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分析

2020-06-11崔勇尚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强电施工电气节能设计方法

崔勇尚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渐增长,引导着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建筑电气设计管理和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提升当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需要对强电施工落实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当前建筑强电设施性能进行优化。本文从强电施工在建筑电气中的技术体现入手,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强电施工;设计方法;电气节能

1  引言

建筑强电施工可以说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对建筑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便利度、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均有影响。建筑强电施工的设计与建筑工程中的设备使用、施工方式等都会产生影响,是建筑电气工程的基础内容之一。为此,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强电施工设计,通过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法为电气设计带来更大的进步空间,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而在设计电气施工图时,应从如建筑、电气、节能等多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对其技术体现进行纤细的研究与把握,进而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

2  建筑电气工程内的强电施工方法体现

2.1  建筑电气施工安装前期的准备工作

(1)熟读设计图纸,充分现理解设计意图,不明白处需提前与设计师交流,不可盲目施工,设计文件作为电气施工安装的重要依据,对建筑电气工程各项安装指标以及使用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应包括电气设备具体配置、电源开关的合理位置以及其它电气辅助设施的具体规定,以及对电气系统级别配置的控制等。

(2)抓好图纸会审环节:施工单位应依据经过审核合格后的电气设计指标、电气设备具体设置以及供电系统布线情况等,抓好设计施工图纸的会审环节。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的详细内容向施工单位进行详细、全面的说明,以避免施工中出现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图会审主要包括:管线的位置走向是否规范、合理,电气设备的设置是否合适,设备规格、型号等是否合乎要求,以及具体施工工艺方法等。

(3)做好设备选型:灯具的选择主要综合考虑电气性能各项指标,确保达到安全、实用和经济的基本性能。选购电气材料、设备时,应依据设计施工图的具体要求和严格的质量标准确定其型号、规格等,严格“三证”管理,同时应严格核查材料、设备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以及质量保证书等相关认证资料,并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检查以及各种电气性能的检查等。

2.2  做好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

2.2.1  管线预埋暗敷

应严格依据設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建筑电气管线的预埋和暗敷作业。进行混凝土内管线暗敷时,不应产生过多弯曲线路,以就近的原则采取波浪形敷设。预埋管线应确保与建筑构件表面保持大于15mm的距离。进行钢管的预埋时,主要依据不同的作业环境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若施工部位为潮湿的条件下,应采取密封带将管口和对接处加以封闭。尽量避免预埋线管穿越重要基础设施,若情况不允许时,应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再进行施工。进行PVC线管的暗敷时,切忌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敷设,由于PVC线管具有刚度不强,耐腐蚀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下进行敷设。电线套管的弯曲度宜小于管外径的10%左右,将PVC电线管预埋于墙体或其它建筑构件内,应采用大于M10使用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保护,并确保大于15mm的厚度。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其相互间的净距最小值为: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在上面时为0.3m;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在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均可减至0.2m。电线管与其它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管线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电线管与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最小净距为0.5m。布线用塑料管(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可挠管)、塑料线槽,应采用难燃型材料。

2.2.2  导线的敷设

应仔细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并经过严格的绝缘测试后方可进行电缆的敷设。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免出现电缆交叉敷设的现象,应将电缆排列规整并加以稳固,在敷设电缆位置和接头位置应设置醒目的标志。遵循由上而下的原则进行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顺序配置,一般在普通支架上设置的控制电缆,应该以敷设一层为宜,在桥架上设置的电缆应以不超过三层为宜。

2.2.3  配电箱安装

必须确保配电箱的底部和地面的距离符合设计施工具体规范的要求。剥削导线时严格避免损坏导线,并将导线压头认真固定,进行端子排和多股导线的连接时,应适当设置一定数量的压线端子,经过统一挂锡后连接在端子排上,若进行压线孔的连接时,将多股导线通过涮压锡后,再利用顶丝进行压接,避免发生剪断导线股数现象。

3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设计方法

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设计的优劣,对施工过程及后期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强电设计进行改良及重视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3.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供配电系统在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还要注重节能环保。供配电系统采用电气节能和照明节能技术,可降低能源损耗。

(1)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根据当地建筑工程的负荷指标进行计算,选择适合的节能设备和供电距离及分布,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操作性,减少线路传输上的损耗。

(2)变压器的节能设计。在变压器的选择上可以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冷却方式、运行方式等,从而减少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例如,针对气候变化明显,居民用电量差距较大的项目来说,可以装设两台干式变压器联合使用,在用电负荷量较小时,停用其中一台变压器,来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3)电动机的节能设计。电动机的电能消耗主要是因为电动机连续负荷,输出功率较大与实际负荷量不匹配,从而导致大量的电能消耗。针对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变频装置,根据实际负荷量需求调整电动机的运行转速,达到电动机的节能效果。

(4)照明节能设计。在照明节能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建筑合理布局、符合整体经济效益、绿色照明、减少能源消耗的设计原则,从制定合理的照明节能方案、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和灯具、降低照明线路的能源消耗、创新照明技术和设备种类四个方面进行照明节能技术设计,有效减少光源消耗,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

3.2  配电干线及分支方式的选择

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配电干线及分支方式的选择,对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影响很大。目前主流的电缆分支技术主要有T接端子、T接分支箱、插接母线槽、预分支电缆、绝缘穿刺线夹等。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工程的配电情况,综合考虑负荷重要性、载流量、施工难度、井道和配电小室的空间、安装观感等因素,对配电主干及其分支方式作出合理选择,确保配电干线可靠经济地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对建筑电气的工程质量具有不可忽视作用。所以在相关设计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施工与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电气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对电气工程进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建筑电气工程与民众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工程质量也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优化强电设计及施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明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 初朝阳,韩佩新.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5.

猜你喜欢

强电施工电气节能设计方法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策略探究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试论发电厂电气节能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