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考察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研究
2020-06-12张雷
张雷
摘要:文章从艺术专业考察课程的考评机制规范化和制度化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考核评价的目标和原则,从如何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制定评价标准、量化评价内容和验收考察成果四个方面加以论证,为艺术专业考察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和指导意见。
关键词:艺术专业考察;考核;评价;量化
艺术专业考察是我国各高校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一般设定为必修课或者实践环节,有的名为“田野考察”,有的称作“专业调研”。考察课程目标主要针对我国古代传统艺术遗迹、少数民族艺术遗产、文化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博览会,也包括对当地艺术院校、设计企业、工艺美术厂和艺术家工作坊进行参观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采取写生、影像、笔记和录音等方法,对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原理、创作生态、地方民俗和艺术传承历史进行认知与学习,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创作和设计项目中,是吸取艺术精髓、加强个人体验、提升专业成长的手段。这种走出课堂,游学体验与写生调研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是培养艺术教育专业理论、表现技能、实践训练三大能力的有效途径。外出考察改变了学习环境,与校园学习具有很大反差。新奇的艺术世界,对于年轻学生是极具吸引力的,会给他们四年的学习留下珍贵记忆。
外出考察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教学手段、展开方式、评价方法和监控体系都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对于课程的运行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难以监控的盲區。由于艺术类各专业特点不同,所以考察内容安排各异,任课教师掌握的空间尺度和灵活度较大,教学活动相对松散,学生自由难管,以至存有“观光课程”的误解。为了给考察课程正名,还考察课程的真正面貌,需要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规范指导,以规避过程风险、保障教学目标实现。本文就考察课程中的课程评价考核展开论述。
一、调整课程评价方式
考察作为一门课程,首先要遵循课程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技术用语词汇》中对此做出如下定义。“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和,包括教学和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一切活动”。专业考察课程作为实现专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其性质与理论、技能型课程不同。与工艺技法、效果图表现、插图设计、产品造型等课程相比无法立竿见影的解决技术技巧问题。考察课程是一种素养熏陶和艺术感悟的历练,通过在课程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找到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整理的办法,能借助速写、访谈、体验、参观、绘制、访谈等形式,以发现有价值的主题内容。由于学生远离了熟悉的校园,大家需要共同面对陌生环境,学习如何与外界接触,应对可能出现的如交通、食宿、疾病等困难,同学之间需互相团结协作,学习氛围得到加强。课程所涉及的地点多、行程长,大家朝夕接触的学习和生活会拉近师生距离,能够建立起珍贵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个“特殊课堂”上可以潜移默化的传达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倡导和谐相处,合作互助,其课程思政效果远胜于课堂说教。这种收获和体验是其他性质的课程所达不到的,许多学生感到终身受益。
由此可见,考察课程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评价考评方案设计应该贯穿始终,而不能简单化的以课后总结形式为结论,需要建立对学生考察全过程跟踪的评测记录,围绕目标设计考察观测点,对学生的完成度、理解程度进行评测,对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作出要求。但是在考核评价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于行程的生活管理,对教学核心内容重视不足,缺乏课程目标设计和内容指导,造成了对外出考察中的课程评价设计不够全面。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课程效果。
二、建立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直观反应,是对教学活动和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最终考量。伴随时代发展,今天的课程评价不再被视作教学过程结束的验收形式独立于教学活动以外,而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对教师授课计划的评价、对学生作业、考察中的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态度的评价等内容。这些环节看似琐碎,但是却是课程可以操作量化的必要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标尺和准则。
首先,科学的课程评价要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数量质量和主动思考过程。很多课程往往没能取得良好效果,或者没能考评出学生实际掌握的真实情况,把考评变成了走形式,学生对考评流于应付,造成低水平劳动。这种情况反映出课程评价的标准设计不合理,对考评内容缺少设计。
其次,科学的评价还应该采取多角度。除了以教师评价为主外还可以探索学生评价办法。考察课程考核评价不同于理论课程试卷评分,常常要将一系列环节综合考量后再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实践考察的教学内容安排、出勤打卡、安全等所有考核指标都由教师个人掌控。本门课程教师可以尝试由学生自我管理,将日常的出勤签到、纪律记录等工作交由各级学生干部完成,建立班长、考察小组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机制,组长负责对组员签到,班长负责对各组情况监督检查。教师对认真完成任务的班长和组长要给予计分奖励,对统计记录及时监督抽查,并负责对教学内容的展开和阶段成果进行考核验收。组员的日常分数由个人分值和团队分值累积获得,这种办法有助于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提升集体和团队意识,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完善其人格,提高其自主意识。
第三,考评应伴随着监督机制。考评监督是对教师考察课程目标达成的有效保障,使教师能够自觉树立起制度意识。尤其对于外出考察课程,更应该强调规范化管理,对授课前的教学计划、路线安排、任务制定作出明确要求,并交由上级备案核查。在外出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提交过程记录、成果综述、成绩评分等内容,在审核无误后进行差旅财务核算,并按章执行,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
三、 量化考察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如果考察内容安排缺乏条理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缺失,就容易使学生走马观花,不得要领,考察活动中学生需要负担不少经费开支,如果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会对考察课程失望,无法取得应有效果。当前不少“艺考生”艺术根基薄弱,学习兴趣不浓,普遍缺乏自律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如果课程内容安排不够严谨,学生可能会敷衍了事,或者借故逃避,违背了考察课程的初衷。为此教师要针对每个地点的考察活动详细安排,课程内容要有创意并具有学习研究价值。要提前专门进行任务解读和指导,并公布要求和评价指标。考察地点一般都有参观时间要求,要对任务进行分解下放,设计好若干个子项目,学生经过引导后,自发组成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能够避免贪多求全;如果考察地点比较分散时,则可设计任务套餐,并划分为几大内容,设定好考察目标和路线行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套餐路线进行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等通信平台,随时监控各组进展情况,抽检考察情况,听取组长汇报。
实践证明,在考察活动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规划富有新意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促使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得到锻炼。例如:针对安徽徽派民居村落考察,可以设计下列不同单元内容:徽派装饰图案研究单元、徽派建筑造型与细部结构分析单元、园林造景与设计单元,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单元,对各种不同建筑、环境、装饰部件、陈设品进行绘制和摄影,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提案,并进行历史文脉演化分析,形成阶段性成果;如果针对博物馆考察,可以分解成不同的调研板块,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板块进行,例如针对家具设计可以收集明清古代家具造型,并按照風格走向完成方案;针对陶瓷设计,可以先将历代陶瓷纹样做比较分析,之后再完成图案、器型演变的资料汇报。
四、验收考察课程成果
针对考察过程检测和验收,一般可以设计为过程验收和结果验收两部分。由于考察周期较长和考察地点较多,为了达到考察学习和把这段时间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并体现出专业实践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考察过程考核上也要多动脑筋。
课程开始前,教师要为学生制定考察记录本,讲解选题、内容、速写、设计图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学生每天详细记录自己的学习任务、研究内容和写生草稿等。在每一阶段的考察进行中,教师要统一讲评作业记录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对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督促其完成每天的工作。
课程结束后的最终考核结果,要将平时表现成绩、阶段任务成绩、班组长工作贡献成绩和最终作业提交成绩按照权重比例累计统计。如果任课教师为多人,就要进行集体打分。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提交过程文件电子档案,包括考察调研的作业汇总、学生自评表(包括自评分)、教师打分表、相关记录考察过程的照片、影像、创作小样等成果文件。这些环节的细化规定,有利于归档管理,也为下一次考察做好积累。
五、结语
艺术专业考察考评方法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是目标达成的有效保障。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构建,对于规范课程教学和促进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真正从课程中获得能力提升,上好这堂生动的实践课!
参考文献:
[1]王万全.艺术考察课程的思考[J].文艺生活,2014,(3).
[2]刘爱武.艺术专业考察课授课随感[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陈静敏.环艺专业艺术考察教学[J].文艺争鸣,2010,(16).
[4]冯猛.书法专业艺术考察课程教学探究[J].艺术百家,2015,(S2).
[5]梅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编辑∕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