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浅析

2020-06-12陈汉龙

读写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汉龙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主要是“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在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理解。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这种学习方式会逐渐使知识内容丧失生机与活力。基于这一问题,情境教学的手段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其中,问题情境无疑是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主要是指具体的数学问题与学生所具有的相关经验所构成的系统。为了使问题情境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式进行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100-02

在新课改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强调突破传统的封闭性的知识灌输与接受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以此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知識。基于这一教学要求,问题情境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能够有效发挥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有效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会对教学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从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来看,其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师应该利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时刻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同时,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更加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此来促进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以人为本”观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做到“目中有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不应该仅仅关注数学知识,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一切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来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二,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做到“面向全体”。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尽管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暂时比较落后,但依然应该利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力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放弃、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第三,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进行,学生会逐渐在各个方面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实际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认知基础、心理特点、学习习惯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理念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深入解读教学内容

优质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认知积累以及直观形象素材,以激发学生的数学联想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知识类型是十分丰富的。因此,为了对问题情境进行优化,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研读,并从中提炼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知识要素。

通常来讲,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问题情境必须具备数学思考的价值,避免那些形式化或者与新知识无关的情境;第二,问题情境应该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基础相契合;第三,要与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学环节有机融合,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第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联想。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笔者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问题情境: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轮的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呢?如果车轴不是位于车轮的中心,那么自行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然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圆形的半径、直径、圆心等要素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意愿。

三、丰富主体创设体验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最直接的作用对象就是学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合作式的交流、实践性的操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体现出来,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以此来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数学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活动经验。教师要不断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使学生在归纳、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演绎等活动中积累数学逻辑思考的经验;第二,感悟数学知识的方法经验。方法经验是一种优化思考活动的技巧性经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列举、替换、转化、假设等数学思考策略;第三,“做数学”的实践操作经验。在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探索途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制作模型等方式积累更加丰富的感性认知经验;第四,学习活动中的交往经验。学生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他人的学习经验,所以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四、激励学生自主创设

为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应该使其凭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尝试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了激励学生有创意地自主构建问题情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未教先尝试。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进行新问题的自主学习,以此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力求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第二,练前先估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新问题进行估猜,在产生问题结果之后再让学生核对和验证猜测,以此来设置练习过程中的悬念;第三,鼓励思维发散。学生不能满足已有的问题解决方法,所以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审视,如,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得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展开方法。

总结来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问题情境的作用,并顺应学生的数学思维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改进,同时要及时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加以解决。此外,教师还应该将问题情境教学的方式与其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一来,可以使问题情境的积极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教学活动全过程得到优化与完善,进而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添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9,(10):232.

[2]田德丰.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数码设计(下),2019,(9):63.

[3]王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9):86.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