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靶心 精准发力
2020-06-11
2019年,芜湖市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发展动能,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执法的监管环境、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最新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上,芜湖市发现考察范围越来越广,而部分工作人员对营商环境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政务营商环境”概念上,把优化营商环境简单地认为是提升部门行政审批效率、压减办事时间等,尚未确立起“整体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
为此,芜湖提出下一步要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靶心发力,立足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普遍性问题的制度化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对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努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2017年,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参照“四最”要求,芜湖市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大力实施创新监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方位发力,着力创优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2019年,芜湖市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成功对接企业生产要素项目1500个,其中资金要素项目217个,落地金额15.57亿元;人才要素项目1147个,解决企业用工8380人;正式签约科技要素项目60个;土地要素项目69个,落地土地4609.45亩;其他要素项目7个。
对标全国前沿水平,芜湖市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领域,组织开展19个营商环境提升系列行动。并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建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分管负责同志分别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定期调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2019年11月6日,安徽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正式上线“公共电力接入联合审批”模块,芜湖市成为安徽电力系统首个实施此项服务的地市,实现了提升“获得电力”水平的新突破。办理时长由原先的22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最短仅需40小时。企业用水、用气联合审批模块也相继上线。芜湖市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目前,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
有效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是科创企业融资短板突出。科创企业多为轻资产重技术企业,缺乏优质有形抵押物,股权、知识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不健全,权利质押流通性不高,科创企业质押贷款较难。
为了有效落实惠企金融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芜湖市围绕降低融资难度,减轻融资负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继续保持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12月底,芜湖市累计发放再贴现1358笔,累积金额14.22亿元。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辖区内民营和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占比达100%。
深化“金融在行动千名行长进万企”专项活动,芜湖市金融机构走访企业1252家,已协调解决759家,协调解决融资需求61.71亿元。
大力推广奇瑞模式,加速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全年全平台累计促成融资275笔,金额142.41亿元。
进一步深化信用贷试点,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已有1800家中小企业在征信机构注册建档,生成800家中小企业大数据信用评级报告,累计为588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9.6亿元。
搭建芜湖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构建金融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的在线对接平台,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并放款8000万元。
下一步,芜湖市针对政策实际落实过程中面临的灵活度不够等问题,将进一步创新金融机制,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一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大中企业直接融资,通过上市、增发、配股等取得股权融资,通过发行债券、ABS等取得债务融资,促进各类股权、创投基金的发展,为创新小微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发展动力。提供“助保贷”、“政銀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新型融资产品服务,拓宽融资抵押方式。
二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探索智慧金融服务,搭建银企融资信息对接、信用信息收集、电子证照共享、企业培育、政府政策公告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效破解政银企信不对称问题。加快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改造业务流程、共享信息系统,融合线上线下等模式,推进金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银行少跑腿,进一步降低银企对接成本,解决“融资繁、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帮助更多民营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协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送到小微企业手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数据的可信度,避免因报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造成的融资弯路。
三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障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领域,统筹推进企业去杠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治金融乱象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工作,构建现代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打造金融安全稳定防火墙,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便民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为有效解决群众难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切实满足市民对政务服务周末办事需求,2020年1月1日,芜湖市“周末便民政务服务直通车”平台开通试运行,实行线上预约“24小时不打烊”、线下周末值班服务。
直通车第一批上线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医保局等10个部门窗口100个高频热门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各分厅和繁昌县政务服务大厅试点。
据介绍,直通车通过“四约”渠道(电话约、网上约、手机约、窗口约),采取“四办”措施(现场办、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实现“四快”成效(选择分类快、智能链接快、受理办结快、结果反馈快),达到“四保”保障(保高效运转、保需求便捷、保职责明晰、保效能评估),打造快捷便民的智慧政务新模式。
直通车试运行两周以来,市级试点窗口接收周末预约事项申请48件,实际各部门窗口周末办理事项199件,接收企业、群众来电来访450人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遵循先重点后全面、先启动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总结试点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芜湖实际不断调整完善,前期实现对市直及各县(市)、区全面复制推广,后期将进一步延伸到村(社区),进一步打造具有芜湖特色的周末便民政务服务新模式。
突破数据共享“藩篱”
无法真正打通数据共享通道,是很多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碰到的最大难题。
2018年2月,芜湖市公安局启动“星星之火”计划——“实名实人‘多模态远程身份认证”系统建设,综合运用人像、声纹和指纹等识别技术,研发生物信息现场采集“三合一”终端,并依托安徽省政务网芜湖分厅、城市令APP等进行生物信息远程采集,率先在全国实践运用“人像、声纹、指纹”的“多模态”生物信息特征识别技术,其优势在于比人像“单一模态”认证具有更安全可靠的识别性能,可以实现“多模态识别、多因素验证、多场景应用”,实现最强的“互联网身份认证”,解决在互联网上证明“我是我、我在办”的问题,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2018年9月,该系統成功接入“安徽省政务网芜湖分厅”,进一步突破条块系统的“壁垒”和“瓶颈”,让数据“跑进来”、“活起来”。
据介绍,该系统坚持“安全、快捷、易操作”的原则,以公民二代身份证信息库为基础,选定最佳路径整合集成人像、声纹、指纹系统平台数据,与省厅相关系统、市信息中心大数据库加快对接,以数据共享为支撑,24小时全天候为公民提供最强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服务,解决涉及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责任风险高等级事项全程网办的堵点、难点。
截至目前,芜湖市“不见面服务”全程网办高频事项已增至33个,其中车驾管理14个、户政管理8个、出入境管理11个,办件量达到2.56万件,生物信息采集量达到11.27万人。
芜湖市公安局将进一步深化推进“不见面服务”改革,细化措施、完善制度,优化流程、评估问效,着力推进打造“智慧公安”、“智慧政务”,加速从“最多跑一次”向“不见面服务”全面转型升级
数据畅通共享的背后,是芜湖市靶向施策发力的结果。为了全面打通难点堵点,芜湖市“不见面服务”业务梳理组攻坚克难,多次召开协调会,审核梳理编制清单,对170余项非涉密的公安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拟出了76项可行的“不见面服务”事项,这些事项的定制研发,将进一步加速公安政务服务由“实体大厅”服务逐步向“全程网办”、“不见面服务”的过渡。
同时,芜湖市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确定“安徽省政务服务——芜湖分厅”为统一入口,坚持以点带面、开放利用,以简促繁、简化流程,突破原件留存、系统壁垒等难点、痛点,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目前先后梳理编制了4批公安实施清单33个事项(另有43个事项在定制研发),由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开设“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定制研发,第一时间在手机客户端和PC端上线,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形成了“开放、共享”的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对依托“实名实人‘多模态远程身份认证”系统开展的“不见面服务”改革工作予了高度评价:既打通了公安户政、出入境业务内、外网,精简了提交材料,突破了系统瓶颈、制度障碍;又能激活海量政务大数据,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实现政务数据价值倍增。
一年多来,芜湖市公安局33项“不见面服务”事项上线运行,从“物理集中”到“化学反应”,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实现让“数据全跑路,群众不跑腿”的目标,“1+N”全程网办事项“不见面服务”实现率、满意率已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
据悉,芜湖市公安局将进一步深化推进“不见面服务”改革,细化措施、完善制度,优化流程、评估问效,着力推进打造“智慧公安”、“智慧政务”,加速从“最多跑一次”向“不见面服务”全面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