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学校制度的灵魂
2020-06-12叶金全
叶金全
制度规范是人类追求秩序化的一种方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制度汇编,以规范各个层面管理的细节。但事实上,当管理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对处理问题起决定作用的往往还是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执行力。
可见,学校制度建设的力度并不等同于有效执行程度。如果说制度是躯体,那么执行就是灵魂。一个学校的制度建设是必须的,而“执行”则决定了最终的管理效果。
一、理顺治理结构,是制度执行的基本保障
组织结构是表明一个组织内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的一种体系,具体是指工作任务如何分工、协调及合作。治理结构是学校健康、高效运行的管理基本盘,是学校制度执行的基本保障。
随着时代发展,以往的学校治理结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如以前我们学校设置三个年级组,每个年级设置一个组长,由教导处(德育处)共同对年级组组长管理。工作从校长到分管校长,从分管校长到教导处(德育处)主任,再从处室主任到年级组,最后由年级组组长带领教师实施。这样层层传递,工作完成效果容易打折扣。又如,教导处搞教学竞赛等活动需要信息科研处配合,但是教导处主任不能调配信息科研处的资源,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导致执行力不强。
据此,本着“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聚焦课程,关注学生”的原则,我们实施了治理结构改革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整合信息科研处和教导处,成立课程教学处,下设信息组、教务组、课程开发组、科研组、生源涵养组;把三个年级组升格为三个级部,级部设置一个主任,配备年级干事、工会组长、党支部书记各一名,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改德育处为学生发展处,下设宿管组、学生自治组、大队部、学生会、团总支;把总务处改设为后勤服务处,下设膳食组、保安组、采购组、维修组、财务室、综合组;把办公室改设为校务办,下设三个委员会,即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家校联系委员会。目前,学校“一办三处、三级部、三委员会”的治理结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为制度执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认同文化精神,是制度执行的动力源泉
对一个团队来讲,文化精神是关键性的力量。一个团队有共同文化精神时,大家都充满正能量,都会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自觉遵守规则,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
我曾在观音桥中学工作了12年,之后离开8年,又回来担任校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们原有校址要进行整体配套开发,于是搬到现在的校址,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受硬件条件制约,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队伍一度人心涣散,士气下滑。一部分人面对困难,认为不管怎么努力,学校发展与同类学校相比总是滞后,因此工作态度消极。学校很多制度这时候也形同虚设,作用发挥不出来。
针对这种现状,我秉持“奶酪哲学”思维,把问题当机遇,把困难当动力,提出“目标越高,困难越小;目标越小,困难越大”的辩证思想。我梳理学校30年办学历史,走访历任校长,召开各层面的教师座谈会,以期重塑观中精神、提振观中士气。
精神的传递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众志成城,敢于亮剑”的观中精神,和“精致校园,筑梦摇篮”的观中力量,又激励着大家为实现“观中梦”而奋进。
我们先确定了几个小目标:“积极稳妥过渡,扎实苦练内功,用心展望未来”的短期目标,“把学校建成一所新优质初中”的长期目标,“保四争三”的质量建设目标,“收藏观中”的德育目标,“招进来,留得住,舍不得”的涵养生源目标等。至此,学校精神文化重新得到大家认同,为各种制度的执行提供了动力。
三、重构学校制度,是制度执行的生命所在
在学校制度的重构中,管理层需要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制定决策要依据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教职工需要充分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明显过时的制度不重构,是校长的失职;对调动不了积极性的制度不重构,是校长的不担当;对过于强调校长权力的制度不重构,是校长的自省缺位。
我刚回到观中任校长时,教师反映最多的是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班子成员及时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重构制度的几条原则:一是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取消投票;二是对于评优评先采取申报制加量化考核;三是打破“大锅饭”制度。
根据这些原则来重构学校制度,重新焕发了制度的生命力。一是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制度的重构。以前采取投票制,评定小组的权力很大,每次评定结束后,组织者都要花很多时间做落选教师的思想工作,平息各方矛盾。现在评定小组只作入围资格审查,全部实行量化考核,按照考核分数而定,大家觉得很公平。二是毕业年级奖惩制度的重构。以前考核的要求是年级整体达到目标,人人都有平均奖,没有达到目标也有辛苦奖。现在则是年级整体达到目标有奖,没有达到不得奖;整体达到目标,个人按照考核指标计算有效分,兑现奖励。三是外出学习培训制度的重构。以前是把外出学习培训当成一种福利,现在本着“按需所派,派有所学,学有所行,行有所思”的原则派教师外出学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就是在这个新制度下開展的。
学校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学校制度的灵魂在于执行。作为校长,我们应培植教育情怀,不断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敢于变革,稳中求变,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系重庆市观音桥中学校长,重庆市骨干教师,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长江师范学院国培项目“影子校长”培训指导专家)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