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教育正当时

2020-06-12王菡

新班主任 2020年5期
关键词:灾难疫情教育

王菡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无数逆行英雄、驰援武汉和湖北的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下,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复学正在有序开展。灾难终究会过去,但如何从灾难中获得警示和反思,积累经验和教训,将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现实为教材,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的意义

纵观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的每次变迁,文明的每次进步,往往伴随着各种形式的痛苦与灾难。所以说,很多灾难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让儿童和青少年对人类社会已经发生或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科学客观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应对这种灾难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自救和他救……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教育传递。同时,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反思灾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如此,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不断进步。

正因为有了灾难教育,人类才会从灾难中不断反思、总结,如,地震发生后,我们会提升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洪水发生后,我们会建设更加坚实的堤坝,进行更科学的水源治理;疫情发生后,我们会提升防控能力,敬畏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预见,这场疫情过后,我们将看到更加团结的中国人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同时,灾难教育也是一场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重塑的过程。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人们在深刻感受到许多正能量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和自由的可贵。开展灾难教育,让涉世未深的孩子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懂得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灾难教育的现状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创造了无一师生伤亡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学校有一位智慧的校长,多年来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疏散训练,使学生对于疏散路线、疏散顺序和自救的方法了如指掌。灾难教育挽救了2300多名师生的生命。我国很多学校都会定期开展“火灾疏散演练”“地震疏散演练”“防爆演练”等,向学生普及防灾知识,培训防灾技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前,学校也通过班会、展板、讲座等形式对流感、水痘、腮腺炎等流行性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客观地说,宣传预防和救护知识以及定期演练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

但灾难教育绝不只是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还需要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心态调适和观念引导。如果身边的人或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该如何调适心态?如何看待医护人员的无畏斗争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保全自己还是舍己为人?最重要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要直面灾难带来的死亡阴影,正确认识灾难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

如,这次疫情,数千人猝然离世,在孩子心中定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甚至创伤。如何引导孩子正视死亡?这恐怕涉及到传统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育和传统文化对苦难和死亡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孩子,一向是有意避之。但是,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有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灾难教育的措施

首先,科学解释成因,正视灾难本质。在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探索宇宙,却无法消灭病毒,也无法阻止地震海啸的来袭。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灾难教育,应该教育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科学本位。一方面,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科学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对于网络流传的各种谣言要提高警惕,明辨是非,鉴别真伪。关注权威媒体和专家发布的信息,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救助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也应当引导学生站在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角度进行反思,从中获得启示: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保持谦卑,尊重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如此,我们的文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其次,依托现实资源,引发情感共鸣。这次疫情中,有冲锋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斗于施工建设现场的建筑工,有奔波在社区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有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他们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能激起学生的崇敬和感动之情。而有些人的不端表现甚至丑陋行径、违法行为,则成为反面典型。我们可以把这次灾难看成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实践课堂,以这次灾难中全社会的表现为教材,让教师和学生乃至全社会好好讨论一下,在灾难面前,个人的所为与应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人性的美丑在灾难中得以具象和丰富,进而植入学生内心深处。

再次,走向常态,成为日常。灾难教育是永恒的课题,应当持续推进,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汶川大地震后,每年的5月12日成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就是通过设置纪念日来记忆灾难,进行国民灾难教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国家已经举行了追悼仪式,后期可能会通过建立纪念碑、建造纪念馆等形式祭奠舍己为人的战“疫”英雄,铭记他们在抗击这场灾难中的伟大贡献。这也是国家和社会为后代提供的灾难教育资源。不仅如此,学校和老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推广和观影活动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以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灾难,形成正确的灾难观。

最后,育人先育己。国际层面的灾难教育,可以追溯到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69号决议。但直到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后,许多国家才真正采取措施,加强灾难教育,在中小学设置专门的课程。在我国,灾难教育的研究在“非典”后和汶川大地震后形成了两个高峰,不过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灾难的认识十分欠缺。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关于日本3·11大地震的非虚构作品《巨浪下的小学》,描述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这场悲剧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学校教师对海啸强度和逃生路径的错误判断直接导致了74名学生的死亡。而教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一方面是学校的逃生应急手册存在明显的缺陷,另一方面是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匮乏。因此,灾难教育應当先从教师开始。

从强制到自发,从形式到行动,从零散到系统,从技能训练到生命观照,从避而不谈到深度挖掘,让灾难教育成为日常,我们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

猜你喜欢

灾难疫情教育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