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路方式看出人的修养
2020-06-12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0年16期
在春秋时期有位叫澹台灭明的人,只是因为走路,他便成为了武城这个地方的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句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選自《论语·雍也》)
译文
子游担任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发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典故锦囊
作为一方官员,必须有贤能之人帮助,孔子很关心自己的学生子游的为政情况,所以有此一问。
为什么说走路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不到办公的地方是贤能之人呢?不走小道表现出这个人在独自行事时也很谨慎,没有想快速到达目的地而抄近路的心理。没有公事不见领导,则展现出这个人恪守自己的修养,没有徇私的事情。从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看似走路是一件小事,在领导那里就成了大问题。
其实世上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做人,为学,我们都要脚踏实地,以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行动去换取收获!
成语卡
行不由径: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造句:他真是一个行不由径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