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2020-06-11李国斌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李国斌

摘    要: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充分的掌握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应的防水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升防水防渗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渗漏,轻则对使用者的生活造成困扰,重则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制约建筑物有效使用寿命。渗漏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内部的很多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建筑物渗漏使其内部潮湿,装饰材料变形、发霉、翘曲、空鼓、脱落,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必要、合理的应用。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避免建筑使用过程中渗漏导致的大量维护成本,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2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部位

2.1  外墙和屋面

外墙、屋面是最容易、最普遍发生渗水、漏水现象的部位。由于外墙长期裸露在外,一直受到外界环境侵蚀,使得一些缺陷部位的建筑防水材料过早丧失了相应性能,出现防水功能或防水功能较弱的墙体。外墙渗漏主要发生在装饰面层破坏后外门窗及周边渗水、外立面细部构造渗水、屋面保护层开裂防水老化渗水、螺杆眼渗漏、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交界处渗漏。

2.2  地下室

地下室结构结构复杂,工序繁琐,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被挤压、侵蚀状态,所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关键所在。地下室外墙多为混凝土连续墙,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墙体出现竖向裂隙(裂缝)较多,导致结构自防水产生缺陷。设计对地下室外墙周边土方回填及后期室外回填土體内渗入过量雨水造成连续墙侧压力较大等情况考虑不周,造成连续墙出现裂隙或裂缝,导致渗漏。设计要求留设的施工缝部位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未按要求进行界面处理,造成缝内夹渣、胶凝材料流失、干缩裂缝等现象形成防水薄弱点,导致渗漏。

2.3  厕浴间

在建筑工程的房屋建设中,由于厕浴间自身功能特性的原因,厕浴间是与水接触最多的地方,通常在厕浴间里管道铺设会比较多,管道渗漏是厕浴间渗漏最常见的原因。一旦发生破损就会造成大面积渗漏,一般发生在上下管道接口处。主要是防水材料选择不当,防水材料与管道铺设的地方无法完全封堵。经过长时间的消磨、热胀冷缩就会形成缝隙,从而造成渗漏。防水设计等级达不到标准,从而造成渗漏。影响房屋的内饰美观,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生活干扰。

3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要实现对屋面渗漏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方面,应该做好防渗漏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可能出现渗漏问题的环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建筑自身的特点,选择好适合的防水材料,确保能够有效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在施工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综合考虑屋面的烟道、设备基础、排气孔、优化屋面排砖、屋面有组织排水,进行屋面工程的深化设计,编制详尽可操作的屋面施工方案,从而为后期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模板,模板缝拼接严密,做好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旁站工作,确保屋面混凝土结构无质量缺陷。屋面工程施工应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对进场的防水材料进行复验,防水细部节点施工前对工人进行有效交底。

3.2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针对外墙穿墙管道渗漏水,应按规范要求埋设防水套管,防水套管的止水翼环焊接焊缝应饱满,管道安装后将洞口封堵严密。外墙砌体结构渗漏水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砌体结构质量是外墙防水的重要条件,做好外墙砌体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质检工作,主要要求为:禁止干砖上墙,严查砌筑过程出现瞎缝、假缝、通缝,控制好顶砖斜砌间隔时间,按设计要求做好构造柱及拉结筋的设置。解决外墙窗边渗漏水问题的主要方法:①采用预设金属附框的方法,此种安装方式能确保门窗与洞口墙体之间的间隙尺寸符合要求,对门窗产品的外表面质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②窗台压顶的浇筑应振捣密实并按规范要求伸入两侧墙体;窗框塞缝采用防水砂浆,针对窗框塞缝进行专项质量检查,防止其空鼓疏松;③外窗台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此外,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施工的整体质量,严格地对材料进行检查,保证施工材料可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3.3  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厨房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量较大的地方之一,这一位置出现渗漏问题的几率也比较大。厨卫渗漏问题出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卫生间的墙体渗漏,主要控制好砌体结构施工质量,不同墙体交界处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墙体内的暗装管线开槽处应张挂钢丝网后进行修补,另外,设计时应避免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而应推广采用吸水性干缩性更小的煤矸石多孔砖。防水层上翻高度以及防水层的厚度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穿楼板管根处的渗漏,应控制好管道二次封堵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前应凿除周边穿楼板孔的酥松层,清除孔周围的浮灰、积砂和其他黏附物,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防水细石混凝土灌填、振捣密实。门槛洇水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过程中水从地砖缝渗入,从门槛下的防水层上洇出。解决方案是在防水施工前先铺设好门槛石,防水施工时将门槛石的侧面一并做好防水涂刷。做完以上施工,仍应经过蓄水试验的检验,蓄水试验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是在防水层施工前对结构层进行蓄水试验,24小时内无渗漏为合格,第二次是防水层施工完成后。

3.4  门窗防渗技术

进行防渗透建筑工程施工时,根据门窗的施工频率及次数,可知其使用范围较广,因此,对防水防渗透的具体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民用、工业进行施工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能,作为门窗施工环节中使用的防水防渗透技术,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同时要兼备美观性。根据这一项施工标准,对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需重点进行施工技术理论培训,以此有效保障整体门窗具备美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对门窗环节进行施工时,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需参照预期设定图纸的相关要求,选取最佳的防水处理材料,严格把控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进行防水防渗透过程中。对门窗施工时,需处理门窗缝,以便有效降低缝隙出现的可能性,若发生此类问题,可借助水泥浆进行填补,以此有效确保窗体阳台实际高度和雨期施工要求相一致。

4  结束语

当前,虽然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相应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但与此同时,工程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概率也日益提升,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为了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建筑工程存在的渗漏问题,应重视及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吴萍,刘洪晶.房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工艺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266.

[2] 牛青山.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32):113~115.

[3] 易纯勇,扶明举,沈海波.探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2~3.

[4] 王晓玲,秦俊军,扈彩灵.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舍,2018(30):77.

猜你喜欢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