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2020-06-12杨琴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事素质管理

杨琴

【摘要】由于我国国家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外经贸交流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的外事工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科研院所要做好外事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新环境对外事管理工作带来的新要求,做好外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与素质提升。本文结合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分析当前外事管理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就提升外事管理人员素质的科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外事;管理;外事人员;素质

一、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外事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形象的重要工作,应做好外事工作,外事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国防安全,因而非常关键。对科研院所而言,进行学术方面的跨国际沟通是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内容,而在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上,有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思想觉悟、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外事活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对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造成影响。这要求从事外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能够在外事活动中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了解国际社会的形势、能够对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正确有效的认知分析,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具有一定的政治问题洞察力,这样人员在从事外事工作中才能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外交流中涉及国家利益与政治问题的事件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始终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处理外事问题,防止因政治能力不足导致在外事问题处理应对上出现错误与疏漏。外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坚持原则、谦恭有礼、不卑不亢,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与单位形象,并且要了解掌握我国的各项外事活动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执行党和国家在外事工作开展方面的政策规定;切实执行党中央在外事活动方面的工作原则与纪律,并且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微观环节,把外事工作无小事当作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去遵守执行。

(二)优秀的道德文化素质。因外事工作的开展涉及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因而要求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要求工作人员应首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清晰全面的认识,要清楚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了解世界上主流的文化类型都有哪些,各自的特点、风格、文化个性与价值取向。这要求外事工作者要在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国际上较为主流的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要能够分清不同的文化对应的语言、宗教、社会意识形态等相关要素,不能混淆。并且要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礼仪习惯和禁忌,要在外事活动中,以平等的原则尊重所有的文化,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对所有的文化保持一视同仁的平等思想,以国际化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类型。要以包容心充分肯定不同文化中的宗教价值观、政治思想与文化理念。要在外事活动中通过展现优秀的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形象,树立积极正面的文化形象。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科研院所对外的交流沟通活动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的复杂事务,因而十分琐碎,而外事工作因关系到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所以工作责任重大,这就意味着外事工作开展上任何环节都十分重要,每一个微观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釀成大祸。所以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心思缜密,能够有效应对和处理复杂的各项事务,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与心理适应能力,在遭遇困难与危机情况下可以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冷静应对问题,第一时间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困难,处理应对外事活动中的一些突发事件。

二、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做好外事工作的基础性能力,如果外事工作人员不掌握对外沟通交流的语言能力,就无法有效开展外事活动。这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外语,而且要懂得外交方面的很多专业用语,外交礼仪与国际法律法规,惯例与通则方面的专业词汇和用语,外事工作人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要能够在外事活动的沟通交流中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对语境与语态的合理把握,而正确判断对方意图,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对外合作、访问与交流活动中的交际场合,要懂得根据场合性质与参与外事活动人员的身份合理地组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在外事活动中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要能够运用标准化的用语和概念充分表达有关事项或诉求,为达成双方交流目的而提供准确的语言表述。

(二)组织协调能力。科研院所的外事活动中通常会涉及多个人员的共同参与,不同部门之间要进行工作上的合作协调。因而需要外事人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外事工作的开展上,可以按照工作目标就有关的参与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任务分配,并就参与外事活动的不同部门做好工作上的协调配合,要系统掌握外事工作的流程与进度,对于不同的工作环节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具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效协调不同参与者的工作内容,通过做好组织安排,使得外事工作能够顺利地推进实施。组织协调能力还表现在外事管理人员代表本单位跟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就外事活动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这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的各项对外政策、深入了解相关的涉外法律法规与工作纪律、工作原则,要在政策要求框架内做好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组织安排,要通过有效的活动与沟通,使得工作中涉及的人员、部门、单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协调与配合,这样才能使得外事工作的开展获得科学安排,使得各项外事活动得以顺利推进实施。

(三)资源整合能力。在外事活动的开展上,必然要涉及很多对资源的投入和利用,这就要求外事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要通过充分分析各项资源的性质价值,对外事活动中涉及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投入与利用,资源整合,减少资源利用方面的低效率状况与不合理的资源消耗。通过对资源的价值性质做出合理判断,使得相互之间具有整合关系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使得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避免资源浪费与不当占用,导致外事工作中产生大量不合理的开支,导致一些低效率的工作而影响外事活动的效率水平。

(四)创新管理能力。因科研院所的外事活动开展中有可能涉及一些新兴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因而有可能出现以往工作中从未遇到过的情况,这就要求外事工作人员具有根据现实情况需要而进行创新管理的能力。外事人员要在工作开展上把握大方向、大原则,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与工作纪律基础上,针对新的工作情况理清思路,通过积极创新,找到处理与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途径。要通过合理地分析判断,对外事活动中遭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合理应对,通过大胆创新,得出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案,对于一些外事活动開展上程序环节过于复杂,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情况,可以对其适当进行简化,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使得科研院所的对外沟通交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避免在某些小问题上遭受阻碍,影响整体外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保密防范意识。因科研院所的对外沟通交流中涉及很多科研领域的技术、工艺,很多外事活动还会涉及国家政策与政治问题,因而要求外事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做好有关信息的保密工作。要对关系到专业领域的技术信息、工艺信息方面尚未公开化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信息保密管理。防止无意中泄露信息内容而导致技术价值的流失。对于外事活动中涉及的国家机密,要做好保密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安排,针对所有参与外事活动的相关人员,进行保密工作的规则明细与任务布置,需要所有人员统一口径,在保密问题上引起高度重视,以充分的组织纪律保障各项工作中不会出现泄密问题。针对科研院所的因公出国(境)活动,要提前做好保密工作的培训与纪律安排,并做好有关人员的调查回访,保障其在工作期间不出现信息泄露与泄密现象。

三、结语

对于科研院所的外事活动来说,所有的工作细节均有可能涉及重大的责任与影响,因而要求外事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上做到细致严密,要在工作开展上一丝不苟,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以高度的专业性、纪律性做好外事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使得外事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使得科研院所在对外沟通交流中充分地代表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于曦萌.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外事管理的建议与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41+45.

[2]何雅楠,陈回,钟立.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外事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7):43-44.

猜你喜欢

外事素质管理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市政府外办组织开展2020外事礼品企业交流活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事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