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与优化分析
2020-06-12史彩慧
史彩慧
【摘要】高校档案汇集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文件、资料,反映高校师生各个层面的活动,是高校重要的资源。近些年来,国内各地高校加强了档案建设;但总的来看,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仍旧属于封闭式管理,服务对象有限,服务方式缺乏多样性。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重新审视高校档案管理,主动优化高校档案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管理;优化;分析
高校档案记录高校的办学历史,高校档案汇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文件、资料,反映高校师生历年来在各个层面的活动,是高校宝贵的资源,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依据。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加强了档案建设,但总的来看,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仍然属于封闭式档案管理。我们将阐述高校档案管理概况,并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探究如何优化高校档案管理。
一、现阶段国内高校档案管理概况
(一)高校档案。高校档案,是高等院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图像、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具有综合性、专业性、交叉性、信息性、机要性等特征。高校档案通常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根据归档类别,又可将高校档案分为党群类档案、行政类档案、学生类档案、教学类档案、科研类档案、基本建设类档案、仪器设备类档案、外事类档案、财会类档案等不同类别的档案。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招生、学校教学、学校科研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国内高校档案管理概况。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档案室,一些名牌高校还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馆。举例来说,北京大学早在1993年便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分为档案一室、档案二室。档案一室管理党政类、教学类、声像类档案;档案二室管理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出版物类、财会类档案。北京大学档案馆内珍藏着147卷明清档案,13000多件民国时期档案,41000多件新中国建立后档案。北京大学档案馆收集了从京师大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从北平大学到燕京大学等5个档案全宗;在北京大学档案馆,可以详细研究北京大学历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情况,从而了解北京大学的百年发展史。又如清华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清华大学档案馆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馆内收集有87000多卷纸质档案,8000多张照片,700多盒录音带。清华大学档案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编辑、出版了《西南联大课程大全》《清华大学大事记》《清华大学历任校长》等专题资料。又如云南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2年。档案馆建筑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馆内珍藏着近80000件档案,300多盒照片档案,140多盘录像带档案。云南大学档案馆珍藏有《傣族史》《么些文字考》《么些民族考》《云南森林》《云南植物志》等物色档案;云南大学档案馆对档案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包括《云南大学志》《感悟云大文化》《云大与联大》,等等。
二、当前国内高校档案服务方式存在着不足之处
2017年,专家随机选择国内108所高校,就“高校档案服务”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发现,有28所高校档案馆藏量在1万卷以下,有55所高校档案馆藏量在1万~5万卷之间,有13所高校档案馆藏量在5万~10万卷之间,有12所高校档案馆藏量在10万卷以上。调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国内高校档案管理属于典型的封闭式管理,在档案服务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服务对象有限。被调查的10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主要服务对象基本上属于本校教职工或本校領导;被调查的10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基本上都没有对社会开放,校外读者、校外学者很难自由地进入高校档案馆、档案室进行研究。
(二)服务方式缺乏多样性。被调查的10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开展的服务以纸质档案的查询、借阅、复印为主。虽然绝大多数被调查的档案馆、档案室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上只能看到诸如档案馆介绍、档案目录等基本信息,研究者无法通过网站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有价值的档案材料。
(三)缺乏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与信息化人才。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0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有4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没有档案专业毕业的人才,有9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没有计算机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此外,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较低: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以本科、硕士为主,在被调查的108所高校档案馆、档案室的全部档案工作人员中,只有2个档案馆拥有2名以上的博士。
三、大数据时代优化高校档案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自电脑问世以来,数据也随之出现。随着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数量、种类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今天,在网络上,有无数的数字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照片数据、视频数据、金融数据、个人信息数据。为描述互联网上数据飞速增长的现象,专家们提出了“大数据”这一概念。所谓大数据,可以被理解为:数据来源多样、数据类型多样、数据量极为庞大、具有可观的、未发掘的潜在价值,但在短时期内难以存储、分析、利用的海量数据集。
(二)大数据时代优化高校档案管理。2019年,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数据总量已超过8ZB(8192EB),我国数据总量超过976031318016千兆字节。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唯有交换、交流、共享,才能充分发掘出其内在价值。因此,高校档案服务应当主动跳出封闭式管理的模式,立足大数据时代,主动优化档案管理。1.加快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各地高校应当想方设法地筹措资金,组织技术人才、专业骨干,投入必要的软硬件,加快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要将丰富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数字档案,建立高品质的数字档案馆,从而压缩档案馆库存面积,延长档案的保存时间。2.面对社会开展开放性、多样化档案服务。国内高校档案馆应当学习美国常春藤名校,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开放性、多样化的档案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档案馆应当积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向校内外的研究者展示可视化、动态化的档案信息);向校内外的研究者开放数字馆藏资料,为研究者提供各种档案材料;从而唤醒未觉醒的档案馆藏,让校内外的研究者们深入发掘馆藏的内在价值。3.主动与国外高校档案馆开展双向交流。所谓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全球化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全球化时代,国内高校档案馆必须主动加强与国外高校档案馆的双向交流,互相交换、交流数字馆藏,开展中外高校比较研究,探寻发达国家高校发展路径。这样可以借鉴、吸收国外名校宝贵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高校建设提供新的启示。
四、结束语
高校档案,是高校宝贵的财富。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不能继续停留在档案架上沉睡。各高校档案馆应当主动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为校内外研究者提供开放性、多样化档案服务;从而充分发掘档案的内在价值,促进高校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颀,马晓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163.
[2]黄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与优化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8):63-64.
[3]李玉玲.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144+143.
[4]韦相立.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J].城建档案,2018(11):59-60.
[5]彭富玲.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