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现状分析
——基于CiteSpace 科学知识图谱
2020-06-10刘滢,刘磊
刘 滢,刘 磊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90 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都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特别是“文化转向”的研究使得译者这个角色得到凸显,译者主体性问题成为了国内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针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也相继产出。例如:侯林平和姜泗平主要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现状、方法和价值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1];张思永将国内翻译主体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传统研究阶段和现代研究阶段,并总结了两个阶段各自的特征[2];蔡香和张凌从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四个角度对收录在CNKI 中15 年来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提出几点研究不足[3]。CiteSpace 这一新兴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具有数据全面、方法可重复等优点[4],可弥补传统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克服研究者对其领域的发展做出主观性评价的缺陷[5]。本文基于CiteSpace 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现状、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四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 软件用来分析文献期刊和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6],绘制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7]2。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译者主体性”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获得有效文献2 171 篇。
二、数据分析结果
(一)文献发布数量与时间分布
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图显示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论文数量,反映出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见图1。
图1 文献分布折线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最早是1997 年高宁所写的《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则》,但是当时的研究较少,在此不对2002 年以前的研究进行讨论。从图1 可知,2002-2005 年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因此相关研究比较少,平均每年论文的数量在20 篇左右;2006-2013 年,其研究呈现出激增的态势,直到2013 年达到发展的顶峰,平均每年发文量在155 篇左右;2014-2018 年,该领域的发展较为成熟,发展趋势虽逐渐平缓但相关的研究仍较多,平均每年论文的数量在170 篇左右。可推测在未来几年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中,但是不排除某一理论视角下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主题将会成为热点,届时发展趋势又将会进一步上升。
(二)主要研究者及研究单位
通过CiteSpace 对研究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发现对该学科领域发展贡献较大的学者,图中的连线代表着作者与其所在单位以及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合作的联系[8],连线的粗细表示合作关系的强度,连线越粗表示合作愈紧密[9],见图2。
图2 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
译者主体性的主要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情况,见表1。
表1 主要研究者和研究机构
从表1 可以看出:发文最多的研究者分别是屠国元、林夏、朱献珑、冯文坤、李庆明、周领顺、黎昌抱等人。屠国元和朱献珑两人合著的论文较多,研究的领域范围比较广泛,例如:从现代阐释学中的理解历史性、偏见观以及视域融合等核心概念入手来证明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而误读的存在使得译者对文本的阐释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值得重视[10];通过对张谷若翻译活动的个案研究,表明翻译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翻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操控,但译者的反操控性不容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作的面貌[11];佛经翻译体现了译者“选择性顺应”和“顺应性选择”,无论是“顺应”还是“选择”,都体现了译者的有意识参与,从而完成了主体身份的构建[12]。冯文坤基于女性主义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以及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讨论译者的主体性,并说明只有通过他者的参与才能辨认出主体的轨迹;在论及译者主体性构成时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多元合一的互动与被动的统一,译者的主体性是构成性的,是不断生成与“延异”的[13]。李庆明以文学翻译为例,探讨了伦理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包括译者的翻译动机、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及译者翻译策略的应用[14],除此之外还有在认知、传播学以及伦理视角下基于某一文本进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周领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译者行为批评方面,认为译者行为批评指的是在社会视域下对译者行为所作的批评性的研究,而该研究成为翻译批评的新焦点。黎昌抱的研究主要是从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受动性、主观能动性以及为我性切入的,研究的文学作品有《毛泽东诗选》、张爱玲的《等》《桂花蒸 阿小悲秋》,宋碧云的《啼笑皆非》等。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中南大学以发文量35 篇位居第一,该机构研究者主要以屠国元、朱献珑、范武邱等学者为代表;长沙理工大学以发文量25 篇位居第二,以吴迪龙、柳晓辉等学者为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位居第三,以仲伟合、何自然、曾利沙等人为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并列第四。
从图2 可知,相关机构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例如:屠国元和朱献珑的合作,除此之外,屠国元和李静从形象学的视角来检视拜伦的译介话语,发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言说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以及革命诉求,凸显了译者的主体身份[15];从阐释学的视角解读了原作和译作之间距离的合法性,译者应当适当的顺应与选择,与原作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产生完美的译作,消融距离[16]。又例如:扬州大学的周领顺与长江师范大学的赵国月从译者行为批评下的问题意识、运转机理、译学传承和国际视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翻译批评范式的战略性和翻译批评的有效路径[17]。综上所述,相关机构与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产生了较多的成果,而且大部分外语及师范院校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较为深入。
(三)关键词及名词术语的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和浓缩[18],通过CiteSpace,可以绘制出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视图
图3 中 聚 类 的Q 值 为0.817 6,平 均S 值 为0.627 6,该聚类合理而且显著,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7]2。图3 中聚类的顺序依次是#0 为我性、#1 葛浩文、#2 文本、#3 接受美学、#4 翻译文学、#5 翻译目 的、#6moment(Moment in Peking)、#7 解 构、#8翻译、#9 女性主义、#10 选择、#11 建构主义、#12林语堂。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将这13 个聚类标签进行分类,主要研究方向分为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和基于某理论视角下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
第一类是译者在文学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葛浩文和林语堂两位译者为代表,例如:段雷宇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阐释了葛浩文在翻译莫言的作品时,为了使译文能够更好地被接受,采取了对译文的“操控”[19];李长江和吴艳萍以《狼图腾》译本为例,证明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20]。杨春泉认为林语堂在译者主体性意识驱动下而选择《浮生六记》为文本,从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生活观念等多个角度去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翻译活动[21];葛小颖从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及幽默风格三方面阐释了林语堂是如何发挥其主体性,使其译文能够更好地被西方读者所接受[22]。
以Moment in Peking 为 代 表 的 文 学 文 本 是众多学者们的研究语料,魏雪梅和胡德香分析了Moment in Peking 的两个中译本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发现张振玉译本是“创造性叛逆”的代表,而郁飞译本更加忠实于原作[23];其他文学译本的研究,例如:张敬从霍译《红楼梦》中得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但是译者会从自身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审美创造性出发创造译文的价值[24];徐晓梅借助阐释学考察了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对《名利场》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后得出译者对于文本的选择、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以及译者的创造性都是其主体性的体现[25]。
第二类是基于某理论视角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翻译理论主要包括接受美学、翻译目的论、解构与建构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适应与选择理论。曾利沙从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对《翻译美学》进行了评析,并对文学翻译中审美意识驱动下的译者主体性特征做了相应的讨论,指出了作者在美感形态或形式范畴方面的创新之处[26];昌宗锋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接受美学中肯定了读者的主体性,这种读者主体性的确立会影响译者的创造和文本的选择[27]。陈大亮从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过程的操作行为和翻译效果评价行为三个方面来揭示目的论存在的问题,目的论下的译者具有较高的主体性,但是这并不利于文学文本的翻译,文章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定位该理论的使用范围,防止翻译理论的片面性[28]。庞学峰认为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并不是无限地上升,译者并不能随意地摆布原文,翻译必须超越人们的算计和预定的程序,解构主义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控制是统一的,翻译必须通过这些非通道来应对他者的呼唤才能使原文上升到更高的位置[29];李勇和穆雷提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地运用,避免因过度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而导致译者的主观性[30]。徐来认为女性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从理论目标、研究起点、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上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同女性被重新代言一样,翻译也被认为是“重写”,从而使世人重新看待女性,看待翻译[31];刘芳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译者忠实性和主体性进行了阐释,指出要忠实于作者与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并认可鼓励译者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但是鉴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时需要谨慎思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2]。刘云虹认为译者主体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适应与影响都会对最终的译文有作用,因此,翻译批评应该深入到翻译过程中去,对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特别是应对主体因素给予必要的关注[33];选择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生态翻译学的定义就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致力于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生态本体[34],译文的产生分为“自然”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两个步骤,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上不断适应与选择的过程[35]。因此,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集中在对文学译本中译者个人主体性的研究以及某理论视角下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分析。可以预知,未来关于译者本人的研究仍会集中在葛浩文、林语堂、许渊冲等翻译界的大家上,相关的研究理论视角除了文化转向后的“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外,重点将会转向新兴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等,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度普遍较高。
(四)突变术语的分析
突变词(Burst Term)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出现,使用频次明显增加的词语,突变词的动态变化特性能更有效地揭示学术研究的动态演绎和发展机制[36],见图4。
图4 关键词突变图
图中粗线条代表该关键词突变所发生的时间区间;Begin 和End 代表突变发生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Strength 代表该关键词突变的强度,强度越高表示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相应的时间区间内影响越大。
如图4 所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2008 年)中,关键词“主体性”的突变值为32.074 7,位居第一。主体性包括翻译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作者主体性、读者主体性等,此研究以介绍译者主体性为主,例如:查明建和田雨没有对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进行探讨,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尊重翻译文本的前提下,为达成翻译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翻译主体间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37];屠国元和朱献珑认为翻译活动包括原作者、译者、读者、接受环境四方面,其中译者的主体性处于中心位置,其他因素的主体性只是体现在翻译中的特定环节[10];许钧认为相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译者主体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并区分了“狭义主体”和“广义主体”的概念,即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作者与读者是广义上的翻译主体[38]。第二个阶段(2009-2014 年)中,关键词《浮生六记》和“限度”的突变值较高,分别是3.95 和3.91。学者们从翻译美学、阐释学、目的论等视角对《浮生六记》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限度”一词指的是译者的创造性要受到制约,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受到原作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制约,任何夸大译者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不符合实际的[39]。第三个阶段(2015-2018 年)中,关键词“葛浩文”和“英译”研究成为热点,突变值分别是5.95 和5.48。例如:胡伟华和郭继荣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葛浩文英译时表现出自身审美倾向和翻译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又表现出译入语文化前的受动性[40],近几年关于葛浩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某一理论视角下对葛浩文的英译作品《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中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未来关于中国文化外宣以及中国形象构建的研究必将会更加充分,这也是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三、结语
基于CiteSpace 这一计量学方法,对2002-2018年间有关译者主体性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研究发展趋势: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发展已经较为稳定,发展速度较为平缓。第二,主要研究者与研究单位:研究单位之间和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明显,主要的研究单位有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等;主要的研究者以屠国元、朱献珑、冯文坤、李庆明、周领顺、黎昌抱等为代表。第三,关键词术语的分析:目前研究的核心一方面在于译者在其译作中翻译主体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某理论视角下对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分析。第四,研究前沿: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集中于葛浩文及其英译作品的研究。
由此可知,CiteSpace 工具在功能和技术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学者们可以借助这一工具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以推动学术的进一步发展。