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
2020-06-11朱政旭
朱政旭
摘 要:各种农机的使用帮助农民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传统的农机技术在帮助农业工作者进行工作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土地的破坏,增加了耕地所承受的压力。保护性耕作技术则可以在农业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的同时也降低耕地所承受的压力,提高土壤肥力,为我国农业未来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应该让更多地区了解并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使用。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6.043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也抓住机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进程,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农机的使用给农民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帮助,同时也给耕地造成了损害,增加了耕地的负担。所以必须要重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各种科学措施在可以丰收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1 保护性耕作主要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广泛的定义,所指的并不是一种耕作技术,其中包括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覆盖技术、机械化深松技术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都在农业工作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有效防止了传统农机技术的应用对耕地造成的损害,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1.1 免耕播種技术
免耕播种技术是在收获后仍然存在作物残茬的耕地上不进行耕作,直接通过运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和施肥,减少利用农机对耕地进行作业的次数,降低农机对耕地的损害程度,同时也减少了耕作土地付出的成本。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有效保持耕地土壤的良好状况,对于粮食丰收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免耕播种技术方便了农民的工作,许多环节的工作都可以省略,直接进行最后的播种施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将本应该花在中间流程上的成本节省了下来。免耕播种技术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发现,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的农耕技术相比可以起到抢农时、丰产丰收的效果。
1.2 秸秆残茬覆盖技术
秸秆残茬覆盖技术是指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此技术适合玉米产量较高的地区,如秸秆量过大或地表不平时,粉碎还田后可以用圆盘耙进行表土作业;春季地温过低时,可采用浅松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实施此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复式作业两种处理方法。留高茬即是在作物成熟后,用联合收获机或割晒机收割,割茬高度至少在20 cm,残茬留在地表不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2 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作用
广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可以极大的减少农业工作中付出的基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耕地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还使原本荒废在耕地中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得到了利用,发挥出了作用,降低了对环境以及土壤的危害。同时,推广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为耕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1 降低耕作成本的同时增加工作效率
保护性耕作主要是通过运用农机减少对耕地的耕作次数甚至是不对耕地进行耕作,减少耕作程序,运用这样的耕作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时农机的工作效率也比传统人力提高了许多,最重要的是保护了耕地的质量不受损害,对于农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积极影响。
2.2 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由于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减少了雨水的地表径流和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由于深松技术打破土壤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下渗、保存和作物根系的生长,进而提高作物产量。由于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能逐步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在有根茬或秸秆覆盖时,能降低地表风速,加上根茬固土和土壤含水量增加,能有效减少农田扬尘。
国家科技水平的进步带动了全国各领域的发展,我国农业的生产过程已经逐渐由人力变成了机械化的生产工作过程,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工作压力。同时,农民也意识到了传统农耕技术对耕地的危害,开始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保证耕地质量不受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丙全,刘巧玲.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3):130-132.
[2] 张兆飞,黄国勤,黄小洋,等.江西省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5):366-368+371.
[3] 张海林,高旺盛,陈阜,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