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今年将揭开神秘面纱
2020-06-11文/艾琳
文/艾 琳
2020 年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验收工作正式设立国家公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意义重大、充满创新、志在必成的重大改革。
记者从2019 年12 月5 日召开的全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 年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治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实现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为2020 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初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打下良好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为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2018 年机构改革后,明确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统一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作出安排,明确要求“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
专家谈国家公园试点情况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现场
2015 年以来,中央深改委7 次专题研究国家公园,相继出台8 份重要改革文件;中办、中编办、自然资源部等多次开展调研和督察;全国人大环资委、法工委,司法部对国家公园立法给予了指导;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试点建设项目;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积极支持做好相关工作。
目前,全国已建立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10 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海南等12 个省份,总面积约22 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试点以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试点区组建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基本建立起分级管理架构,并形成了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直管模式,以大熊猫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模式,以三江源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的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
张建龙等领导观看国家公园试点展览
各试点区坚持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园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整合了3个省的81 个自然保护地,试点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7%,栖息地面积占全国的70%。东北虎豹试点区野生东北虎豹种群稳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新发现老虎幼崽10 只、幼豹6 只。三江源试点区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80%以上,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藏羚羊的数量恢复到7 万多只。祁连山试点区已退矿权144宗,张掖和武威市实现了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全部搬迁。神农架试点区新建25 处野生动物通道。武夷山试点区整治违法违规茶山7300 亩,完成生态修复6500 亩,拆除违规建设39 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2019 年12 月5 日,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建龙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抓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确保2020 年圆满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补短板 强弱项合理确定国家公园数量和规模
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系统最精华、最珍贵的部分,国家公园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类型和主体,是精华中的精华。国家公园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中居首要地位,在保护最珍贵、最重要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中居主导地位,国家公园保护价值和生态功能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主体地位。通过长期努力,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保护地切割管理、碎片化等问题突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地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要对碎片化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调整,对自然价值较高的国土空间从源头上建立保护体制机制。”张建龙认为,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国家公园体制能不能建立建好,直接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进展,甚至是成败。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
2019 年5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工作。评估结果显示,试点工作还存在统一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到位,政府、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相关标准规范等亟待建立和完善,规划范围和区划落界需进一步优化,改革的协同性还需要加强等问题。
据了解,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现在距离2020 年完成试点任务只有一年的时间,但目前还有不少的“硬骨头”要啃。一是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体制机制。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的核心内容,试点工作的关键在于试体制。要推动建立国家公园垂直管理体系,明晰由中央和省共同行使事权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以及委托省政府行使事权的管理体制,解决省级管理主体缺失的问题。二是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实施。科学编制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和总体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国家公园建设数量和规模。加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审批,精心组织实施建设项目,推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任务落地。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继续推动国家公园立法,抓紧研究制定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尽快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各试点区要在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导下,制定“一园一规”和具体实施办法。四是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将生态保护好坏作为检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科学规划生态移民,引导社区居民自愿有序搬迁。五是探索完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统筹考虑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让国家公园建设给地方和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引导社区及周边群众积极支持国家公园建设。六是着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构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掌握试点区范围内的重要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和生态状况。建立国家公园国家级监测平台、国家公园大数据管理平台。七是积极推动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建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争取设立国家公园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探讨成立国家公园基金委员会。各国家公园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资金项目监管。八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培养国家公园文化,广泛传播国家公园理念,推动各方面形成共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和科技人才团队,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九是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各试点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担负起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将国家公园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据了解,2020 年下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组织开展试点验收工作,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正式设立国家公园。
特别将重点推动以保护青藏高原“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突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名山大川、重要的湖泊海域等作为国家公园设立优先区域,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
国家公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创举,试点工作肩负着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探路的重要任务。
为此,张建龙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各试点区要从“三定方案”入手,切实解决和落实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级别、人员编制和管理层级等机构设置问题,厘清公园管理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明确管理分局、基层管理站等单位的性质和职责。“2020 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开展试点验收工作,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将报请中央批准正式设立国家公园。”张建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