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与对策初探

2020-06-12边璟

理财·经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风险大数据对策

边璟

摘要: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和发展,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大数据既是企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否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从庞大、多维的数据中捕捉和提取到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对有关事项和问题做出精准判断和预测,这些都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数据环境下,由于受到财务管理人员对庞大且多样化数据采集、分析的有效性等影响势必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研究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防范对策对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风险;对策

一、大数据的含义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通过更加经济、有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用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丰富、价值高且密度低和实时获取四个主要特点。具体来说,数据总量极其庞大,预计2025 年我国总数据量将达到48.6ZB 的规模;数据种类丰富多样,数据中既包含结构化数据,也包含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图片、图像、音频及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将会超大规模增长;数据价值高且价值密度低,不相关的海量数据聚集起来,将会产生较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实现实时获取数据,对数据取得具备实时、快速和高效的特性。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而言,可以运用相关技术从庞大、多维的数据中捕捉和提取到有用数据和信息,对有关事项和问题的判断及预测更加精准,从而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中,无论数据的类型还是数量都有了质的扩展,财务管理既会受到财务人员对海量数据是否有效获取以及运用的分析技术的影响,又会受到数据质量高低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风险,主要表现在数据获取和质量风险、数据分析风险和数据安全风险三个方面。

二、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一)数据获取和质量风险

数据获取和质量风险主要是指对数据获取过程中,能够取得的数据范围、数据质量等因素导致不能掌握全面情况从而影响经营决策的风险。具体而言,一是能否全面获得相关外部数据。外部数据中,例如合作对象的真实财务信息、负债规模、纳税状况,客户的消费支出、区域分布等,这些数据的取得将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合作对象的经营状况、及时研究客户需求偏好并有针对性地推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信息孤岛的情况仍普遍存在,政府部门、企业、机构都在采集、占有和利用数据,但是大部分信息被各职能部门和企业、机构所独占,没有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部分企业内部由于缺乏系统规划或规划不合理造成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一些企业集团公司采取分散型管理模式,即分支机构独立经营、核算,定期向集团(母公司)汇报,造成集团(母公司)与分支机构间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和共享。二是获取的数据质量不高。这主要是指获取的外部数据更新不及时、内部数据人为录入错误、系统建设存在漏洞导致系统间数据不能实时同步而导致数据分析结果受到影响的情况。

(二)数据分析风险

数据分析风险主要是指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不当而影响到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种类多样化,既有结构化数据,又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来源多样化,既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又有大量的外部数据。而数据的关联分析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重要环节,关联分析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如果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将多样化数据充分有效关联,势必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或不全面。另外,数据分析结果也会受到数据分析人员分析思路、技术运用的影响。大数据环境中,数据的多样化要求分析思路和分析技术必须及时更新,但如果数据分析人员的分析思路或分析技术运用不当势必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中,在完成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投入数据关联分析的人员力量有限,无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有限等也会导致一定的分析风险。

(三)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风险指的是对数据的安全防护存在漏洞、数据使用中的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数据遭受破坏、泄露的风险。大数据环境下,多样化的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由于企业数据安全防护存在漏洞,不法分子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入侵企业数据系统,进行数据窃取或破坏,导致数据泄露或是企业系统瘫痪。另外,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在调取数据时人为疏忽,或是违规通过互联网传送涉密数据、私自将数据备份非法使用、遗失存储设备等导致商业机密数据泄露等。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掌握着关系企业经营的核心数据,一旦数据安全出现问题则势必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构建集中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方面,自2015年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印发以来,大数据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跨部门、跨地区信息系统共享正在逐步建立,信用、金融、企业登记等公共数据资源也将随着政府对大数据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开放,这就为企业获取外部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应构建起集中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打破内部壁垒,实现内部数据信息的高速有效传递。具体而言,集中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将集团内部各独立核算主体的财务业务在财务共享中心统一标准化进行处理。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分别对接企业各独立的业务系统和外部的工商年检、网上银行等系统,实现数据自动传导,并在集团内部提供共享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集中了企业内部各独立单元的数据信息,有效打破传统模式下信息传递的内部组织边界。同时在集中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将从会计核算处理转变为企业决策分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大数据环境下,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事实上,大数据效能的发挥主要还是由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采集、分析而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财务知识,还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应用技术。一方面,企业要有效整合内部资源,选拔内部优秀员工和年轻业务骨干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团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并对典型案例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財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要制定严格的考察标准,将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人员引入财务管理团队中。这样才能充分有效挖掘大数据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数据安全控制

对企业而言,提高大数据环境下企业数据安全性,应重点关注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网络攻击防范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企业要围绕数据采集、分析、使用全流程制定大数据环境下财务数据管理的具体内控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使用的规范性。同时,要强化访问限制和内部监督,对核心数据要限制可访问人员的范围,强化对数据访问和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督。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网络攻击防范。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来源不明的软件或程序不得在办公电脑中安装和运行,禁止外部计算机接入数据中心网络,同时企业要针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建立具备实时监测预警和事后追溯的动态网络安全控制体系,维护大数据的安全运行。

四、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庞大和多维的数据对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对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提高企业对大数据的有效应用,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英,迟丽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智慧商业,2019(17):35-36.

[2]吴周倩.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

[3]李琴.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及其变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19):52.

猜你喜欢

风险大数据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