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见证 青春长存
2020-06-10黄会林
青春元不老,人间景常新。转眼间,大学生电影节已经走过了28载光阴,从创建初期的青春萌动、头角崭露,到如今的舒枝展叶、卓然自如,大学生电影节在岁月的见证下越发成熟。它的青春锐气和学术锋芒从未变改,文化品格和人文水准始终如一,使其行进于主流之中而不失其独特,比肩于各大电影节而不掩其光彩,成为难以复制的优秀文化品牌。28年来,有幸与大影节携手共进,与青年才俊、青春学子们一路同行,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宝贵经历之一。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处于困境时期。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由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影视专业,同年9月,包括我在内的7位老师临危受命,以开辟影视新学科,重塑艺术学科为主要任务,由校内不同岗位调到艺术系。当时的教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室四处漏雨,设备完全没有,经费几乎空白,人员屈指可数。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7位老师励精图治,在三年内使北师大影视学科迅速崛起,拥有了全国综合性大学最早设立的影视专业,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影视学硕士点。
影视学科逐渐走向正规,我们又马不停蹄,开始探索影视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特培养环节——实践。我始终认为,大学教育的使命应该培养“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与知识的价值意义。而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中国电影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影片质量逐年下滑,观众大量流失,以好莱坞为首的外国电影佳片涌现,并开始登陆中国,抢占国产电影市场份额,中国电影陷入了生产和发行市场惨淡的局面;另一方面,影视艺术学科因其学科特性,实践乃其不可缺少的独特环节,但刚刚创立的北师大影视学科资金不足,缺乏既有的实践平台,使得学科教学缺失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如何在中国电影艰难时刻做出独属于自身的贡献?如何发挥影视学科的实践特色,建立自身良性循环实践操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一系列问题萦绕在我们心中。几位刚刚聚拢在一起的影视系教师经过交流,萌生了一个绝佳创意:面向充满活力的高校广大学生、面向腾飞乏力的中国电影,创办一个由当代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电影进行评奖的、极具独特性的“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天然就该能做大事、敢做大事,敢于成为大手笔,才能成就大文章。因此大学生电影节应该由大学生当家作主,同时肩负起北师大影视学科回应时代的呼声、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克服了众多几乎难以克服的困难之后,1993年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终于拉开帷幕,正式向社会亮相。
诞生于中国电影发展衰微时,跨过千禧年的成长,大影节始终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历届参与举办大影节的师生们筚路蓝缕,逐渐开创了多种多样的评奖、展映、座谈、论坛等活动,使其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一道独特学术景观,一张向世界宣传中国电影、中国文化的名片。立足于北师大综合院校的学科实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大学生美育、电影学术及业界人才培养、中国电影走出去等多端发力,业已成为辐射业界学界,勾连国内国际,联系校园与社会的桥梁。
首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一个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术研究与中国电影文化展示的舞台,在此过程中,确立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主体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创始之初,我们就曾经考虑过,在国内电影节林立而学理性不强的环境下,应该如何背靠综合性大学实力雄厚的学科积淀和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打造独树一帜的电影节品牌?我们认为,坚持电影节的学术品位至关重要,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就影视学科特性而言,深厚的理论基础无疑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背靠全国排名第一的戏剧与影视学A+学科,组织起世界电影节中评奖队伍最为庞大、学历层次最高的评委队伍,建立起广大青年学子们学术争鸣、思想交锋的重要阵地,搭建起中国影视理论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积极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逐渐确立中国影视理论的主体性。
其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一个本学科师生与电影业界交流互融的实践基地,为业界输送了大量宝贵人才。大学生电影节始终秉持着“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的特色,注重提升学生的学术及实践能力。大学生电影节工作班子均由在读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无论是学术论坛、影人交流、影片评选,大影节各个环节的前期策划和落地执行都由大学生们负责,其所提供的多样化的锻炼机会,既加深了学生们的学术实践能力,又开阔了学生们的影视文化视野。通过复合性的能力锻炼,从“大影节”中走出的学生们,纷纷成长为既能适应社会主义艺术事业需要,又兼具理论深度及实践厚度的复合型人才,并逐渐发展为业界及学界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电影节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练兵场”。
其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大学校园与中国电影的桥梁,发挥了电影节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作用。在将近三十年的举办过程中,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长为现代美育教育的先驱和典范。每年在全国高校举办国产影片展映,开幕影片放映、剧组见面会等形式多样的电影文化活动,都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审美和评价水平,引发大学生对中国电影及电影人的关注,增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互动。与此同时,大学生电影节还为全国大学生们提供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途径,通过影评大赛及大学生评委等活动,调动青年学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青年群体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升。
其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一个前沿的电影节探索机制,为中国电影节提供着前沿的一手经验。一方面,作为中国每年第一个举办的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互联网发展,率先举办了主题线上影展、线上电影大师班及学生短视频大赛等活动,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经验。在全球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大影节将不断借助互联网特性,跨越地理限制和文化壁垒,把弘扬优秀影视文化与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结合,不断塑造中国电影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大学生电影节率先探索国内电影节合作机制,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展开深度合作,依托自身的学术实力,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持,并共同举办多场国际性学术论坛,进一步将中国电影学界的发展成果向国内外及社会大众传播,增进国内外电影创作交流互鉴。
从播种到盛放,在近三十年的岁月中,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仅见证着中国电影的成长,更作为戏剧与影视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鼎力支持着学科的发展。从诞生之初承接中国电影发展的使命,到如今成为中国影视学界及业界中坚力量的培训基地、中外影视行业交流的桥头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始终把握着中国电影的时代脉搏。在当前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背景下,大影节也将持续弘扬中国影视文化,打造属于中国电影的“第三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相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会在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的支持和推动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青春长存,硕果满园。
【作者简介】 黄会林,女,江西吉安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導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