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引领项目学习例谈

2020-06-12包士娟孟延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水质价值观教育

包士娟 孟延豹

前言:价值观教育如何渗透到项目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做过了看着假,学生不易投入,做轻了达不到效果,这一次笔者又推荐一位老朋友——要塞实验小学的包士娟老师,让她来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他们利用价值观来引领项目学习的经验。本文以“长江大保护,我是小河长”项目为例,将家国情怀、乐于奉献、生态意识等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到项目学习中,通过“项目准备阶段——营造‘价值观教育之土壤、项目实施阶段——落实‘价值观教育之行动、项目拓展阶段——渗透‘价值观之影响”的探索,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认识,助推学生成长。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1]学生的价值观, 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等一连串新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对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 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2013年以来,教育部围绕价值观教育颁发了诸多文件,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新时代劳动教育意见》中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些文件,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价值观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项目学习强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任务驱动,将学习内容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呈现,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合作探究、发展创新,从而获得较全面的学科知识,进而获得能力提升。基于当前的时代要求,价值观引领项目式学习,不仅关注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而且在精神层面提升学生的认识,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理想目标。

● 价值观教育引领项目学习的操作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参与了江苏省沿江八市“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活动并被授予“长江绿色小使者基地”称号。学校、江阴市环保局、江阴市自来水厂、长江大保护展览馆等单位成立了长江文化研究共同体,共同为本项目出谋划策,本项目(如下页图)通过实地考察、聆听讲座、社会实践、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并能完成检测任务,通过数据记录、分析、对比,帮助学生了解河流的污染状况,引导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项目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宣传环境保护,争当环保宣讲员)。

1.项目准备阶段——营造“价值观教育”之土壤

项目始于问题。当跟队员宣布开展“长江大保护,我是小河长”的项目活动时,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什么叫小河长?”“我们的水质怎么了?”“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作为小学生可以怎样做?”等,带着这些问题,队员们开始了“小河长”的网络探究之旅。

通过资料搜集和头脑风暴,学生對长江、对江阴有了深刻的认识,热爱家乡、热爱长江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家乡情结。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将学科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中,才能让学生形成不逃避困难的积极态度,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项目化学习本质上是体现生活的发展价值、教育价值的课程。

2.项目实施阶段——落实“价值观教育”之行动

(1)聆听环保讲座——志愿精神的感召

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的“漂流大叔”是笔者所在城市资深的环保宣讲员,笔者有幸邀请到他给学生做环保讲座。在他细致的讲解中,学生们获得了很多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废纸利用、大气污染、水质变化等,以及水质检测的专业术语,如COD、氨氮、总磷等检测指标,为后续的检测活动奠定了基础。学生参与项目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期待进行实地的考察实验。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通过志愿者的无私分享,既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精神的共鸣。践行社会责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每个学生既是自由个体,又是社会公民,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与负责任公民两个角色的合一,学生要把学会服务作为其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有机构成。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尽可能应用于家庭、学校与社会中,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观念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在服务行动中解决问题并由此学会服务。

(2)检测水质——科学精神的实践

检测水质这个看似简单的小项目也花费了很多工夫。学生先对新夏港河进行水质监测情况调查,记录河道观察表,如酸碱度、总磷、COD等指标,并通过学习平台进行数据收集。

有学生提出疑问:有些河流的上下游水质会不会有所不同?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对白屈港河的南北两头进行了水质变化的对比研究。学生在网络日记中描述道:“一到河旁,我们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往河里仔细一看,有好多垃圾,如饮料瓶子、纸巾等。河水还很黄,这条河南北两头的水质看上去都有轻度污染。通过数据显示可知,这边的水质很不好。”最后,学生来到了石牌港河,发现桥面上随意停放着化工储存罐和车辆。在石牌港河两岸,破坏沿河绿化开垦种菜的情况随处可见。通过实践与观察,学生发现水质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的化工厂的污水排放影响了河流的水质。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推进器与动力,项目实施过程中,科学精神显而易见,科学精神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求实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学生形成了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这些决定了项目化学习的深度。

(3)节水宣传——生态意识的培养

“节水、护水”人人有责。10月22日,学生们被委派到各个班级进行“节约用水进校园”的宣传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知水、节水、护水的理念。“江阴的水质情况如何?”带着这个疑问,他们向同学们介绍了江阴城区的河道分布,以及近一年来的总体治理和维护情况,并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对河道治理的疑问,同学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治水小知识。最后每个班级都做了一份节水宣传的电子小报,发布到学习平台上。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杀,以一颗敬重之心去珍爱、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国家、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人应有的担当,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树立其担当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3.项目拓展阶段——渗透“价值观”之影响

项目结束后,学生不仅在本班进行了交流,还在CCTALK平台上以“小讲师”的方式分享了项目学习心得,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长江的环境保护问题。

● 价值观教育引领项目学习的思考

纵观整个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纵线一一展现:学生了解长江,了解江阴,欣赏长江的诗词,了解江阴这个地区的長江沿线的情况,萌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怀,更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聆听专题讲座,邀请环保志愿者讲解环保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志愿者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参与项目研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种理念也影响着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随即将之转化为一种责任担当——成为跨班环保宣传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整体项目的学习都是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学生们的学习轨迹通过平台进行记录后,通过家长、教师,以及同学们的分享引来了很大的浏览量,最后在CCtalk上的网络“小讲师工坊”更是吸引很多其他城市的教师、专家自主上来观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项目式学习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拓宽了对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空间,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主动思考、释放潜能、积极创新、勇于表达,杜绝了机械、代办的教育模式,发展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了学生价值观的养成。[2]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成长,在探究中感悟价值影响,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力量。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学生问题解决的技能获得,学生的价值观不断成长,是教师应予不断开掘的长远任务。

参考文献:

[1]林臻.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和感染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7).

[2]姜箐羿.“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03):16.

后记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术”已经让出了核心的位置,而立“德”将愈发确定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位置,王阳明有句话叫,“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为前者是靠“术”,后者是立“德”,同时后者是驾驭前者的前提,而如何能够立“德”,同样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这不就是项目学习吗?

猜你喜欢

水质价值观教育
我的价值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