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作为,“无废小区”亮京城
2020-06-12秦磊
秦磊
北京东城区东华門街道是天安门广场、故宫、王府井商业区等著名景点的所在地,是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落实“四个服务”政治任务的重要区域和前沿阵地。为响应北京市垃圾分类的要求,街道联合国家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以锡拉胡同21号院为试点,共同建设“无废社区”,通过“小切口”实现大作为。
韶九社区为锡拉胡同21号院启动了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项目,给200多户居民免费发放二维码溯源垃圾袋,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实名注册,督导员巡检扫码,便可追溯源头,方便帮助居民改进垃圾处理问题。
在锡拉胡同21号院小区出口处,社区为居民们设立了一套四分类智能垃圾箱,但如何使用对于上年纪的居民来说是个大问题。不过这对于韶九社区来说并非难事,作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基地”,“社区·家”的治理理念一直温暖着韶九社区广大居民,大家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生活和谐幸福,在社区内活跃着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志愿者,都是当代的活雷锋。
在雷锋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拿手机扫码,积极学习如何分类投放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例,重点是绝对不能将装有垃圾的塑料袋直接投放进去,而是要分别投放,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塑料袋与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还可以精确计量每个家庭的垃圾处理量,为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社区还为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发放了一张带有居民信息的二维码卡片,也可以扫码开箱。投递进去之后,机器就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居民投的什么垃圾、重量是多少。这些信息统计完成之后,督导员通过数据分析,便可不断提升优化督导服务,加强重点督导。
锡拉胡同21号院的垃圾分类项目,是东华门街道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试点项目。该项目搭建了整体的垃圾分类物联网体系,实现了垃圾分类全流程的数据采集、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今年年底,将实现小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至少达80%以上,目标是100%,正确投放率确保100%。到2021年上半年,实现小区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最终的目标是构建无废小区、无废社区、无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