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0-06-12刘晓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羟基肾功能肾病

刘晓琴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与 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接收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亚组[(9.97±2.34)μg/min,A组,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亚组[(164.32±42.59)μg/min,B组,2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亚组[(297.68±80.53)μg/min,C组,25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22名作为参照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为(7.79±1.59)μg/min]。比较每组患者血清-25(OH)D3、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低于参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A组、B组、C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血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低于正常人,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可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变防控。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053-02

糖尿病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肾病主要原因之一[1]。该疾病损伤机制较复杂,其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学者表示[2-3]糖尿病和其慢性并发症与患者缺乏维生素D有一定的关联,白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检测和诊断指标,该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D在糖尿病肾病检测炎性指标中的作用。血清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因此该文探究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接收的7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并选择2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选择该院接收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协议书,同时均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中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亚组[(9.97±2.34)μg/min,A组,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亚组[(164.32±42.59)μg/min,B组,2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亚组[(297.68±80.53)μg/min,C组,25例]。入组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检查依从性良好;③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Ⅰ型糖尿病者;②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③存在严重肝、肾损伤者;④妊娠糖尿病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A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区间54~80岁,平均(66.48±3.12)岁。B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区间50~78岁,平均(66.57±3.27)岁。C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区间53~79岁,平均(65.79±3.92)岁。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22名作为参照组,其中男12名,女10名;年龄区间50~80岁,平均(65.86±4.09)岁。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需禁食12 h后才可开展检测项目,采集所有受检者4 mL静脉血与尿液,备测。

①UAER、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检测: 所有受检者无泌尿系统疾病,采集所有受检者24 h尿液,并送至检验科检测UAER。采集4 mL静脉血,无需抗凝,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

②血清25-(OH)D3的检测:采集4 mL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仪器为罗氏cabos601。

1.3  观察指标

女性肾小球滤过率= 0.85×[(140-年龄)×体重×1.03]/(0.818×血肌酐) ,男性肾小球滤过率= [(140-年龄)×体重×1.03]/(0.818×血肌酐) 。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 Pearson 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参照组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

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低于参照组(P<0.05)。糖尿病组肾功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A组、B组及C组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清-25(OH)D3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3与BUN、UAER、SCr呈负相关(r=-0.616、-0.623、-0.657,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4],除了慢性炎性反应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减少,与患者病情的恶化也具有一定的关系。维生素D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则是维生素D的活性因子,同时也是维生素D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在人体血液中较为稳定,不易快速代谢,浓度高,临床主要采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检测维生素D的水平。该研究结果证实,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低于参照组(P<0.05)。A组、B组、C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说明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25羥基维生素D-3水平不同,其水平可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而降低,并且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3与UAER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与李剑等[5]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r=-0.521,P<0.001),提示缺乏维生素D与肾功能损害加重具有一定的联系。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受损,降低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从而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在合成中产生阻滞作用,减少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在血液中的浓度。此外,随着病情的分期,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排出血磷较为困难,使得体内的血磷水平身高,并与血钙结合,沉积于其他组织中,从而降低血钙水平,抑制曲小管生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近年来,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与炎性细胞因子进行探究,发现IL-6、TNF-α、CRP与糖尿病肾病具有正比例的相关性,可知其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与糖脂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关联,可将上述指标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监控的主要标准。本研究结果证实肾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A组、B组、C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呈负相关( P<0.05)。肾功能指标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已被大多数临床学者认可。

综上所述,健康人群体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高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将其作为该疾病进展的监测指标,还可联合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加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  杨志宏,张小妮,王小娟,等.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6):951-953.

[2]  王英彪,郗光霞.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二羟基维生素D3与骨钙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1892-1893.

[3]  左湘川,胡淑芳,荣太梓.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与TNF-α、IL-6关系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6):4071-4074.

[4]  朱源,周丽娜,章圣泽,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8):2241-2244.

[5]  李剑,闫双通,卢彦慧,等,邵迎红.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8,40(4):399-401.

(收稿日期:2019-12-06)

猜你喜欢

羟基肾功能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N,N’-二(2-羟基苯)-2-羟基苯二胺的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TEMPO催化合成3α-羟基-7-酮-5β-胆烷酸的研究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