分岗实训课程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实操后,再进行师生交流、实训、考核等教学环节,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为互动式教育,学生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从云平台搜寻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三)形成与课程体系配套的“一基四步、循环式”教育管理经验
“一基”指以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和渊博知识提升为作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才能不仅用自己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
“四步”是指在“一基”的环境下,通过分类、定向、实施与跟踪和反馈与提升四步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方法。(1)分类指在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家庭、性格、特长、爱好和行为习惯等前提下,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学生分到一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初步分类。(2)定向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每组学生特质确定改组学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3)实施与跟踪,根据每组学生教育的重难点建立台账,具体采取措施并跟踪,按推行进度详细登记于台账。(4)反馈与提升指通过2-4个月前三步,分析台账记录,总结提炼出本次学生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反馈,在下一教育工作环节改进。
循环式指“一基四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有机体,通过“一基—分类—定向—实施与跟踪—反馈”到“再一基—再分类—再定向—再实施与跟踪—再反馈与提升”,周而复始,不断自我完善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