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机器人抗疫显身手

2020-06-10

发明与创新 2020年13期
关键词:汉马投递无人

两台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于2月7日进入武汉市第三医院ICU病房工作(图/中新网)

无人投递车“汉马”正在派送快递(图/中国仙桃网)

钛米消毒机器人能根据环境,自动识别并选择消毒方式(图/澎湃新闻网)

医院内,消毒机器人在快速高效地完成全面消毒工作;隔离病房内,医疗服务机器人在看护和诊疗患者;医院外,无人配送车在运输防疫物资;车站、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热成像测温设备在对海量人群进行体温检测;热线电话里,语音机器人在完成疫情防控摸排工作……在全国各地,无人科技产品正迅速加入抗疫“战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抗疫一线的“无人”军团

2月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团队自主研发的两台AirFace医护服务机器人,进入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这两台机器人被科研和医务人员称为“小白”,具有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远程协作等功能。它们身高1.45到1.6米,可以每秒0.3到0.6米的速度移动,会自动避障、与人互动、自行回充电桩充电。

穿脱防护服要40分钟,但是借助机器人,医护人员无需进入隔离病房。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到AirFace机器人程序,远程控制隔离病房里的“小白”前后左右或旋转移动,抬头或低头转动摄像头,以观察和诊疗病人。此外,“小白”还能承担查房、监控医护人员临床操作、采集转运检验样本等工作。

吴韬介绍,AirFace医护服务机器人包含了机器视觉、基于激光的空间位置信息等各种高精尖前沿技术,以及基于微软Azure平台、根据医疗场景定制的综合管理软件。接下来,“小白”们还将在更多的医院发挥作用。

武汉协和医院的部分医护人员被感染后,上海钛米消毒机器人对该院被封闭楼层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该区域能迅速恢复使用。此后,40多台钛米消毒机器人在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隔离病房、手术室、发热门诊等地工作。

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潘晶介绍,常见的消毒杀菌方式有超干雾化过氧化氢、紫外线消毒、等离子空气过滤等,钛米消毒机器人能根据环境,自动识别待消毒目标并选择消毒方式。它们还会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毒。一个40平方米的病房,传统的人工推车消毒需要6小时,而机器人消毒只需2小时左右。

在湖北、广东、浙江、山东、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湖南、江西等省市的医院,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花生”机器人、普渡科技的机器人等,24小时奔忙于病房之间运输物品,减轻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据了解,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还在研发咽拭子检测机器人,以替代一线护士与疑似病例“亲密接触”。

“无接触”生活的安全保障

自1月26日起,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无人投递车“汉马”,便承担起仙桃市政府及直属单位区域内的邮政投递任务。

每次出发前的第一步,便是邮政工作人员用酒精为“汉马”来一次全身消毒。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无人车管理平台扫码输入需要投递的邮件信息和送达地址,无人车自动打开相应的格口,工作人员将一份份邮件放入格口。

In PC patients who have not received chemotherapeutical agents, transitory painkillers and not a definitive pain management approach will be a logical option, while waiting for the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全部装载完之后,工作人员会对高频触碰的拉手处再次消毒,之后一键启动投递任务。无人车会自动规划行驶路线,自动给客户发送短信通知,告知取件码并预报到达时间。快到停靠点前5分钟,无人车会再次用短信或语音电话提醒客户收件。

取件人用手机扫描“汉马”身上的二维码并输入取件码后,相应的格口就会打开。取走邮件关闭格口,“汉马”便开始自主行驶,投递下一个邮件。

这种“无接触”的配送隔断了病毒“人传人”的感染途径,受到广泛关注。

在机场、车站、广场、医院等人流高峰地,无法靠人工一对一测温。广州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的5G警用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一次可以测量10人,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了口罩。一旦发现有人超过37.3℃,机器人立刻启动报警系统。

随着返城复工人员不断增多,基层摸排防控的难度也在增大。近日,在上海,一款语音防疫筛查机器人也投入了工作。语音机器人可自动呼叫目标人群的电话,可与目标人进行多轮交互式会话,收集和确认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近期活动区域、近期接触人群、近期症状等信息。确认完信息后,语音机器人会自动对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每天快速反馈统计结果,大大提升了疫情排查工作的效率。

无人时代来了吗

疫情的发生,迅速释放出市场对无人科技产品的巨大需求,为它们的普及按下了快进键。那无人产业会趁势铺开,全面掀起“机器替人”的浪潮吗?

不过,安向京也坦言,无人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技术挑战。

一方面,业内期待传感硬件技术的迭代与性价比的优化。像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目标感知摄像头的性能还需要大幅提高,成本也必须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在室外的自然条件下,应对多样天气和动态环境交互等复杂交通场景下的信息识别依旧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像“汉马”这样的无人车的大范围使用还依赖于大环境技术的成熟,如5G、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设施的全面化应用。

同时,无人科技产品由于使用计算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

京东集团大数据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志统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出现无人科技产品全面替代人的情况。“京东物流X事业部专注于智能物流与无人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它打造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超市等一系列黑科技项目,并且正在向更多全新的领域探索。但是,我们的立足点并不是要用机器替代人,而是希望未来能让人工作得更轻松、更有效率。”张志统说。

“机器人适合做简单、重复又费力气的工作,而人可以去做管理、运营、与消费者沟通、提高消费体验的工作。”张志统表示,随着无人科技的应用,新的工作岗位在诞生,京东的许多一线员工从分拣、打包等基础工作,转向了管理机器人、与机器人协作等工作。

但张志统也坦言,目前的无人技术产品还没有成熟到绝对安全的程度。“京东的无人机航线也主要是在偏远地区,避开了人口稠密区。”(据《环球》、新华网)

猜你喜欢

汉马投递无人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汉马动力致“省”的秘诀是什么?
无人战士无人车
反击无人机
汉马动力年产破万台,夯实“动力黄金组合”
首届“汉马”与武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诗到无人爱处工
无人超市会流行起来吗?
大迷宫
汉马欧Ⅴ系列发动机通过欧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