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06-12黄冰心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笔者学科

黄冰心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科目,学好语文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1]。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发现立足学生生活、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显著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实例对此展开相关的阐述与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立足学生生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将范围局限于教材之内,更应将教学内容放置于学生的广泛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味生活。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2]。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这一课文时,笔者没有直接将教辅资料上总结好的文章情感与内涵讲解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的生活,寻找生活里与爸爸相处的点点滴滴,并让学生尝试着说出爸爸的哪些行为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一话题,学生非常熟悉,他们在经过了回忆与思考后很快便都举手要求发言。有的学生说道:“我的妈妈像大多数妈妈一样爱唠叨,记得有一次我没有告诉她便出去玩了,妈妈发现后到处找也找不到我,都急哭了,等我回来之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还要打我。爸爸却及时制止了妈妈,他告诉妈妈我还小,要以引导为主,靠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爸爸把我拉到他身旁,开始温和地给我讲道理,他告诉我为什么出门之前要跟家人打招呼,不说一声便出门的话容易有哪些不良影响,等等。虽然爸爸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但是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生回忆起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爸爸为自己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浓厚关爱的小事,而这显然使他们内心对父亲、父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带着这一情感进行迁移,学生对《父爱之舟》里描写的那些小事背后所蕴含的真挚感情也形成更多的了解。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不仅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更好地掌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认识与理解外界事物时更多地倾向于自身的直观化、形象化思维。信息技术手段本身具备直观化、形象化的鲜明特点,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与组织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相吻合,更能在调动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优化其实际的认知效果。从这一层意义来讲,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笔者在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常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得到了显著的优化与提升[3]。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一课时,笔者特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学生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般,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跟着无数狂欢的人们一起感受着开国大典的欢庆气氛。学生看到了人的海洋以及翻动的红旗,听见了会场上爆发出的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聆听到了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更是见证了毛主席宣布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一幕幕都带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冲击,使他们深入了解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无比自豪的心情。这样一来,无须笔者过多地进行语言上的讲解,学生便能透过作者笔下的文字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这便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价值所在。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需求与发展目标。为此,教师在面向学生开展教学时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面向所有学生采取统一化齐的教学标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客观差异,并立足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区别的教育教学引导[4]。所谓的“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很好地贯彻与落实了上述观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基础较差的A 层次学生群体,该层次学生群体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其进行复习与巩固,以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基础一般的B 层次学生群体,该层次学生群体人数众多,占据了班级人数中的大多数;基础扎实的C 层次学生群体,该层次学生群体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与内容能轻松理解与接收,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学习需求,人数相对较少。在对全班学生的语文基础及其需求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笔者便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按照隐形分层的原则对他们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问题以及课后作业的难度等,都会尽量做到有所区分与侧重。这样一来,班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找到自己所契合的层次,也能在该层次中找到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发展方向。如此一来,笔者开展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便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的预期效果,在促进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语文教学质量也得以显著提升与优化。

结 语

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日后的语文教育工作实践中笔者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求发现更多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征,又与小学语文学科实际教学情况相契合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都能形成并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笔者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老师,别走……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