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背景下的角色 定位探析
2020-06-11尹莎莎王鹏
尹莎莎 王鹏
摘 要:目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业管理已成为共识。让学生聚焦学业,需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而明确自身定位是辅导员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辅导员的定位应更加精准,积极发挥其在职业生涯教育、辅助课堂管理、开展第二课堂、营造学习风气、强化学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辅导员;定位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大学,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三项基础性工作。当前,全国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这两个文件都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忙起来,让管理严起来。
一、辅导员参与本科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对本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更愿通过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途径提升学校知名度等现象;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更愿通过论文和项目获取快速进步的渠道,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等现象;部分学生存在不认真读书、应付上课、逃课替课等现象。部分高校对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管理不严格,教师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导致课堂吸引力不足。
让学生忙起来,真正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除了学校要加强管理和教师要发挥作用,还必须重视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因此,在提升高校内涵建设、强化本科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严格大学生学业管理,让大学生聚焦学业,需要明确辅导员的定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二、本科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高校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大学阶段的本科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正所谓“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是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形成期,是人生中重要的学习时期。目前,大学生在对本科教育的认知、学习精力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本科教育的认知模糊。部分学生在经过严格的高考制度升入大学后,出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会放松对自己学业的要求,学习的劲头渐渐减弱。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大学生,迷失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无效社交中,“打游戏”“谈恋爱”,对职业生涯和大学生活缺少规划,对大学阶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本科教育的认知模糊,往往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努力,错失了大学期间宝贵的读书和实践的机会。
二是课堂与学业的管理不严。部分高校教师更看重学历、科研、论文等内容,“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教师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在本科教学上,更愿意去报课题、争项目、发论文,导致课堂教学管理不严,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不强,应付了事。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往往忙于事务性工作,过于关注学生的安全、情感等方面,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学业管理和要求。
三是学习倦怠情况普遍存在。有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不同年级、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表现为课堂迟到、玩手机、逃课、不认真复习等,主动学习的意愿和积极性不强。
四是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堪忧。网上流传“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顺口溜,甚至在网上能查到很多关于“替课”的QQ群,更有部分学生的作业、论文乃至毕业设计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的。有一项调查显示,曾旷过课的大学生比例超过7成,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有不感兴趣、兼职创业、起床晚了、参加活动、有事耽误等。在校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的基础课挂科率高居不下,甚至有的课程一个班级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挂科,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课程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
三、辅导员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定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人才培养与教材体系、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分不开,同样需要严格的课堂管理、第二课堂辅助、学习氛围营造等环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明确提出,辅导员有九大职能,其中和教育教学有关的就是“学风建设”。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从人才培养和学生成才的角度来细化自身定位。
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由于我国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其关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专业认知、目标确立、生涯决策、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等。辅导员要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培养专业兴趣、正确认识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的决策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多样,不仅限于辅导员开展工作。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专业学历与所管理学生的专业也并不一定吻合,但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专业教育的目标,让大学生真正投入学习,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了解学生所学专業概况、熟悉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
二是辅助教师管理课堂。让管理严起来,首先要让课堂管理严起来。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专业兴趣、学习效果都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高校教师要把上好课作为职业本分。辅导员要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严格管理与考核,不能让“翘课”成为常态、不能让“替课”屡禁不止,通过抽查、班委组织日常登记、“扫码签到”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到课率。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尊师重教,注重课堂礼仪,要和任课教师沟通配合,将学生缺课的行为纳入期末课程成绩考核中。
三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可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學生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体育文艺、社会实践、志愿公益等形式。辅导员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又要让学生抓好课堂学习,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制度设计、精细管理、时间精力、思想引导上投入更多,保证学生既不沉迷第二课堂活动而忽视专业学习,也不会局限于学习课堂知识而忽视第二课堂对自身专业知识、家国情怀、责任感、人格的培养。
四是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学风包含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和学术文化氛围。学习风气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精神、方法和习惯的综合表现,而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辅导员在抓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风气的过程中,不能用挂科率、通过率等指标简单地评价学生学习风气好坏,而要注重学生的学业过程管理和学习氛围营造。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要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要通过荣誉授予、事迹报告、学习交流等形式塑造学业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营造重视学生学业的氛围。
五是强化学业引导管理。严格学生学业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强化学生的学业引导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学生的学业引导管理需要协同开展,学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水平,辅导员要强化日常管理和引导服务。具体来说,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的管理,将学生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学业专业有效结合;要与任课教师建立对接制度,召开学习委员工作例会,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定期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关口前移,不能做“事后诸葛亮”,等学生考试挂科后才去了解情况;要通过“学长导航”“结对帮扶”等朋辈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建立学生学业档案,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及奖惩情况,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开展帮扶补救工作。
总之,在强化本科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对于辅导员这个职位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进而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以及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林伯海,饶世权.大学生“基础”课学习状况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9,(1).
[2]唐莉蓉,肖建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下大学生转专业思想探究[J].大学教育,2019,(12).
[3]张洋子,康彦.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困境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
[4]钟江顺.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8).
责编:若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