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管控分析

2020-06-11孟凡东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孟凡东

摘    要:在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当中,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满足了社会各领域的实际需求。高强度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当中的应用较多,是提升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关键材料,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做好相应的管控工作,促进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由于建筑层数较高,而且影响因素众多,因此也会给施工管控带来一定的难度,应该对工作重难点进行总结,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将通过分析高强度混凝土的基本特点,探索高强度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管控措施。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超高层建筑;施工管控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逐步缩小,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水平提升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且使得工程成本得到控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气候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和材料因素等,都会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逐步提升施工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充分发挥其自身性能优势。这就需要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做好调查与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  高强度混凝土的基本特点

首先,高强度混凝土的密度相对较大。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而言,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和水分较少,除了应用砂石外,还应用了多种掺合物,包括了煤粉灰和减水剂等等。因此,在高强度混凝土硬化后能够降低孔隙率,增大其自身密度,因此使得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得到明显增强【1】。结构自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建筑使用空间得到拓展,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使用需求,促进工程建设的快速实施。其次,高强度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抗形变能力。由于其具有较低含水量的特点,因此使得水化热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体积变化过大对其自身性能产生的影响。较小的缩变使得混凝土构件抗形变能力得到提升,有效预防形变和裂缝问题,提升了结构刚度。同时,在弹性模量上也具有明显优势,应力钢筋损坏问题得到控制,减小了截面面积。最后,高强度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抗渗性。高强度混凝土在孔隙率和密度上的优势,使得其抗渗性能得到明显增强,有利于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保持良好的耐久性,防止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尤其是当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时,可以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增强超高层建筑性能。

3  高强度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管控措施

3.1  前期准备阶段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应该做好前提的准备工作,通过现场勘查明确施工要点与难点,从而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使其更加适应现场环境特点。对材料配比、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通过模拟试验,能为数据采集和工藝优化提供保障,明确高强度混凝土的实际性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参考【2】。加强施工方、业主、设计方的交流沟通,针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3.2  混凝土生产与供应

选择合适的车辆对高强度混凝土进行运输,做好相应的线路设计工作,防止在运输中对其性能造成影响。应该防止出现与普通混凝土混用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的现象。在高强度混凝土的拌制中可以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做好设备的调整和清洗工作,明确设备调试、养护和维修工作要求,防止在施工中由于故障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搅拌时间通常应该控制在120s左右,最低不能低于90s,在出料到浇捣的过程中应该保障连续性,通常在2h左右。环境温度和出料温度差值不能超过5℃。将GPS系统应用于车辆当中,加强对运输过程的有效监督,防止由于道路障碍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对车程进行科学化计算,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降低意外因素的影响。对高强度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性能可靠性。

3.3  现场布管与泵送

由于高强度混凝土在粘稠度上较高,因此在泵送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因此,应该对泵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过快硬化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泵车的选择当中,应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输送能力和性能,明确摩擦力损耗情况进行科学化计算。竖向力与横向力存在于高强度混凝土的泵送过程当中,因此在选择甭管时应该适当提升其厚度值,而且增大泵送压力。在施工时对其进行及时清理,保障良好的光滑性,提升高强度混凝土泵送施工效率。在布置甭管时,应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固定,应用型钢支架增强稳定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供应间隙和拆接间隙往往存在于浇筑施工当中,应该将开泵时间间隔控制在3min以内,避免出现过度硬化问题。高强度混凝土的扩展度,会对其可泵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应该严格遵循设计要求控制坍落度,明确参数要求。650±100m为高强度混凝土的扩展度合理范围,在现场施工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3.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往往会采用普通混凝土与高强度混凝土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在横向结构和竖向结构中会采用不同配比混凝土,要你管管对其浇筑施工进行有效管控,提升实际施工质量。为了能够做好不同配比混凝土施工的有效协调,应该将钢板网设置于梁柱节点等关键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模拟实验。高强度混凝土往往具有较快的初凝速度,而且具有很强的流淌性,因此在施工浇筑方案制定中也应该使用针对性工艺,确保良好的施工流向与配合。在施工当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指挥,做好各个浇筑环节的协调。0-3m为合理的自由倾落高度值,能够有效防止离析问题的产生,同时应该保障浇筑的连续性,防止裂缝问题的发生。在夏季炎热天气下,应该尽可能在35℃以下施工,当温度较高时应该采用合理的降温处理措施,包括了覆盖处理和浇水处理等等。而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施工时,则应该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在振捣中也应该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防止发生严重的离析问题。在浇筑施工当中,还应该做好相应的拆接甭管工作,为后续浇筑施工提供保障,增强施工连续性。

3.5  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的施工后,应该对其进行及时养护,防止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含水量较低是其基本特点,当有外加水进入时将会引起水化作用,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温处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高强度混凝土的平面养护工作当中,主要是进行洒水处理。尤其是在夏季炎热高温天气下施工时,应该采用蓄水养护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度差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现温度裂缝,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为了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在龄期1d后对养护进行移除。在高强度混凝土的侧面养护工作当中,拆除侧模板时应该确保浇筑施工完成48-72h。在拆模中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防止棱角和表面出现破坏。薄膜包裹的方式较为常用,使其保持良好的湿润度。

4  结束语

高强度混凝土在密度、抗形变能力和抗渗性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在施工管控工作当中,应该加强对前期准备阶段、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与供应、现场布管与泵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和混凝土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增强混凝土施工的衔接性。

参考文献:

[1] 丁永洁,詹曜珲.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15):126.

[2] 张森.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居舍,2018(3):36.

猜你喜欢

超高层建筑
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技术分析
消防电气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测量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
高、超高层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解析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加工与安装技术
浅谈超高层建筑内的烟囱效应与电梯安全
剪力墙墙体竖向微小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