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名交际渣在种菜
2020-06-12兰若水
兰若水
种菜,太难了
多年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两三块小菜地,种点小菜。我觉得,以我的勤劳和智慧,种上仅供家里两三口人吃的两块巴掌大的菜地的菜,不说手到擒来,至少也是轻松得不要不要的一件事。
然而,当我真的有了那么两三块巴掌大的菜地时,我才悲伤地发现:种菜,太难了。不说我为了种菜购置的装备,不说我花在地里的时间,不说我晒得黑红的胳膊和脸,也不说我被地里的红蚂蚁咬了N回,脖子还被荔枝树上的虫子光顾过敏去了一回医院……一把心酸泪,无法言说。
总之,劝君不要入了“农业梦”的坑。哪怕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你也宁肯去钓鱼,去跳舞,去写诗。那些爱好多干脆利落,第一,干净,衣服鞋子不会一天到晚泥乎乎的;第二,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获,而不是要等上三五个月才能收成,中间还有无数变故。
然而,然而,我依然还在种着我的菜。为什么呢?
种菜,种出的自知之明
我以前最爱评价别人的一句话是,没有自知之明。然而,种一年菜,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楚明了地看见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一,我懒。
我平均一天去一趟地里,一次最多待两小时。地里的活儿那么多,松地、施肥、扶苗、治虫,样样要做。所以,地里菜长势好的人,都是一天花上五六个小时在地里的人。当然他们的菜地也要比我多一倍。
有个经常送菜给我吃的邻居,和我一样没上班。她早上六点半起床下地干活,八点回家吃完早餐又去地里干活,到上午十点回家。下午呢,她四点去到地里,又是干两三个小时。
另一个邻居,搞设计的。他每天七点半得去上班,于是六点不到就起床下地干活,晚上下班到家,天基本都黑了,他就让太太打着手电,照着他干活。
当然比我还懒的人也有,一周去地里一次。
自然,他或她的地里,基本就是野草里找菜呗。
因为懒,就导致了一系列特点:做事不扎实、随性、不自律、不按照计划走等等。
本来计划那天下午提上七八桶水,可以把地里的菜都浇一遍,但是懒了呀,就只提了三四桶水;本来翻地时,需要把底下的土疙瘩都捏得细细的,更利于植物生长,但因为懒,任由大块的土疙瘩在地里打着眼。本来要去更远的地方找高高的小木杆来给四季豆和长豆角搭棚,因为懒,就近找了些矮矮的;自然豆们就不乐意好好长。
我以后绝对不会指责别人太懒了,我也不会嫉妒别人的成就了。任何一种成就,都需要我们不可能想象到的有效时间的积累。不说以后还有可能会努力勤快一些,至少我知道了,我之所以没啥成绩,原因在于我自个儿。
这也蛮好,就没有了怨天尤人。
第二,我发现自己不曾真正热爱过什么。
记得刚搬来这个位于平湖的小区时,我每天在阳台上深情地俯瞰着这片未被开垦的荒地,心里想着,这些地能成为菜地该多好呀。
然而,我就那么想一想,到小区里散步,连多走一步出大门跨过一条水泥小路实地看看那些荔枝林边的空地的冲动都没有。因为那时候传说,城管不准开菜地。
然后慢慢地,有邻居率先试着在荔枝林外围开起了菜地,小小一块,又靠水源。我还是没有行动。因为我老公说,开啥开,万一城管来了,岂不白费功夫。
再然后……又隔了个把月,我看到大家都开了地,这才买了锄头来开了地,这时候,好的地都被人占先了。
如果热爱,就不会被别人的一句话给击退;如果热爱,千方百計都会去实现。
所以,我不热爱种菜。
所以,这些年来我自诩的梦想,都是用来骗自己的。
所以,我也就是千千万万随波逐流的人中的一员。
种菜,种出的学习热情
这些年,我一直在旁观着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的降落态势。但种上了菜,我不得不学习。
首先,我发现自己连基本的翻地都做不好,不是高低不平,就是土疙瘩大得种不下菜。幸好我老妈不久后来我家小住,她老人家当年号称村里的种菜小能手,当然第一要务就是去翻地呀翻地。她手把手地教了我好一阵子,我才有所醒悟。
翻完地后还有如何施底肥,如何下种。
老妈回老家后,我开始向菜地周围的人学习。我见谁的菜种得好就过去搭讪,夸人家的菜,然后问怎样才能种成这样,生长期多久、什么温度合适、施什么肥、多久施一次肥……我还从各种网络途径学习。小视频上现在教人种菜的直播者如此之多,多到我难以选择呢。
但其实,每一个人的知识或者经验都不一定合适我的地、我的菜。
我妈说,种豆角施了底肥就只需要在开花和结果时再各追一次肥就好。邻居们说,三五天就要追一次肥。追啥肥,甲说尿素,乙说复合肥,丙说农家肥,丁说农家肥和化肥拌起来用。视频上,会更清楚明了地告诉我,某种菜,移栽几天后灌肥水,长几片叶后又该如何如何。
我拿着笔认真记下来,然后,各种方法都试一下下。
再然后,死了一大片小苗苗,也有一大片小苗苗茁壮成长,并长成了我餐桌上的菜。至少是吃了一夏的柔软味浓的湖南辣椒和清甜本真的丝瓜。
于是,今天的我,得意地自我夸奖了一回:“只要有需要,你的学习热情不错,有了热情,一切都好办。”我知道,我还会遇到很多新事物,怎么办?
学习呀。
种菜,种出的归属感
我是个话不多的人,交际一直不是我的长项,所以我搬进新家大半年,也只认识了同一层楼的几户人家。
自从开始种菜后,情况便大为不同,首先,只要种得好的菜地,我总会下意识地多站会儿,下意识地就向人请教了种菜之法。又或者是,我多了一些菜苗,你要不要种几棵?又或许是我忘带了某种东西,借用一下你的可好?如此一来,熟得可快。
人一旦熟了,就乐于分享。
于是,在我这个种菜很不行的懒鬼的家门口,隔两三天就能收到一袋子绿油油的菜。邻居们种的香芹真的香,油麦菜柔软,生菜清甜,莴笋太小根削得我怀疑人生,荷兰豆放入火锅后要多软糯有多软糯……
还有一种分享:当我家里的擦丝器坏了,临时要借一个时,在本栋群里一问,必定有邻居让我去拿。当邻居的娃娃语文成绩上不去时,我顺口一说“可以如何如何”,又会引来一大群讨教“如何让孩子爱上语文,提高作文成绩”的邻居。
还有哭红了眼的年轻宝妈在地边和我倾诉委屈,我认真听她说,她需要的是一双耳朵;也有人骄傲地跟我说,她的菜都是送人,而有人的菜都是卖给邻居,得了少少钱,却没换来人情。我微笑着谢谢她总送菜给我吃,大半是听她在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少话的人,分享给别人的是一双耳朵,和某个时刻的陪伴。
交际渣也少不了群体生活。这种出门就有人打招呼聊天,有点小难事立刻有人帮助的邻里关系,让我觉得很温暖。
再加上,每次出门,都惦记着家里还有些菜地需要去打理的被需要感。
平湖这个地方,这个小区,让我在短短一年多内便有了归属感。
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