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组织

2020-06-12王乐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王乐

【摘 要】 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进行研究,并以苏教版数学教学为基础,首先分析课堂教学中组织有效讨论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的作用及优势,最后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的方法,目的在于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讨论;组织

在众多的小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内容抽象化,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中运用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这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大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有效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还能实现各个教学阶段目标。因此,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组织,展开深入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组织有效讨论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有效的数学知识讨论过程,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但是还在实际教学中存有内容讨论不充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首先,对内容讨论不充分进行分析。由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再加上自身接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无法快速掌握討论主题,常常出现讨论效率不高等学习现象。此外,还有些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知识,但是因自身表达能力不足和词汇量掌握不足等问题,使得自己意见无法传达给组内成员,阻碍了其他人员接受优秀结论,进而影响讨论结果。其次,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进行分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是没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或者是因学生性格内向等多方面因素,在课堂中无法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此外,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虽然参与到讨论中,但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有严重的成绩两极分化现象。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的作用及优势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组织有效讨论能在一定层次上发挥出“道”传授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因此,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的作用及其优势展开深入分析:首先,能有效推动师生互动,进而启迪学生思维。课堂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以“灌输”为主,而是应当促进师生互动,从而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得到启迪。但据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可看出,一味地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盲目地针对数学概念和例题,实现记忆式掌握知识,还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在新课程标准规范的今天,课堂教学能从最初的关注“什么”逐渐向“为什么”转变,高度重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培养。其次,深入探索知识,解放认知能力。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应包含准备、分析和延伸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让学生达到温故知新,除了要对新知识做好学习准备工作以外,还需要对之前的课程加以巩固;分析阶段则是对新知识展开分析;延伸阶段是在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延伸。可见,三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只有教师充分意识到三个阶段的重要性,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组织的方法

通过科学搭配组内成员、有效创建讨论氛围和充分掌握讨论时机等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有效的讨论教学。

1.科学搭配组内成员

为了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讨论组织,就需要科学搭配组内成员,从而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最好的小组组建方式就是后座四人、同桌两人一组,为了能确保组内成员具有互补性,还需要教师在分组时考虑学生能力、兴趣和性别等多个方面因素。在组织有效讨论体系时,还应当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使得所有小组水平都相等,从而开展合作学习。此外,只有给学生一种竞争学习的感觉,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2.有效创建讨论氛围

由于每个人都是属于单独的个体,再加上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角度不同等,所以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需要教师能给学生创设出有效的讨论氛围。比如:当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这一章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和特点。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讨论氛围中,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准备两袋食品和秤,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依照实物进行了解,从而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特征讨论。

3.充分掌握讨论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组织有效的讨论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充分掌握讨论时机,并运用“适时适度”的原则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比如:当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知识时,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两个不同形状,若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其特点和内容,必定会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加深印象,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耗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引导。如: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之处是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且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不同之处就是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四条边的长度也是相等的。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加深印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提纲中存有的题目,而是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习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进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锡姣.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小组讨论[J].教育,2019(18):68.

[2]吴雪萍.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J].读与写,2019,16(25):171.

[3]刘霞.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交流讨论与自主合作教学[J].吉林教育,2018,000(006):P.88-88.

猜你喜欢

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