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06-11林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护理

林娜

[摘要] 目的 探讨奥伦自理模式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糖尿病肾病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奥伦自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占比分别为86.27%、13.73%、0.00%;对照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占比分别为56.86%、33.33%和9.8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一般、较低占比分别为94.11%、5.88%和0.00%;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一般、较低占比分别为84.31%、11.76%和3.92%,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奥伦自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奥伦自理模式;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4062(2020)04(a)-0179-03

临床上糖尿病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患者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则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1]。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疾病的治疗[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奥伦自理模式是患者为维护生命、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一种自我护理方法,将其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奥伦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在(53.6±6.5)岁;病程2.5~16.2年,平均病程在(8.1±1.6)年;大专及以上学历12例,高中学历25例,高中以下学历14例。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4.6±6.9)岁;病程2.9~15.9年,平均病程(8.6±1.3)年;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高中学历21例,高中以下学历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在知晓研究过程以及目的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疾病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就是对患者宣教相关的疾病知识,告知患者在服药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结合患者的病症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心理上给予一定的辅导和指引[3]。

给予观察组患者奥伦自理模式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在患者入院治疗时首先是帮助患者进行各项的身体检查,让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症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此外,还要用关切的语言去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自理能力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为患者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方法[4]。同时,还要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制定自我护理的相关内容,并指导患者能够在治疗的期间进行自我护理,当患者有疑问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去帮助患者解答疑问,然后实施具体的护理计划。在实施奥伦自理模式护理后,护理人员还要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变化以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进行了解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来适当的调节奥伦自理模式的方法、过程和内容[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和观察。采用该院自制的疾病认知程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知识、自我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等,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低于70分的代表疾病认知程度较差,分数在71~85分的表示疾病认知程度一般,高于85分的表示疾病认知程度高[6]。治疗依从性则是看患者配合医疗操作的情况来进行评估的,如果患者经常性的不能有效的配合医疗操作则表示治疗依从性较差,如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偶尔的出现没有有效配合医疗操作则表示治疗依从性一般,如果患者在各个方面都能够积极、正确地配合医疗操作则表示治疗依从性较高[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对疾病认知度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占比分别为86.27%、13.73%、0.00%;对照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高、一般和较低的占比分别为56.86%、33.33%和9.8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