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校内共享电动车使用管理办法——以华中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
2020-06-12李梓怡蔡雨欣
李梓怡 蔡雨欣
浅析高校校内共享电动车使用管理办法——以华中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
李梓怡 蔡雨欣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在现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互联网思维不断推动着我国各行各业创新变革,共享电动车正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下所产生的创新出行成果,在高校校园内影响了校内师生的出行方式并因其简便迅捷受到广泛青睐。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我国高水平“双一流”大学,其校内出行安全的建设优化问题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将以华中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反映校内共享电动车的使用现状,具体探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从政府、共享电动车企业、学校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华中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环境下交通安全规范管理的优化建议,并为国内广大高校的共享电动车管理提供参考。
共享电动车;使用现状;高校交通管理;对策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约一千七百余亩(见图1),建筑面积约一千五百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万人,教职工3800余人。校园分为主校区以及南湖校区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于武汉市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为主要教学、办公、学生住宿、教职工住宿、生活等功能区;南湖校区以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主,有个别学院搬至此处以及部分专业学生在此处进行教学。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园广阔,从学校北门步行到学生住宿区约需30-35分钟。主校区为山地地形,校内道路网复杂,存在大量弯道、坡道以及道路交叉口,而且除部分主干道外,大部分道路都较狭窄。位于主校区西侧的桂元路,以及桂中路到学子餐厅南北向的梅园路和位于主校区东侧的环山东路分别为居住在华中师大主校区西区和东区的师生上下课的必经之路,坡陡路长,师生每日步行费时费力。
本研究将立足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内共享电动车的使用现状,探究现状下隐藏的安全问题,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其中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加以具体分析,广泛吸纳各省市高效交通规范管理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华中师大主校区实际情况,为其“双一流”建设环境下交通安全规范管理提出优化建议,并为全国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图1 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园平面图
一、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内共享电动车的发展与现状
“互联网+电动车”共享电动车自出现以来,因其轻巧简便、无桩停放等众多优势而受到学生们的青睐[1]。自2014年第一批共享电动车在北京大学校园内投放之后,共享电动车相继被投放在国内许多大学中。2017年第一批共享电动车在华中师大主校区投入使用,因其适应校园出行需要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但是在共享电动车为学生校内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共享电动车相关交通事故也屡屡发生,因缺乏相关法律条文,事故责任得不到明确,因此亟待改善相关问题[2]。该如何实现校内共享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并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对高校来说尤为重要。同时,校内出行安全的建设优化问题也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华中师大学生以及安保工作人员。
本研究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34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44份。其中主要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问卷星在线上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6份;另外,通过线下访谈,发放开放式访谈问卷,回收8份。全部回收的电子问卷中(见表1),研究对象本科生占比65.70%,研究生占比28.20%,博士生占比5.52%,安保工作人员占比0.58%,与我校数据统计中的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占比大致相符。我校统计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因此本次问卷数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性别占比上,本次研究对象中女性为257人(占比74.7%),男性为257人(占比25.3%)占比25%,根据《华中师范大学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所述,男女性别比为 1:2.71,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2.95,研究对象两性分布与华中师大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问卷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靠性。
表1 研究对象身份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
笔者为更全面地了解共享电动车出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在问卷设计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实地研究,充分了解了华中师大主校区的道路网络、道路设施等以及校园交通环境对共享电动车使用的影响。
2.问卷调查
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在问卷星上发布问卷,对随机抽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所用问卷共设计了15道题,涉及“问卷填写者基本信息”、“共享电动车质量”、“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的行为和意识”和“校园交通环境”四个板块。设计“问卷填写者基本信息”板块,充分掌握样本基本信息,以更好地评判本次研究的样本是否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可靠性;而“共享电动车质量”、“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的行为和意识”和“校园交通环境”三个板块,则通过围绕共享电动车出行涉及到的三大主体——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车使用者和校园交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3.访谈调查
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贴近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直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问卷调查的误差。此次研究设计了针对共享电动车使用者和安保工作人员的访问提纲,访谈涉及到对于校内共享电动车的使用状况、对校园交通环境的看法、校内电动车事故频发的原因以及对于违规驾驶共享电动车的了解状况和态度情感倾向等方面。
三、共享电动车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共享电动车为学生校内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共享电动车相关交通事故也屡屡发生。目前,华中师大主校区因共享电动车使用不当致校内出行安全存忧,存在问题如下:
(一)共享电动车自身
1.种类繁多,质量不齐
现阶段华中师大主校区共享电动车有品牌L、品牌K与品牌Z三个主要品牌。笔者通过对这三个品牌的电动车从车头、车篮、车铃、车座、减震、支撑、车灯以及停车区域这八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三种品牌的共享电动车的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品牌Z在综合使用方面效果好于另外两个品牌。但是现阶段这三种品牌共享电动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车头难以控制、车篮筐容量过小、照明距离较短、骑行减震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2.使用过程存在风险,故障报修效率不高
在华中师大主校区共享电动车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中,以喇叭失声、刹车失灵为最主要隐患,车灯损坏与车座松懈等问题并行存在。且结合访谈资料,部分共享电动车车把过重难以把握这一问题也成为使用者骑行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与此同时,据被访谈者所述,笔者发现多数共享电动车使用者在遇到电动车故障时,不清楚报修渠道,部分被报修的共享电动车因厂家等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修理,这也为共享电动车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二)共享电动车使用者
1.使用原因多样,使用频率较高
华中师大学生使用共享电动车的原因多样,其中大多数学生使用共享电动车的原因为赶时间,而学生在赶时间的情况下使用共享电动车,无疑增加了共享电动车使用的风险。而部分学生选择在同伴的邀约下使用共享电动车,这一行为也是共享电动车违规使用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过半数的问卷填写者使用共享电动车的频率都在每周一次以上,而共享电动车的高使用率导致交通事故的次数增加。
2.违规操作较多,安全意识薄弱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样本中有190名学生(55.13%)表示曾超速驾驶,291名学生(84.62%)表示曾在驾驶共享电动车的时候载人;访谈中的6名学生都表示曾违规驾驶或目睹违规驾驶。学生在驾驶共享电动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超速、超载等违规操作(违规:时速超过20km/h或有载人行为),这为校园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此外,学生违规操作的另一大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强,学生不了解校内电动车限速和超载标准,校方和电动车企业也缺少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宣讲。问卷数据显示,264名学生(76.92%)不知道校园限速;访谈中的6位同学尽管具备校内减速行车意识,但并不了解具体限速,同时也对“载人是否是违规操作”存疑。
(三)校园交通环境
1.道路概况
(1)道路设施安装存在缺陷
据《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笔者考察校内道路设施后得知,校内道路设施,尤其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装配完整,但却存在着交通标线模糊、交通标志较少且其设立的位置不够显眼的问题,尤其是方向指示类的路标安置较少。沿线的路灯普遍灯光昏暗,夜晚骑行,视野会受限。除此之外,华中师大主校区部分测速设备无法对电动车进行监测,因而难以对电动车的速度进行监管。
(2)道路交通网复杂多样
华中师大主校区道路交通网复杂多样,而电动车事故多发生在转弯处、交叉路口与坡道处,因此,华中师大应当加强对此三种地方交环境的整改,如适当拆除路障、树立警示标语、树立凸面镜、保持路面平整等。
2.管理现状
(1)对校内机动车辆的管理存在漏洞
《办法》第二十七条强调了车辆的停放应要符合规定,而实际情况却是部分轿车没有停放在规定地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车辆停放在斑马线上,给行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为共享电动车在校园内的安全行驶埋下安全隐患。同时,校内急速行驶的外卖车辆也为共享电动车在校内的安全行驶带来风险。
(2)对学生的违章行为管理有漏洞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电动车载人是违章行为,然而校内多数的同学骑共享电动车都会载人,这与多数学生不了解电动车载人属于违章行为有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将共享电动车纳入整体社会治理方案规划中,在扶持企业的同时进行制度规范,双管齐下对共享电动车交通出行做出有效规划,确保城市交通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与此同时,应保障有关法律条文的确立,有关法律法规应明确共享电动车企业和消费者(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便于明确交通事故责任,从而促进共享电动车行业平稳快速健康发展[3]。
(二)共享电动车企业方面
共享电动车企业应进一步优化共享电动车自身质量以并加强对客户端的开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厂商应简化保修程序并及时在用户反馈后对已损坏车辆进行维修。企业还应与用户签署相关协议,以明确车辆使用期间的安全责任归属。
(三)学校方面
1.设计合理管理惩罚措施
鼓励校方与共享电动车企业联合完善共享电动车租车手机端app或小程序等功能,依托校内电子系统以及大数据技术,通过响铃警告或其它有效措施禁止一人载多人的行为。基于众愿民意,对超速、乱停乱放以及以一人载多人的共享电动车使用者施以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多倍扣除骑行费用、违章公示等。
2.完善出行安全校园宣传措施
在校内宣传普及共享电动车使用的相关交通规则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宣讲、发放校内出行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丰富广大师生对校园交通规则的理解,提高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的出行安全意识。
3.建立积极共享电动车监管机制
针对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内存在问题的共享电动车,可采取:①鼓励学生对问题车辆进行及时线上反馈;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维修效率与力度;③校方应对校内共享电动车进行随机抽查以监管,同时加强对车辆质量的监管。
4.改善学校校园环境机制
针对华中师大主校区处于山地且地形复杂,校内仍有校外车辆行驶的情况,在后续的校园发展建设中,校方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在地形较复杂危险处如拐弯、无护栏高地等区域增加警告标识;②重新描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标线并增加应有的交通标志;③严控校外车辆如外卖车辆等骑行驾驶速度,对行驶速度过快超过校内行驶标准的车辆利用电子眼进行管控,以及可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措施如在出入口处予以罚款或禁止再入等。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得出华中师大主校区校内部分共享电动车自身质量欠佳、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的违规操作和主校区校园交通环境繁杂是校内共享电动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为改善校园交通环境,笔者建议学校增强对共享电动车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安全宣讲,在学校、学生和共享电动车三方的复杂关系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政府应与共享电动车企业配合出台相应措施,通过学校、政府、共享电动车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探索出校园交通管理的新路径,逐步减少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规范共享电动车的管理,保障在校师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打造良好的校园交通安全环境,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1]梁晨,李博杰,王美玲.浅析共享单车(含电动车)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的影响——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12):74.
[2]佟琼,王稼琼,王静.北京市道路交通外部成本衡量及内部化研究[J].管理世界,2014,(03):1-9+40.
[3]张毅.共享单车:看上去很美[N].经济参考报,2016-10-27(1).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