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组织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核实的思考
2020-06-11谢尚凡
谢尚凡
摘 要:固定资产清查核实是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固定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全面、真实、完整地摸清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结构、使用状况和总量,建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本文结合苍南县医疗卫生系统资产清查核实具体实施过程,详细梳理了一套实施流程,为日后的资产清查核实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份参考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清查 清查核实流程
一、前期准备
(一)分析资产清查核实的必要性
(1)新旧会计制度转变衔接的需要。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政府預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同时医疗卫生系统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分类、年限、折旧费、计提方式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原制度规定用财政资金或自有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累计折旧,到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需开始计提相关折旧费用。
(2)资产清查是彻底摸清家底,正确反映医疗卫生系统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不足,以待进一步改进。充分合理配置资产结构比例,提高资产使用率收益率和经济效益,盘活闲置资产,避免资产购置的浪费,一方面闲置,一方面购置。
(二)成立资产清查小组
资产清查小组是为了及时解决资产清查核实期间单位资产处置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和资产信息系统推广使用工作的政策和规定,全面负责资产清查核实处置工作。办公室、卫生信息中心负责对本系统内的办公家具、车辆、办公设备等通用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损失,提出相关处理建议;规划财务科、医政科负责对本系统内的专业设备等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损失,提出相关处理建议;基建服务中心负责对本系统内的房屋及构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损失,提出相关处理建议;机关党委、内审科负责综合协调资产清查核实涉及的相关工作,负责约谈责任人员,理清资产权属。
(三)成立资产清查联络小组
资产清查联络小组是为了切实加强领导,保证下属医疗卫生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各下属医疗卫生单位法人代表要作为资产清查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一名单位联络人,对接上级单位联络人,要建立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专班,负责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四)落实工作经费保障
资产清查工作经费是推动资产清查核实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工作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一些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的必需物资,如购买打印机、扫描枪等,及委托中介机构协助资产清查工作劳务费,如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工作等。
二、清查核实流程
(一)清查盘点
(1)实地实物清查。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固定资产结存数量,并倒挤完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做好盘点表;(2)账账核对。按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清理固定资产明细账,方便日后资产的匹对、折旧和处置等后续会计计量,以及正确分析单位经济运行各类情况。重新整理固定资产的分类,细分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物、图书和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大类固定资产;重新分清固定资产如何取得,是自有资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医疗、公卫、科研)或捐赠等方式获取的;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重新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特别注意原医院财务制度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资产净值的“对冲基金”和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下增加固定资产形成的“固定基金”。并将重新整理好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跟资产总账、日记账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异。(3)账实匹对。利用理清好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跟实物资产和资产卡片一一进行核对。根据实物盘点跟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差异,确定资产盘盈、损失,明确损失方式(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根据资产盘盈、损失数据,分析具体原因,形成资产清查上报材料。(4)粘贴条形码固定资产卡片,保存清查成果。根据账实匹对结果,对漏等、盘盈的资产进行补登卡片信息,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至少包括分类名称、使用部门、使用人、会计凭证号、购入时间、存放地点、折旧年限等。有条件的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条形码,以方便下次清查时,直接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得到该项资产的各类信息。
(二)形成上报材料
各单位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等文件,填报相关盘盈、报废、核销等申请材料,上报主管及财政部门,给予审批。申请资料应该包括:申请资产清查核实处置报告,单位资产清查报告,单位办公会议记录,单位工作人员资产使用盘点明细表,明细表必须经资产使用人员确认签字并经单位资产监督管理人员确认签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损益汇总表,报废固定资产照片,报废固定资产购入等原始凭证。
(三)核实批复
卫生主管及财政部门根据当地财政制度并结合医疗卫生系统特有的财务制度等文件,对上报清查资料结果进行核查核实,对有问题的资料予以退回,对核实无误的给以发文批复。
三、清查结果应用及总结
(1)资产处置及账面调整。待主管及财政部门批复(备案)资产损失后,各单位进行资产处置及账务处理,最终实现账账、账卡、账实三者一致。健全“三张一卡”制度,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明细账分类,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建卡。
(2)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编制资产条码,实现资产的自动折旧、自动识别及智能化盘点。建立资产全程电子档案数据库,按不同用途、不同权限、不同部门等多种条件生成和打印统计报表,提供查询、报表功能,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要。
(3)对清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认识对资产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将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应加强对其的管理、使用,不断提高效益和使用率。严格实行责任制,使每一件物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使用与维护人名下,由负责该固定资产物品的保管人管理好,防止物品的损坏和遗失。尤其是大型医疗专业设备,要特指专人专管,制定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盒使用情况报告制度。研究制定监管措施,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资产增减变动的工作流程,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
[2]《医院执行<政府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财会〔2018〕24号).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财会〔2018〕25号).
[4]《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