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错了”

2020-06-12郭文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动笔题目考试

郭文红

每次考试后,面对错题,经常会听到孩子说“我看错了”,言下之意就是“我不是不会解题,只是不小心看错了”。

那么,这些“看错了”的孩子到底是会还是不会呢?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提升解题能力呢?

一、真会却做错

根据我的观察,有些学生是真的会,那么,为什么却做错了?

人思考问题的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放松状态下的发散模式。比如,当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思维高度集中,甚至身体僵硬到无法自我控制,对周围的环境自然无暇观察,这种状态下往往容易摔下来或者撞到周围的人和物。

初学骑车时的状态,是处于专注模式中,这时的思维高度集中,无法顾及其他。同样,在考试的时候,有些学生由于特别专注,聚焦眼前的某一点内容,造成对其他信息的疏漏,就会出现“看错”或者“漏看”的状况。

有的孩子是因为时间不够而紧张,没做完,或在匆忙中做错了。他们平时在家练习都挺好,一到考试就出问题。平时的练习没有时间约束,一旦遇到规范的考试时间要求就紧张起来。这类孩子,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强时间管理,养成定时完成练习的习惯。

有的孩子是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平时练习时身边有人指导,或能够及时查看资料及答案,所以平时作业完成得不错。到了独立面对考试时,大脑思考一旦遇阻,人也跟着变得紧张,就会出现“看错”的情況。这样的孩子需要平时加强信息提取练习,就像骑车一样,从有人在边上扶着变成慢慢放手、独立前行,多骑、多练,才能得心应手。

有的孩子拥有认真的学习品质,做什么事情都全力以赴,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但过度在意成绩,反而容易出现疏忽。这种孩子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做好调节。教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要过分在意分数,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如果把上述三种学生的思维特点归结成专注思考型的话,那么还有一类学生属于提笔就写型。这类学生往往是急性子,写作业时不假思索就动笔。他们的长处是做事麻利,不拖拉,思维的连贯性较好,信息提取也比较顺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看到问题的某一部分而忽视整体,考试时还没有看清楚题目就匆忙下笔,结果答错了。

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从习惯的养成上下功夫,讲清道理,规范细节。比如说拿到题目先不动笔,点读两三遍之后再动笔。

还有一种会做却“看错”的类型是思维定式型。比如有这么一道题:“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那么老三叫什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三毛,还是小明?如果你选择的是“三毛”,就说明你的思维明显受到了前面老大、老二名字的影响,这就是思维定式。

这种错误该如何纠正呢?简单说,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加强变式练习,在复合情境中认识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来建构新知。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新知,而不是机械、片面、单调地进行记忆练习。

二、真不会却装会

明明真不会,为什么孩子却要装会?

一是爱面子。这些孩子常常自我感觉较好,对别人的看法很敏感。出现学习困难时,他们往往不主动向教师或家长求助。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首先要缓解孩子的压力,让孩子明白不懂、不会是一种正常现象,要放下包袱,正确对待困难。只有解决了心态问题,才能解决学习问题。

二是怕惩罚。有些家庭对孩子学业要求较高,平时又疏于陪伴和有效帮助,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孩子,即便什么都不会,也只好硬着头皮说“我看错了”,以求得暂时的安宁。经常处于恐惧心理、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难以拥有健全人格的。儿童的心灵容易受伤,责罚并不能促进孩子大脑神经的发展,相反,在紧张恐惧的时候,会让孩子习惯于看大人脸色、竭力逃避责罚的状态,更加不利于学习。

三是想维护自尊。这类孩子可能智力发展上有偏差,也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应有的家庭关注等,导致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希望能够学会,但无论如何也弄不懂题意。别人询问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我会做,只是不小心看错了”。他们不是在有意撒谎,而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自尊。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减少练习题量,从他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循序渐进学习知识,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快乐体验中逐渐恢复自信,体验成功。

三、真不会却以为会

这种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错误认知固化型。

有些孩子遇到某些特定的题目就会出错,好像与这类题目“犯冲”似的,课堂练习出错了,订正过了;回家作业又错了,再订正;到了周末,负责的家长又拿出来让孩子练习,终于不错了,考试时又做错了……反反复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认知和记忆受到各种外界信息的干扰和自己内在图式(概念模型)的影响,我们形成的概念一定是特属于自己的,一旦完成了自己的图式,无论向内灌输多少次与原有图式不符的理论,我们的大脑都会选择无视。

怎么办?首先是要重视第一概念的建立,力求准确、清晰、完整。在第一次发现错误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并加以辅助训练,不让错误的概念固化。如果真的出现反复出错的情况,要帮助孩子抓住问题的本质,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强化正确认知。

第二种是“我的题目我做主”型。

如果一个手里只有锤子作为工具的人,那么他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就是使用锤子。当一个人习惯于运用一种心智模型来思考的时候,他就会倾向于将所有的事情都硬塞进那个模型。就好比当我们感到自卑的时候,就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一样。

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只会用某一种或者几种自己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一旦遇到他不熟练的问题,他就会选择性地忽略,甚至自作主张将题目改成自己熟悉的模型,然后进行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帮助孩子储备“多种工具”。

看,一句短短的“我看错了”背后,藏着这样多的秘密。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把锤子”,就只能是乱砸一气,而无法帮助不同的孩子有效地解决问题。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动笔题目考试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春天的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追根求源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