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用者需求的高校校史编研新思路

2020-06-10王鹏施松绘

兰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新思路高校

王鹏 施松绘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利用者对高校校史编研的需求呈现出价值性、亲近性、时效性、多样化等特点。基于利用者需求特点,提出了高校校史编研新思路:坚持内容为王,注重形式创新,增强编研成果的时效性,注重策划与传播。

关键词 高校 校史编研 需求分析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27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9-20

作者简介:王鹏,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施松绘,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开发利用。

New Ideas of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n University History Based on Users Demand

Wang Peng, Shi Songhu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rs demand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n university history,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closeness, timeliness and diversifi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s' dem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ideas in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n university history: insisting on being content-focused, paying attention to form innovation, enhancing the timeliness of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and focusing on planning and dissemination.

Keyword university;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n university history; demand analysis; new idea

高等学校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科技的汇集地,是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史编研成果在学校及社会上的价值,我们有必要了解师生、校友及社会公众对校史编研成果的需求,只有“适销对路”,才能赢得认可,取得成效。让校史编研成果走出馆舍,成为广大利用者喜闻乐见的教育读物,使之愿意入眼,读后能够入脑,最后化为行动,实现校史资源文化育人的功能[1]。

一、高校校史编研成果的利用者需求分析

高校校史编研成果的利用者,既包括高校师生、校友,也包括广大社会公众。只有在满足利用者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编研,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分析利用者需求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利用者对高校校史编研需求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价值性需求。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利用者利用校史编研成果的首要目的。无论是领导决策还是学术研究,亦或是参考咨询,利用者最想从编研成果中获取的是满足自身需求的有用信息,对于与需求相关度不大的编研材料的关注度不是特别高。因此,编研成果中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含量越高,越受利用者欢迎。

2.亲近性需求。校史编研成果既要方便利用者获取,又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让利用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随着移动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校史编研成果也要多借助移动智能平台,以最便捷的方式被利用者获取。同时校史编研成果在内容上也要增强可读性和故事性,在语言风格、故事情节、内容编排、形式鲜活上多下功夫,体现特色,增强认同。

3.时效性需求。社会热点是一段时间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当其时,一文千金;违其时,一文不值。”校史编研要紧扣重要时间节点、追踪社会热点,围绕人们关心的问题开展研究。编研人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培养职业敏感度,做好信息分析和预测,提高编研成果的时效性。

4.多样化需求。不同利用者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文化素养、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一利用者也存在个人喜好、心境上的不断变化,利用者对校史编研成果的需求呈多样化特点。一方面,编研成果的形式要多样,除了文字、书本,还应该包括图片、视频、多媒体及网络编研成果;另一方面,编研成果的内容要丰富,校史编研工作应根据利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多主题、多层次的研究开发,既要“烹制”出传统受众需要的“营养大餐”,更要“烹制”出适合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方便快餐”。

二、基于利用者需求的高校校史编研新思路

1.坚持内容为王。首先,校史编研要有丰富的源头活水,高校校史编研机构要重视史料征集工作。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以“大档案观”为指引,建立了面向社会的立体征集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交通大学就从报刊杂志、史料专著、书店、校友、网络等处,征集并收录了大量的校史文献材料,形成了丰富的馆藏资源[2]。清华大学以学校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史料征集活动。在110周年校庆前夕,清华大学启动实施了“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征集了大量清华历史和人物档案资料。其次,编研成果要形成纵横交错、“正史”与“野史”交相呼应的编研体系,凸显特色。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研究,比如办学理念、教育思路、科研方向,也应该有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如某个学科的发展、某个学院的专业设置、某个教学团队的师资整合、某类学生的培养等等。同时,要大力编纂与“正史”配套,故事性、趣味性更强的史料丛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利用者需求。北京大学在校史校志编研基础上,还出版了《北大逸事》《老北大的故事》《北大往事——1977—1997》《走近北大》《北大旧事》。复旦大学在史志类成果之外,也积极出版《复旦逸事》《走近复旦》《寻梦复旦园》《复旦经纬——百年掌故及其他》《复旦杂忆》等漫谈、回眸性作品。上海交通大学除了史志类编研成果外,也注重口述史的编研,代表性著作有《思源·往事》《思源·起航》《思源·北美》。浙江大学一方面积极进行校史校志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编写体例,比如《浙大逸事》《西迁浙大》《浙江大学在遵义》《图说浙大:浙江大学校史通识读本》等。武汉大学在校史、校志、年鉴等方面不断进行基础性编研,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如《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史》《抗战烽火中的武汉大学》等。比起中规中矩的史志类编研成果,这些漫谈、图史、史话类编研成果更能引起利用者的兴趣和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以“丽娃档案”丛书為品牌,构建了立体的档案编研和校史研究谱系,出版了《大夏大学编年事辑》《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大夏文萃》《大夏大学:90年90人》《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张寿墉校长与光华大学》《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圣约翰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等校史编研成果,从历史、人物、文化三个层面深入解读高校档案中蕴涵的大学精神,是深入研究民国大学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3]。

2.注重形式创新。校史编研成果在形式上,要以利用者乐于接受、便于广泛传播为原则,与时俱进,积极采用各类新兴载体。一是要积极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编研成果形式。以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为代表的声像档案编研成果,更具直观性和丰富性,可以很好地契合“读图时代”利用者的喜好。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史编研方面,积极尝试进行影像拍摄制作。成功拍攝完成了《三个世纪的跨越》《交大有些老房子》等校史纪录片,积极推动以文化育人、以史育人。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扩大编研成果的服务领域和社会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创意策划以大夏大学校史为原型的动画短片,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地再现了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的前世今生,在微信、土豆、优酷等新媒体上的点击量超过100万次[3]。四川大学积极推进校史编研网络化工程,将馆藏图片、音视频材料、学生课堂笔记、教师教案及举办的校史展览,通过“川大记忆”和“校史展览馆”网上专栏展出。上海交通大学利用微信平台,积极扩大编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微信推文《这是一个走过百年的学院,把他的梦告诉了全世界》关注度超四万,《从交大到好莱坞,她成功诠释了“女子以自强不息”!》点击量破万。三是要拓宽思路,加强合作,开发校史文化产品。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联合出品了手绘作品《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导览图》。这张包含了校园地图、校外乘车交通指南、校内生活服务指南于一体,文艺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手绘地图,在新生报到时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不仅提供了第一手“生活攻略”,也传递了暖暖的人文关怀。

3.增强编研成果的时效性。校史编研要注重结合时事热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才会更具现实意义,才会获得更多关注。比如,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为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同胞,缅怀前辈师生的英勇壮举,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从未公布的档案史料中取材,创意制作了“以胜利之名的纪念:抗战中的大夏与光华”档案图片展,开展了主题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中得到了高度认可,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年校庆期间,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史编研工作,出版了《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科大风物》《十年关注——1998—2008年媒体报道选辑》《梅与牛——中国科大的文化传统》《携笔从戎——从科大走出的将军》等编研成果,对弘扬科大精神起到了良好成效,在广大师生校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4]。

4.注重策划与传播。积极策划与主动传播是有效提升校史编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发布之前,为了让广大公众了解、熟悉王伯群,提升新书影响力,华东师范大学策划了一场“寻找王伯群后人”的公关传播活动。通过微信、微博和《青年报》等全媒体的方式,发布《寻找王伯群校长后人出席〈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发布会》公告,活动得到了很多热心公众的信息反馈。在新书发布会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全国20余家主流记者云集进行了报道。王伯群也终于以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著名教育家的形象跃然鲜明于世。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还专程访问了贵州省文史馆,重新挖掘王伯群作为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贵州都市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对王伯群与大夏大学进行了专题报道,再次掀起传播热潮。此次活动不仅让社会公众和学术界重新认识了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也使《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一书的影响力得到了最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宁宁.档案编研创新的尝试与再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0(2):42.

[2]刘岸冰.高校档案馆的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建设刍议——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为例[J].兰台内外,2015(4):29.

[3]汤涛.我的档案文化传播观[J].中国档案,2018(1):36-37.

[4]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EB/OL].[2019-08-25].https://wenku.baidu.com/view/a3de4a18fad6195f312ba629.html.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新思路高校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