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45例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12谭洪华
李 霞,谭洪华
(1.张家口民政精神病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据统计,普通人群中失眠患病率为30%~45%,其中原发性失眠症患病率为1%~10%[1]。我们探讨了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佐匹克隆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10—2018-10月于张家口民政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90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8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22~6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8例,初中及以下7例;平均病程(4.6±2.3)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20~59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9例,初中及以下6例;平均病程(4.3±2.5)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有抑郁症、严重自伤、自杀倾向者及患有躯体疾病、药物依赖、精神分裂症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佐匹克隆治疗,起始剂量3.75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然后根据病情增减剂量,用药范围为3.75~7.5 mg,每晚1次,平均剂量为(5.23±2.25)mg·d-1。
1.2.2 认知行为疗法
对照组单纯服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由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心理治疗师治疗,每周一次,每次50 min,8周1疗程。具体方法:①在与患者建立良好治疗关系基础上,心理治疗师首先向患者宣教睡眠卫生,告知患者有利于睡眠的相关因素,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等;②帮助患者识别产生失眠的相关负性思维和信念,减少睡前紧张和焦虑等;给予解释,进行深入心理互动和实践,由现实的、较强适应能力的认知方式替代其不正确、片面的认知,从而改善其心理和行为;③要求患者每天记录睡眠日记,内容包括记录每天的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觉醒时间、离开床的时间;要求患者每周复诊时反馈睡眠日记执行情况,了解睡眠情况,进一步分析遇到的问题;④刺激控制治疗(SCT)技术的应用:规律患者每天的睡眠时间;避免在床上进行睡眠和性活动以外的事情;只在有睡意的时候再到床上去,建立起床与睡眠的条件反射;⑤与家属充分沟通,使其了解失眠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多给予患者积极的正性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3 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采用PSQI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PSQI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4%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治疗后各时点PSQI评分比较
研究组在治疗后2、4、6、8周末时PSQI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4、6、8周末时PSQI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4、6、8周末时研究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1)。
表1 治疗后各时点PSQI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P<0.01。
2.2 临床疗效评定
按PSQI评分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至8周末,研究组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对照组痊愈14例,显著进步11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研究组有效率86.67%(39/45),对照组有效率73.34%(33/45),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前后TESS评分比较
治疗组思睡、口干各4例,口苦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口干、口苦各5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患者能耐受。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 论
失眠患者多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早醒及睡醒后主观感觉到疲乏及头脑不清醒等症状,影响次日的生活和工作。良好的睡眠是保证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失眠症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不仅影响身体健康、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罹患其他疾病及死亡的风险[2]。临床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法有: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及综合疗法。躯体治疗大多以药物为主,常用的有非苯二氮卓(NBZ)类药物和苯二氮卓(BZ)类药物两种,药物作用起效快,也能够改善失眠的各种症状,但会产生头晕、腿软、嗜睡、心理依赖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使用。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2]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作为失眠症的一线疗法,疗效得到临床认可。认知行为治疗的着眼点在于修正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及对失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与态度,使患者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积极、合理的观点,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的目的[3]。
本研究中,我们在与患者充分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睡眠日记,与患者一起探讨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的心理互动,纠正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如对睡眠重要性的过度评估、夸大失眠的后果、对一些睡眠辅助方法认识错误等;改变其不良睡眠习惯,如睡前看手机、电视,睡前进行兴奋性活动,睡眠时间太晚等。讲解睡眠生理卫生知识,使其理解失眠的病因、临床表现,以正确、符合实际的理念替代那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改变不良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失眠起效时间明显较单纯药物治疗早,疗效也稳定,与有关指南推荐及报道[4-7]一致,更安全,长期疗效更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PSQI评分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未进一步监测患者多导睡眠图,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